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灯寺位于山西省平顺县东南60公里杏城镇背泉村的悬崖峭壁上,其南与河南林州市交界。据调查资料,金灯寺创建于北齐天保(550~557)年间,目前遗存皆为明代石窟造像,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水陆殿,属省级保护单位。1982年县博馆为防物被盗,把供奉于水陆殿内的4件较为珍贵的石造像收回馆内。现将此4件石造像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10多年前曾撰文对东方的庞培古城——洪泽湖底的泗州城进行过考索。泗州城所以出名,除了因为它曾长期地“扼淮、汴通漕襟要”外,更因为它与“水漫泗州”的著名神话传说的广泛传播密不可分。“水漫泗州”的水母娘娘是被泗州大圣征服  相似文献   

3.
程勇 《文物世界》2007,(3):34-38
在雄奇壮阔、山岭纵横的太行山深处,有一处具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建筑群落——海会寺,它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形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在武昌丁字桥路南端,有一座规模较大,历史久远,在我国佛学史上颇有盛名的莲溪寺,但现在可谓是“藏在深闺无人知”。  相似文献   

5.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约50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滚.山青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每年接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的游客五六十万人,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悠久、浩如烟海的古建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推矗立在苍茫大地上的巍巍古塔了。它不仅以挺拔的姿态,玲珑的飞檐,精美的雕饰,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建筑美和艺术美,而且的与大自然的融洽中映射出一种宁静的和谐之美,恰像一支巨笔,以蓝天作纸,抒写我们民族的辉煌历史,璀璨化和科学技术。古往今来,塔的倩影无论出现在诗、戏曲、影画中,还是表现在衣巾、器皿、邮票、工艺雕刻品上,她都以其独特的风韵,陶冶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7.
《旅游》2004,(11):74-77
那时的古寺在玄奘的笔下是这样记述的:“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装饰,殆越人工……”文中的“伽蓝”即寺院,所不同的是河的两岸各有一座寺院,寺院的名称都叫“昭怙厘”,因寺院分立于库车河东西两岸,今人称东.西昭怙厘寺以示区别,至于玄奘看到的两处昭怙厘寺哪一座是最初的却犁寺院,已经很难稽考了。但西昭怙厘寺建筑面积较大,且距龟兹故城里程与史书记载大致相符,西昭怙厘寺可能就是早期的却犁寺院所处位置。东昭怙厘寺应是在其后增建的。  相似文献   

8.
泰山建筑风水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贠顺吉 《民俗研究》2003,(3):131-139
泰山的建筑,历史之悠久,数量之众多,种类之齐全,有目共睹,但其中隐含的风水理论常被人忽略。本文仅就与民俗关系密切的建筑风水略作述论。  相似文献   

9.
香积寺     
陈长吟 《丝绸之路》2005,(10):43-43
一条空旷的村道,将我渡引到神禾塬的尽头,那儿,静静地坐落着一个古寺,它就是香积寺。  相似文献   

10.
姚欣 《南方文物》2009,(3):160-161
庐山,千古名山。久远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及浓重的政治色彩。多少年来,庐山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络绎不绝的旅游者到此欣赏美景,寻访古迹,领略建筑艺术风韵。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强占庐山长冲山谷,将其辟为英租界,客观地说,正是从这时起,庐山开始描绘其建筑史上的优美画卷。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丽水灵鹫寺现存的四座石塔,系南宋嘉定年间建造的窣堵波式小型石佛塔。石塔造型别致,雕刻精美,装饰题材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是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代表之作。本文对灵鹫寺石塔的历史、现状、结构、制式、装饰及题记等作了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恒 《东南文化》2004,(2):49-59
嵊州剡山汉墓时代跨度自西汉初年至东汉中期,随葬品器类丰富,为了解汉代浙东地区历史面貌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半壁江山沦陷,然而,在游击区和未沦陷的山区,浙江人民仍进行着艰难的开发与建设。建设离不开资金,金融业无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浙江地方银行作为一家省级银行,在浙江南部的艰难环境中,运用各种手段从事经营活动,在自身获利的同时,也为浙南山区的开发和坚持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海宁市文物保护所 《东南文化》2021,(3):43-51,中插1-中插3
海宁市朱家兜遗址是一处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聚落.2014年,在遗址保护范围外清理了19座墓葬,随葬品141件(组).从墓葬的形制和器物组合与形态的演变看,朱家兜遗址的先民生产活动频繁,时间跨度较长.朱家兜遗址保存良好,为这一带的史前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老虎洞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村.2013年3-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和出土了包括良渚文化、商周及汉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在内的遗迹和遗物.其中良渚文化与商周时期遗存有灰坑、柱洞群、石器、陶器、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等.遗址中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较为完备的玉石器加工工具组合,以及商周时期大型柱洞群组成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在太湖地区早期文化中尤其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芳芳 《民俗研究》2009,(4):188-204
甘肃省礼县盐官镇的盐神庙及其庙会历史悠久,包含有许多民间记忆,盐神庙虽只是简单朴素的三座院落、两塑神像,但却是盐官镇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从盐井业历史之久、盐井对当地盐民的作用以及复杂的水盐制作过程可以看到其深刻的渊源;神圣的祭拜仪式和祭祀圈、信仰圈又彰显了盐神庙及其庙会的信仰是生存技术层面的信仰,这种信仰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传承了下来.实现了人、盐、庙内部调控的和谐相处状态。建国后盐神庙及相关信仰逐渐没落了,如今,国家和社会都在试图通过各种措施来保护这种千年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17.
位于河北省玉田县的净觉寺是一组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本文介绍了其历史沿革、总体布局、单体建筑的结构、形式及特点,并就其宗教背景与建筑风格作了简要的分析与考订。  相似文献   

18.
缸窑山基地发掘的两座商周墓葬,应为小型土墩墓类型,出土的原始膏瓷碗、豆、印纹陶罐等,是最典型的西周中晚期风格。清理了东晋南朝墓葬多座,出土遗物众多,此次发掘对研究该地区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姚家浜遗址位于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勤民村南部和西部,是一处典型的台地型遗址,时代从良渚文化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2014年的发掘主要位于遗址的南部,发现了一批比较丰富的良渚文化遗存,为了解杭嘉湖地区良渚文化的聚落分布和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浙江安吉上马山墓地曾出土一面小铜鼓,为国内首见。经比较可知,该小铜鼓属东山文化器物,由越南北部输入。随葬小铜鼓的M10约为西汉中期墓,墓主生前可能到过越南北部的交趾郡和九真郡一带,在当地获得小铜鼓并带回家乡。这一发现与百越内部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无关,反映的是汉帝国大一统历史背景下岭南地区与内地间的密切联系及相关的人员往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