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3):125-125
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国家文物局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主持签约仪式。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负责人及签约双方代表出席仪式。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将在水下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人才教育与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在山东大学共建“山东大学海洋考古研究中心”,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海基地挂牌设立“山东大学海洋考古教学与科研基地”。双方通过战略合作方式,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建设海洋考古教学与科研基地尚属首次,这不仅将促进高校考古教学和水下考古科研工作,也将为我国考古学科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马长寿(1906—1971)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在民族史研究方面成就尤为突出,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同时他非常热心考古学,为我国特别是我省的考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总结他一生所从事的考古工作,对了解他一生的学术成就,特别是将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考古勘察技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考古勘察。如:遥感技术、物理探测技术等。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考古勘察,其科学性较强,将是我国今后考古勘察的方向。但是,这种现代的科学技术,我国还在探索之中,还没有成为主要的考古勘察技术手段;第二种是依据地面暴露的遗迹遗物使用调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第九届全国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上所报告和收到的103篇论文的内容,对我国科技考古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内容涉及生物考古和农业考古、年代测定、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玉器及玻璃器的产地和结构分析以及环境考古、遥感考古和文物保护等.这些论文的内容充分展示了近些年来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全面反映了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万年稻作超万年─—万年仙人洞遗址稻作考古发现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考古发现了l.2万年前野生稻植硅石标本和1万年前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世界稻作历史提前了好几千年,这一重大考古成果被评为19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荣获国家“八五”期间重大考古发掘二等奖(无一等奖),在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三十几年前的尝试话得从36年前的1962年说起。那时虽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考古事业注入了蓬勃生机,当时在全国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江西省博物馆在此次普查中发现了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并前后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工作,…  相似文献   

6.
传统考古调查作为田野考古调查的主要手段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区域系统调查是伴随聚落考古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考古调查方法,主要服务于聚落考古研究。两种调查方法在调查对象、调查目的及调查的具体流程上均存在一些差异,相对于传统考古调查,区域系统调查在调查和分析方法上更加精细化。此外,在具体操作中,两种调查方法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辨析传统考古调查和区域系统调查有助于完善我国现阶段的田野考古工作方法,为下一阶段的学术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15日,彭阳县古城镇王大户村一农民在耕地时,偶然发现了一座我国先秦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墓葬群。后经文物考古部门考察挖掘,初步探测在方圆2万平方米的地下竞埋藏着16座古墓。这将为研究宁夏南部山区乃至我国古代西部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及文化提供了佐证,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  相似文献   

8.
冯诚  谭飞  张燕 《丝绸之路》2003,(4):17-19
经考古专家20多年发掘、整理和研冤,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获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主持大地湾考古发掘报告的甘肃省物考古研究所郎树德副研究员日前在遗址现场对记介绍,展示大地湾遗址考古一系列重大成果的考古发掘报告最近已全部完成,通过了国家物  相似文献   

9.
苏秉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也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考古生涯中,为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时值苏秉琦教授八十寿辰暨从事考古工作五十五周年之际,我们特组织一组文章,以表达文物考古界对苏秉琦教授的崇敬之情,并衷心祝愿苏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0.
张萌 《南方文物》2012,(1):124-131
本文将1987年以来的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称为"现代中国环境考古研究",并将之归纳为"考古地理的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文化历史环境考古研究模式"和"资源环境考古研究模式"。本文对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接下来,从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出发,指出环境考古学、文化历史考古学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继承关系,中国环境考古研究的最大问题是核心概念的不匹配。最后,通过考察西方环境考古研究和考古学史,本文提出应该用文化适应,即"考古学中的文化"取代考古学文化而将之作为核心概念进行环境考古研究,让中国环境考古摆脱文化历史考古学概念体系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