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北郧县乔家院春秋殉人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家院墓地位于郧县西部山区,东距郧县县城约40公里。墓地座落在汉江上游南岸的台地上,北与郧西县的天河口隔江相望,现隶属于郧县五峰乡肖家河村。墓地中  相似文献   

2.
旅游效率是评价地方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本文以汉江生态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2005—2019年该区域13个城市的旅游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效率的提升呈现波动变化状态,且旅游效率整体水平偏低;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小;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效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技术效率不同是不同城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库郧县淹没区新石器时代考古调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堰市博物馆,郧县博物馆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北与河南省浙川县接壤,东、南两面分别与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市、竹山县相连,西与湖北省郧西县、陕西省白河县交界,西北与陕西省商南县相...  相似文献   

4.
姜林 《中国钱币》2012,(4):37-42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而过,汉江自西北向东南,在武汉流入长江。武汉处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之处,由武昌、汉口、汉阳组成,向有“武汉三镇”之称,又系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兴建,并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主任的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许多单位和地方以各种形式了解与宣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水源区汉江上游。2003年9月18日至10月13日的汉江生态文化漂流考察活动,对沿江两岸的水环境、生态环境、土壤与岩石环境及文化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考察。作为这次考察的专家组成员,我着重考察了汉江上游的水环境情况。  相似文献   

6.
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十余年来,武汉大学杨果教授致力于汉江平原历史地理和环境变迁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最近,她与陈曦博士合著的《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汉江平原》作为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正式出版,此书是国内区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的又一力著。该书不仅把汉江平原历史地理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对环境变迁史研究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开拓。  相似文献   

7.
安康市上许家台南宋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市上许家台南宋墓位于安康市以南5公里的汉江西岸山坡上。隶属安康市建民镇佘家窑村上许家台。该墓座西向东,前临汉江,后靠凤凰山麓。月河从其山后绕过,注入汉江。其自然风光优美,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相似文献   

8.
郧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上游下段,汉江自西向东分县境为南北两大区域,南部为大巴山余脉,北部为秦岭余脉,中部和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余嘴遗址位于郧县安阳镇余嘴村一组,东北为留石板水库,西南为汉江,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2009年8~10月,为配合南水  相似文献   

9.
伍振 《旅游纵览》2009,(6):64-66
<正>从西安出发,一直沿着汉江往陕南行走,绿野之中,山坡之下,穿越着秦岭,不知不觉就到了安康。安康,取安宁康泰之意,古称金州,位于陕西省东南隅,北靠秦岭,南依巴山。安康,地处"秦头楚尾",人文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在越河川道及汉江两岸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安康地扼南北要冲,公元前611年庸国被秦、巴、楚三分,安康成为秦楚必争之地。  相似文献   

10.
<正>1989年6月,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河夹镇(原童元管理区)小秋木沟村8组村民在房后桔园挖沟时,发现了两件窖藏文物,当即上报,县文化局派文管所的文物干部前往现场调查。据当事人介绍,动土时于地下0.6米深处,发现石板一块,起取石板后露出铜质莲花座,继续  相似文献   

11.
宋蓉 《考古学报》2015,(2):157-186
<正>目次一墓葬形制分析二典型随葬品类型分析三墓葬分期与年代四墓葬文化因素属性分析五墓葬文化因素的互动与演变六馀论汉代的南阳地区与今所谓"南阳盆地"大致相当。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伐楚占领此地,以宛县(南阳)为治所设置南阳郡,所辖包括今栾川、鲁山以南,汉江以北,西峡、均县以东,信阳、随县以西的地区~([1])。汉代延续南阳郡制,除西北部的丹水、淅县在元鼎三年割予弘农,建武十五年又重归南阳外,郡境几无变化~([2])。这里北、西、东三面环山,南依汉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图一)。考虑到古代地理分区对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2.
有关汉文化的历史遗迹在汉江数不胜数,不过许多已经灰飞烟灭或破败荒芜。我想我们不应该是一个善忘的民族,也许这就是漂流汉江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湖北郧县观沟口墓地发现明代墓葬7座,清代墓葬1座,除了一座明墓被盗外,其余保存完好。出土了较为丰富的文化遗物,对研究郧西县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汉口汉江边的江汉桥下东侧,有两个著名的里份——泉隆巷和淮盐巷.这两个里份紧邻江汉桥所占据原来武胜路的位置,其汉江边的码头即是武圣关码头和泉隆巷码头.汉江的众多码头和岸边的街巷里份,无不刻印着昔日水运的繁盛.  相似文献   

15.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石泉教授探索古代荆楚地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楚国鄢都的地址,认为楚鄢都应在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北20多里处的今汉江河道上。本文依据明清地方志,及更早期的相关文献,参以实地田野地理调查,复原这一带汉江古河道变迁情况,从而揭示古城与相关河流地貌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清代顺治时期,清廷曾先后题准湖广武昌、荆州、襄阳、郧阳、常德五局铸"顺治通宝"。其中武昌、荆州、襄阳、郧阳今属湖北省管辖。目前在湖北地区。尤其在襄阳汉江出水钱币中、背上昌甚多、背上襄较多,背右荆、上荆较少,背郧钱未见实物。因此,关于郧阳局是否铸钱,目前世界尚有争议。现将笔者多年来收集的背文昌、襄、荆钱币选拓24枚附后,除图6为襄阳窖藏出土外,其余全都为襄阳汉江中出水钱币。并对其版式特征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陈旭 《旅游》2009,(7):36-40
秦岭巴山森林茂密,山大沟深,万千条溪流向低洼处汇流,便形成了汉江。这是一条从古至今都是非常清洁的河流,古人把汉江和天上的银河对应,给予无限的赞美。今天的汉江是中国内陆最清洁的河流,成为北中国的生命源泉。有了这条清洁的水流,各种各样的生灵就在这条江流中生息繁衍,从远古开始,这条河流上就不缺乏渔夫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近十多年来,在湖北襄樊汉江挖出的卵石中曾出水不少农民起义军铸币。以明末李自成所铸的永昌通宝居多,张献忠所铸的大顺通宝次之,而元末起义军铸币除大中通宝小平较多外。只有大义通宝数枚。但是,在2001年冬至2002年春季时,正值汉江枯水季节,每天都有数十人在汉江靠近襄阳的约一平方公里的沙滩上挖掘钱币,挖出了不少元末起义军钱币,其中天定通宝数枚,  相似文献   

19.
芦营窑址位于老河口市区西南5公里处的阳办事处芦营村八组境内。西距汉江500米,为汉江东岸的二级台地,海拔高度85米。1995年3月,市博物馆配合汉江王甫洲水电站工程(坝址)进行文物钻探时发现六朝窑址两座,编号Y1和Y2(图一)。同年4月进行了清理。一、窑的形状与结构现窑开口于耕土层下,打破黄砂生土层。两窑形制相同,但方向相反,相距4米。均由窑前室、火门、火膛和窑床等4部分组成。窑顶及烟自己毁无存。例:1号窑(Y1)Y1座北朝南,方向345"窑前室位于密室的最南端,半地穴式,平面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壁内收,底平坦。口长226…  相似文献   

20.
苗宁 《丝绸之路》2012,(11):33-34
每年春天,陕南汉中桃红柳绿,白墙红瓦,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催醒了大地。汉中盆地北靠秦岭,南依巴山,南北高而窄,东西平坦且狭长,盆地中间地带是汉江冲积平原。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沿着汉江河谷把汉中盆地吹得姹紫嫣红,春意盎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