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明 《攀登》2008,27(4):210-212
在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二次文献如何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对此,笔者通过对二次文献的定义和历史发展的论述,探讨了二次文献在数字化过程中的困境,提出开发二次文献资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回顾国内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解题目录的基础上,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21世纪初国内有关藏敦煌藏文文献的研究文章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对国内藏敦煌藏文文献再次加以统计。此外,文章指出,西藏发现的前弘期藏文文献中有不少可以归入敦煌藏文文献中,提醒研究者关注两者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黑水城文献发现100周年,我们约请了几位学者对黑水城文献(包括西夏学)研究进行回顾与瞻望,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黑水城文献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文献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文献探讨不仅仅涉及内容分析,文献的形态及其传播显然也是学界要关注的重点。就历史与现实关系而言,当下媒介化语境中的文献传播有全球化语境中学术探索中的时代性,近代中国流转到海外文献的珍稀性及其历史书写尤其值得重视。不列颠图书馆为世界级图书馆,因珍藏世界各地珍稀文献而闻名于世,其亚非中心稿本部、地图稿本中心等单位收藏了大量中国文献,尤以中国近代诸多原始文献、档案或手稿本为代表。这些文献  相似文献   

5.
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中,采集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传统性工作。本文就宁海收藏地方文献实践上,提出地方文献采集应关注非正式出版物及另类文献。  相似文献   

6.
明初女官在正史和地方文献中均有记载,正史略述制度,地方文献多关注女官个体。明清广东地方文献对明初广东五位女官的记载,弥补了正史、官方文献的不足。广东士大夫书写和民间传说在叙述女官的生命历程时,表达了各自的立场与观点,呈现了女官在朝野的不同生活状况,建构出广东女官知书达礼、恪守职责、严守妇道的形象,使正史隐蔽的女官形象通过个体得以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7.
杜永仁 《丝绸之路》2013,(4):110-111
文学研究历来为专家学者所关注,至于对乐府文学文献的研究,在目前则比较薄弱。本文介绍了《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对其学术价值及纰漏进行了述评,充分肯定了该著作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善泳 《中国地方志》2015,(3):58-61,64
在江西省石城县开展的"走遍石城"调查采风活动中,方志文献特别是旧志文献被反复、充分利用。方志文献在地方文化标识的建树和文化脉络的梳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方志成全了事物的文化旨归,也成全了自身的文化价值。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推动的社会变动中,文化的价值备受关注和重视,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方志文献利用上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  相似文献   

9.
从1900年发现被誉为"中古图书馆"的藏经洞至今,敦煌学的发展历经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得益于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献资料,敦煌石窟的研究能够关注到更多的细节,学者们也日益重视将敦煌文献与敦煌石窟相结合进行研究。文章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文字材料(包括壁画题记、藏经洞文献、碑刻、传世史料等)在敦煌石窟研究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文献与石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唐折冲府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经原、罗振玉、谷霁光三家曾利用各种文献与出土的金石、墓志等对唐代折冲府予以补校和研究,而后,随唐代墓志的大量出现和整理,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此问题,并相继发表了一些相关论文。笔者继之,据新刊唐代墓志及所见文献等,依前人之成例,对唐代折冲府略做补考。  相似文献   

11.
古籍牌记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往学者大都关注古籍牌记在版本鉴定方面的作用,本文则力求从文献传播角度、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研究、阐述其在文献传播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志》2013,(6):50-50
在佛道教研究中,规模宏大的中国地方志文献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地位?2013年5月22日,围绕这一话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中国地方志佛道教文献汇纂》出版座谈会上进行了讨论。有学者表示,当前的宗教学研究呈现出由宏观走向微观、从重视“正史”到关注地方志文献、从“中央”到“地方”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何建明认为,在以往的佛道教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主要依据《大藏经》《道藏》等教内文献和其他正史文献,而对数量巨大、更能全面反映佛道两家历史文化原貌的地方志文献却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13.
明代至民国时期北海的地方志文献丰富,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北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同时地方志中也记载了北海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而目前学界对于这些文字记载关注较少.本文以明代至民国时期北海的地方志为研究对象,侧重挖掘书中的旅游价值,从而为北海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稀见文献对于史学研究的意义日益凸显,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重点。对于稀见文献的样态及传播途径的探讨,有助于对民间稀见文献的掌握。笔者近年着力于民间义演文献的挖掘,不断拓展视野、促进新思考。义演是一种通过演艺方式收取捐赠,用于特定目的的社会活动,清末民初逐步在各地兴起,它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慈善思想的某些元素,并借用了经营性演艺吸纳戏资的方式。义演的形式及内容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演变,其文献载体和传播渠道也与时俱进发生相应变化。下面以义演文献为例,探讨稀见文献载体及其与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藏汉文方志主要形成于有清一代,下及民国时期,传世志书40余种。近十余年来,西藏地方志逐渐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已整理出版了《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一些过去十分稀见的地方志也陆续被发掘、整理和出版。但是,藏学研究领域对西藏地方志文献的关注总体来说并不充分,更遑论对其整体面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了。2016年4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赵心愚《清代西藏方志研究》,无疑是一部拓荒性质的开山之作。赵心愚一直关注、研究西藏地方志文献,十多年来陆续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21篇,此书的出版,  相似文献   

16.
考古文献对古埃及历史的建构和研究有重要作用,在古埃及众多文献中,神秘文献因涉及未知之事且带有神秘主义色彩而独具特色并普遍存在争议。对古埃及神秘文献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埃及人对灵魂、宗教、生命和死亡等问题的认识,更全面的了解古埃及文明,由细节之处审视古埃及的历史真实。以《一个人与其灵魂的辩论》为例,探究解读古埃及神秘文献的方法,以期引起学界对古埃及神秘文献的关注,进而从多视角对文献做进一步的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志》2004,(4):10-10
美国高校图书馆收集中国出版物悄然转型,由原先注重中国古代文献收集逐步转向注重现代中国研究文献收集。这是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图书馆业务部经理汪彤女士在采访时向记者透露的。为了针对海外研究机构和关注中国文化的海外读者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服务,他们不断关注海外对中国出版物的口味变化。汪彤发现,随着中国入世、经济腾飞,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始注重收集现当代中国出版物,中国现当代书籍收集比重不断加大,在收藏上各有特色。古代中国文献仍是海外读者关注的重头,从中国外文局系统了解的数字来看,中文书出口码洋中有近40 %是古代文化书…  相似文献   

18.
汪庆元 《安徽史学》2006,33(1):44-48
徽州家族文献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修谱以家族文献为依据.家族文献从多方面反映了宗族文化的内涵.南宋以降,精英学者关注宗族文化,把确立始迁祖作为宗族文化构建的基点;保护祖墓与生态伦理观念相关联;聚族而居的村落景观具有独特的文化品质.在徽州,不仅家族精英的文献得以传世,即普通族人的著述亦被录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普及与深入.  相似文献   

19.
论地方文献与地方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文献是以区域为中心的记载物,反映一个特定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文教、科技诸方面的情况,是地区发展的缩影。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已得到各地政府部门与地方文献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与重视。一、地文文献的经济价值地方文献内容广泛,既可纵观千年,又可横陈百科,集古今科学成果之大成。它上及天文,下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文化、乡邦文化的魅力,是靠一代代的文化人继承、延续和发展的。陈作霖(可园)是保存近世南京文化的典型代表。民国时期,文学和戏剧史论家卢前对陈作霖的贡献推崇备至,以其为民国初年东南耆硕之魁率,认为陈作霖从历史的废墟和陈迹之中爬梳、挖掘和勾画出江苏和南京的历史文化的面貌,对发掘与整理江苏南京文献居功至伟。陈作霖对故乡南京历史文化的热爱,也影响了卢前的一生。在担任南京通志馆馆长和文献委员会主任期间,卢前主持编纂了26册的《南京文献》,延续了南京文化人对地方文献特别关注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