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南京史志》2009,(12):M0002-M0002
《好家长》编辑部: 我2009年订了你们的这本杂志,看了很受教育,很受启发。我是越看越想看,真是爱不释手。我会一直订下去。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我是苏州市吴中区龙西街道关工委的一名特约指导员,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旅游纵览》与众不同的人性化细节】喜欢旅游,是我的天性。退休后,生活趋于安稳,我开始有充裕的时间享受旅游的乐趣,并且学会了用摄影来记录旅途中的珍贵点滴。后来,我也陆续订读一些旅游和摄影类的刊物,2009年开始订阅《旅游纵览》。贵刊内容涵盖古今中外,自然万象,无所不包,恰如其四句办刊宗旨"弘扬生态旅游文化、传播生态旅游知识、推介生态旅游资源、引导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旅游》2007,(6):8-8
秦主编,你好。我是山东的一名读者,基本是从贵刊改版后开始订阅的,一订就快四年了。有感于上期杂志的“编读往来”,我基本上也同意你们的答复,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也理解你们的一些做法。其实,我订了这本《旅游》后也会不定期地购买其他旅游类杂志,觉得有些厚页码、精包装的杂志,就是你们说的走高档路线的杂志可能对市场压  相似文献   

4.
正三年前,我家买了一台电脑,我和电脑成了好朋友。开始接触电脑的时候,我还只会用鼠标"单击"和"双击",打开"文件夹"。后来我慢慢学会在网上查资料,在节假日的时候还玩玩游戏。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帮我在网上注册了一个QQ。QQ的作用可大了,可以和一些亲朋好友聊天、语音、通视频,还不用给话费呢。我还加了班上的一个QQ群呢,这样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些学校的事情。现在,一到双休日,我就自作主张地打开电脑,进入百度。有时玩玩游戏,有  相似文献   

5.
致谦声明     
《旅游》2006,(9):8-8
尊敬的编辑: 您好! 我是连续第三年订《旅游》杂志了,虽则没有时间全部内容细读,但每期的核心内容.精彩文章均拜读了.至少每篇文章的题头、简介均没有漏掉.可以说让我爱不释手,杂志内容实在太好了,令人难忘。至今我把前几年订来的《旅游》杂志,按月一本不少地珍藏着.作为我藏书的重要一部分留在我的书柜里.时不时还常拿出来浏览一下。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网购     
正老师经常帮我们在网上买书,每次都是网购不久后快递员就会把书送到学校里来,很是方便。寒假里,我心血来潮地也想来一次网购,体验一下网购带来的"乐趣"。我注册了一个账号,然后在网站上挑了五元的文具,有自动铅笔啦,橡皮啦什么的,打算提交订单,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包括邮费不满十元不能付款,所以,我只好又挑了五元钱的修正带。这下,包括邮费我得付十五元了呀!不过无所谓,能买到东西我很开心。填好资料,我兴奋地点击"提交订  相似文献   

7.
<正>夏日的午后、傍晚,总是"武汉天地"最热闹的时分。这里的街景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著名城市的街景相媲美。可以说,"武汉天地",为武汉人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我认为,一个项目、一份工作,不仅仅是赚钱,还要留下自己的作品,这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意义所在,这也是人生追求的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我举牌拿下当时的"地王"我是2004年从上海来武汉参与"武汉天地"项目筹备的。"武汉天地"就好像是自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旅游》2006,(9)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连续第三年订《旅游》杂志了,虽则没有时间全部内容细读,但每期的核心内容、精彩文章均拜读了,至少每篇文章的题头、简介均没有漏掉,可以说让我爱不释手,杂志内容实在太好了,令人难忘。至今我把前几年订来的《旅游》杂志,按月一本不少地珍藏着,作为我藏书的重要一部分留在我的书柜里,时不时还常拿出来浏览一下。最近收到了2006年7期的《旅游》杂志,让我高兴的是这期的核心内容竟是我的家乡,“浙江,山水诗意间”。可以说我是一口气读完了其中的二篇:斯人斯宅,深山中的传  相似文献   

9.
徐昕 《风景名胜》2014,(1):172-173
正带团的时候,我也常常会给客人们"加点",只是心境会大不相同。有人说,导游不都喜欢"加点"吗?因为"加点"有外快可赚啊!确实,"加点"曾经是导游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但是在这背后,也有很多外人所不知道的故事。带爸妈出门旅行,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我在设定的计划之外给他们"加点"。比如有一次我们在重庆,最后一天订的是中午的航班,十一点出发去机场。爸妈本想在酒店休整半天的,但是吃完早餐后,我觉得上午这两个小时也不能浪费了,便临时起意,带他们去坐长江索道。爸妈勉为其难地跟我坐完  相似文献   

10.
袁鹰 《炎黄春秋》2006,(10):78-78
今天有很多老同志、老前辈在场,他们的发言对我很有启发。我是作为《炎黄春秋》的普通读者发言。我家的报箱里报纸、杂志很多,一天得拿两次。说实话,有一些杂志只是浏览一下,有的根本不开信封。只有《炎黄春秋》,每期基本从头到尾全看完了。如果哪一期来晚了,我们全家就着急。是不是哪一篇文章使某人不高兴,某篇文章犯了禁忌,不让发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心里急,又不好问。我弟弟是人民解放军总后的离休干部,他也订了一份《炎黄春秋》。有一次,到日子没有收到。他很着急,很担心,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被人封了。后来收到了,他才放心。  相似文献   

11.
海之歌     
正伴着海浪的翻涌,随着海鸥的欢叫,我们乘着游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这是我们厦门游的第一站——海上看金门。我们在游船的二楼订了茶座,一边享用功夫茶一边欣赏两岸的风景。船行驶在金厦海域,暑气消减很多,清爽的海风毫不吝啬地迎接我们。过了一段时间,我探头一看,眼前一亮:数只灰色、白色的鸟儿欢快地尾随着我们。"这里称之为‘鹭江’,这些应该就是白鹭了吧!"我大声说着,并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自豪,谁知马上就有不同的声音纠正了我的说法。经过仔细观察,爸爸和赵叔叔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2.
罗舜初 《百年潮》2006,(1):22-29
谋求海军新技术 1956年的一天,一机部部长黄敬同志对我说,苏联造船部主动向他提出,建议中国建立研究和制造舰上发射火箭、导弹的射击指挥仪器.后来,我们派到苏联谈判订货的胡育才同志回来报告,苏联对外工程司的司长表示,苏联已经开始全面进行新装备的研究和试制,对中国是没有任何保留的.在接触中,苏方人员私下向他提出,我们订的都是旧东西,有些他们已经停止生产了,应该订新的.  相似文献   

13.
学习焦虑     
我订了一份杂志,叫《Economist》,已经订了两年了。但是仔细想起来,除了坐地铁的时候,我其实根本不看这份杂志。为什么要订呢?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件事至少从形式上缓解了我的“学习焦虑”。我承认,我有学习焦虑。据说这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了,而我,对村里谁跟谁又打架了,谁家玉米种得最好,谁家失火了一无所知,能不焦虑吗我。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旅游》2009,(4)
《旅游》杂志社:你好!我是石家庄的一名读者。今年一月份由于一些原因没能及时购买《旅游》,前些天去了邮局的书报亭,只能买到二月份的《旅游》。问了店员,她说杂志是直接与出版社订的,没有剩余。所以我想请问,能不能从你们杂志社邮购一本上个月的《旅游》。谢谢!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旅游》2008,(3):8-8
尊敬的《旅游》杂志编辑:你们好!我是吉林油田的一名读者,经常阅读《旅游》杂志。2008年我订了贵刊,见到一期后,觉得耳目一新,刊物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不错,内容丰富,在此,我还有些个人意见和建议。1.摄影作品所占比例偏大,建议减少一些图片数量,增加文字容量;  相似文献   

16.
牛达生 《文献》2000,(2):84-89
关于缝缋装,在有关印刷史、版本学的论著中,包括一些很有影响的权威性著作,基本没有论及.个别著作在论及书籍装帧时有所涉及,但有的将"缝缋"装列入线装书之列①,有的从"缝缋"字面上知是"用线缝订",但认为"怎样缝订,已不可知了"②.这就是说,在古籍中有没有缝缋装,缝缋装是什么样式,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相声大师侯宝林虽然去世了,但他留给我们的相声是那么幽默有趣,这无疑是人类精神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而今我们从电视上还可以看到他笑容可掬的面孔,听到他幽默诙谐的语言。使我终生难忘的是与他的第一次会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始终被他意味深长且颇具相声语言特点的谈吐牵引着,不知不觉与他上演了一场对口"相声"。"  相似文献   

18.
思公 《文史月刊》2010,(6):71-71
<正>老王真是个财大气粗的人,去美国考察前,团队要搞一天外事教育。我们把地点订在一个不错的三星宾馆,并安排住宿。谁知报到那天,来了个小姐听会,自称是老王的秘书,我询问王总在何处,她告诉我已经下榻于一家五星级饭店。我听了这气,让小姐催  相似文献   

19.
风气变好了     
正那是前年的一个场景:"可乐鸡翅"、"红烧排骨"……看着一桌子色香俱全的好菜,我忍不住尝了一口,哇,真香啊!这顿晚餐是为老爸准备的。我已经好几天没有看见他了。那天晚上,我已经进入梦乡了,爸爸还在外面陪别人。早上,他还很早赶去处理事情。妈妈高兴地告诉我,今天爸爸可以好好呆在家里陪我们吃一顿饭了。呵  相似文献   

20.
姜立红 《神州》2013,(13):259-259
有人请教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我的事业失败了,我该怎么办?"他说:"你阅读吧"如果我失业了,怎么办,他说:"你要提升自己,你阅读吧.""如果我失恋了,该怎么办?"他还是说"你阅读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读书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我们首先看几组调查:(1)一项针对中美儿童阅读的调查称,中国儿童能够独立阅读的年龄,比美国儿童晚了4年,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1/6。中国儿童阅读的多半是课本、习题集、作文选、或是被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