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研究中,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总理是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这种提法,从希特勒民社党上台成为执政党来说可以成立,但是希特勒这时还未能确立民社党的极权独裁统治。从希特勒上台直至德国法西斯政权全面确立,中间经历了一段时间和过程,即1933年1月30日至1934年8月2日的过渡阶段。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早期拜占庭的宗教争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家玲 《史学集刊》2000,4(3):56-63
早期拜占庭基督教会的教义争论涉及三个基本派别(阿里乌派、聂斯脱利派和一性派)、两次大的起伏。这一争论,反映了在拜占庭统治下的不同地区人民维护其固有化传统、反对帝国政府暴政的意向;反映了基督教会上层统治集团(各大教区教宗)在基督教取得罗马-拜占庭国教地位之后,欲建立统一教会并争夺教会控制权的政治斗争。早期基督教会的教义争论和皇权的参与,确立了拜占庭政教关系的基本模式。促进了东方教会中神学思辩传统的发展,加速了东西方教会的分离,同时也使近东地区成为基督教异端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舞台上,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斗争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这场斗争既是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的结果,又是促进它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原因。卢韦对罗伯斯比尔的攻击,以及罗伯斯比尔对卢韦的反击,是吉伦特派反对山岳派的一个重要插曲。人们可以从中看出两派斗争的性质、激烈程度及其戏剧性效果。  相似文献   

4.
开制度局和开懋勤殿同为百日维新的核心问题,是维新与守旧两派政治斗争的焦点。在开制度局的斗争中,李端棻率先提出了开懋勤殿以议制度的主张;这一主张被维新派奉为百 日维新后期的奋斗目标。然而,对李端棻这一历史人物在变法中的地位与作用,至今大都只强调他在倡办学校、荐举人才方面的贡献,而对他在开懋勤殿等政治举措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却尚未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明中后发展起来的私人海上贸易,冲击了封建统治阶层,使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主禁与主开的两股对立政治势力,并长期进行争论和斗争,他们争论的焦点是:第一,开市与祖宗成法。历史上一切守旧派抵制改革的法宝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主禁派也不例外,他们说:“夫贡者夷主之所遗,有定期,有金叶勘合表文为验,使其  相似文献   

6.
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往的历史著作,凡谈及清末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的,绝大多数都以为民主问题是其争论的中心,认为革命党坚持建立民主制度,而立宪派则反对建立民主制度。争论的结果是革命派的民主论战胜了立宪派的反民主论。这种说法是很有问题的,至少是过分简单化了。本文根据争论双方的文字,认为无论是从思想逻辑上看,还是从争论文字的数量上看,其争论焦点是暴力革命与反满问题,真正讨论民主问题的文字,在双方都只占极小的比重。透过他们的争论可以看出,革命党把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看得太简单,太容易,而立宪派则把实行民主共和制看得高不可攀。但值得注意的是两派在思想认识上却有着某些共同点:(1)两派在必须改变君主专制,确立某种形式的近代民主制度的问题上,并无根本分歧。(2)两派都多少受到现成的西方民主制度模式的局限,对如何结合中国国情,从现有起点上逐渐建立中国的民主制度思考得不够深入。革命党只见其易,立完派只见其难。(3)双方都意识到从专制到民主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革命党提出分三步的设想,立宪派提出以开明专制为过渡。(4)双方都没有找到在中国推动民主宪政的真实动力。所以一方耽于理想,一方陷于悲观。由此可见。双方对民主的思想准备都是不够充分的。  相似文献   

7.
一次大战后美英矛盾在美国对外关系中本居主导地位,为了抗衡英法,美国积极扶植德国,德国因而迅速崛起,疯狂向外扩张,终于成为美国的劲敌。对于两次大战间的国际关系,过去人们只注意英法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却忽略了美德矛盾的产生与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本文对这组矛盾的发生、发展及其结局作了细致的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史学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责任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20世纪20-30年代,主要针对《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宣判,一部分德国史学家编辑出版了大量外交档案,极力为德国开脱责任,从而在国际上引起激烈争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汉堡史学家弗里茨.菲舍尔以其论述德国战争目标的论文,对德法两国一度达成的一致意见提出质问,再次引发激烈争论。这些争论既与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密切联系,也与参与者的政治态度和民族情感息息相关。时至今日,不同观点依然存在,只是研究重点发生了明显转移,研究方法也出现了较大更新。  相似文献   

9.
西汉初期(公元前二○二年——公元前一三五年)黄老派和儒法派的斗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在上升时期一次重大的政治、思想斗争,认识这一段历史事实的真象,对研究西汉的历史(包括思想史)是有重要作用的。有学者在有关历史、思想史的著作中作过论述,但因体例关系或其他原因,多较为简略。本文试图对此段斗争史实作一较详的叙述,错误之处,盼望批评指正。一、汉初统治思想的兴替概况和两派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在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保存着德国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的许多书信的原件,其中有十五封是在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合并后,于1875年10月至1878年1月期间写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内容与杜林体系的论战有关。这些信件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主义工党(后改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思想斗争的尖锐性和严重性,表明了威·李卜克内西在同杜林的斗争中的原则立场。 威·李卜克内西在两派合并之前同倍倍尔一  相似文献   

11.
德国共产党曾经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较有威望的党之一,一度是共产国际的第二大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德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德国共产党主席恩斯特·台尔曼和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英勇献身。但是德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没有能够防止希特勒法西斯攫取政权。德国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斗争方面有哪些失误和教训,仍是人们今天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试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方志学理论及其纂修《湖北通志》的实践对清中期以来湖北方志编纂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新思想传入,晚清时期方志编纂发生诸多变化,这些变化通常被视为近代方志转型的前奏。在该背景下,清末围绕着《湖北通志》的纂修问题出现了主新派和主旧派的争论。通志纂修以县志编纂为基础,通志纂修的争论往往在县志编纂中有集中的表现。光绪二年(1876)和光绪八年两版《麻城县志》在编纂理念、编排方式和部分内容上的差异可以视为是这一时期相关变化、争论和分歧的缩影。通过对两版县志编纂差异的考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清末方志编纂者如何对新、旧派理论进行调和,亦可以为我们分析晚清民国时期方志学转型问题提供案例和线索。  相似文献   

13.
黑山派、白山派是明清时期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家族中的两个对立派别,在西北地区历史上有着很大影响。本文综合使用汉文文献及波斯文等穆斯林语文文献,对和卓黑山派、白山派前期即叶尔羌汗国统治天山南路时期的活动与斗争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述了两派斗争对叶尔羌汗国乃至整个西域的影响,提出了一些不同前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宪政之我见     
近一段时间以来,报刊上登载了数篇批评宪政的文章。这在过去百年历史上并不多见。自清末变法立宪以来,除了极权年代之外,走向宪政基本是国人的底线共识。批评宪政的声音一出,不仅遇到了连绵不断的反驳,而且引起了知识界对宪政诸问题的论争,尤其是"社宪派"("社会主义宪政派")与"普宪派"("泛宪派")之间的论战。这种争论,一方面凸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共和派与立宪派展开了近乎白热化的争论,两派各执一词。中国的知识分子思考着,徘徊于两派之间,梁启超正是其中一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李永春 《安徽史学》2006,35(2):87-96
胡适、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一场关于实验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思想方法和社 会改造道路的争论,也可说是"少年中国学会"内原有的社会主义与由会外输入的实验主义之间的争论.胡适的实验主义宣传,对学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学会中原本反对空谈主义,主张从事社会事业和社会活动的会员形成了所谓"问题与主义"派.而围绕着<少年中国>月刊文字方针而展开的"学理与主义"之争,并非人们所说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范式转换,而是学会自由研究与预备主义的表现与结果.在导致学会分化的共同主义之争中,胡适及学会内的"问题与主义"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开美国政治制度史,集权同分权斗争的例子俯拾皆是。记载中时间最久远的当属联邦党同反联邦党的斗争。然而,我认为,联邦党与反联邦党的概念仅指批准宪法过程中的对立两派及其之后的延伸派别,不能包含早在宪法出世之前就已存在的集权主义和分权主义集团,因而不尽完整。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文引入了国家主义和州权主义概念,以此概括与美国独立同时出现的,而后经世不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思想和行动。  相似文献   

18.
桂系与 CC 系是国民党内势力较大的两个派系。本来,桂系是广西地方实力派,在皖省与 CC 系瓜葛并不多。抗日战争爆发后,战局变动,战场迁移,桂系势力得以伸入安徽,使在皖拥有雄厚实力的 CC 系深感威胁,它们的矛盾迅速转向正面冲突与对抗。两派在安徽这一期间的矛盾与斗争,是国民党内有声有色的派系斗争的一部分,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阁南 《日本学论坛》1989,(2):36-38,52
导入新型间接税是近两年日本社会争论的焦点,并且已经成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从大平内阁的“一般消费税”到中曾根内阁的“销售税”均受挫,自民党政府的税制改革拖延了近10年。继承中曾根路线的竹下内阁把税制改革作为自民党政府的重要课题,1988年6月14日自民党正式决定了“彻底改革税制大纲”,11月16日众议院在公明党和民社党表示反对,社会党和共产拒绝出席的情况下,占多数议席的自民党议员表决通过了税  相似文献   

20.
王正泉 《百年潮》2006,(8):70-73
近年来,俄罗斯围绕着列宁墓的去留展开激烈争论.这场争论实际上是俄政坛左右两派势力长期搏斗的继续,它同如何评价十月革命及其领袖列宁的问题密切相关,对俄罗斯的未来走向也有一定影响.这场争论由来已久,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