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南狱辨正     
史学界淮南王刘安谋叛说与冤狱说的论据都难以自圆其说。淮南狱之兴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也有刘安的主观因素,其症结在于淮南王国阻碍了西汉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3.
楚王刘英之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王刘英之狱是东汉前期中央与封国间矛盾纠葛的典型个案,也是观察东汉政治、文化现象的一个聚焦点。在古今史家递相转述的事件梗概中,仍潜隐着一些疑义和尚待揭示的背景与真相。本文拟从政治、文化史的双重视角,重新解说其史事,厘定其意义,并由此返观汉代政教文化大...  相似文献   

4.
去多了风景名胜地,如果要去参观"教育圣地",又选择哪里好呢?山东出孔丘,东南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两个地方不仅是儒家的圣地,而且都因为圣人的游历而闻名。  相似文献   

5.
说“卢怪李洵早年读明末小说《醒世恒言》中"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卷,觉得对卢其人,虽然加上不少小说家的煊染、夸张,把卢的气质、性格与生活写得活灵活现,应是一篇好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在《明史》中有传。《醒世恒言》的作者写卢与史传,大致相同。《明史》卢传...  相似文献   

6.
古琴台一段俞、钟琴会的传说记载着楚人重诺重情的历史化传统,成为武汉人彰显城市个性、塑造自身性格的化资源,并演绎为一个个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7.
夕羊 《文史春秋》2001,(6):71-74
在黑暗的封建社会,统治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往往故意从作品中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史称“字狱”。字狱在漫长的独裁专制时期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但因编制历法而构成冤狱的案件则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在金朝官制建设中,存在着适应统治需要“自下而上”和为实现整齐划一、加强君主集权的“自上而下”的两种制度构建路径。皇统党狱是这两种路径下政治行为矛盾的集中爆发。皇统七年田瑴等人在龚夷鉴覃恩中的舞弊,说明吏部等机构垄断了基层政务信息,并借此掌握了此类政务的最终决策权。这影响到皇帝的威权,加之敌对派系的构陷,最终酿成“皇统党狱”。此后,金朝官制建设多采取“自下而上”的路径,虽偶有“自上而下”的做法,但也是根据现实统治需要所做的调整。金朝以“自下而上”为主的官制构建路径,使得职官架构虽模仿唐宋制度,但机构、职官则往往因事、因时而设,并造成了史籍对于职官、机构缺载等衍生现象。  相似文献   

9.
1930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组织了著名的厦门大破狱。破狱特务队11人仅用10分钟,就成功破狱救出40多名被捕同志,20分钟内安全撤离,并且无一伤亡,成为我党历史上独一无二零伤亡的成功破狱行动,创造了中外革命史上的奇迹。这次大破狱行动,其策划者和指挥者之一,就是年仅22岁,时任福建省军委秘书、特务队队长的陶铸。  相似文献   

10.
1930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组织了著名的厦门大破狱。破狱特务队11人仅用10分钟,就成功破狱救出40多名被捕同志,20分钟内安全撤离,并且无一伤亡,成为我党历史上独一无二零伤亡的成功破狱行动,创造了中外革命史上的奇迹。这次大破狱行动,其策划者和指挥者之一,就是年仅22岁,时任福建省军委秘书、特务队队长的陶铸。  相似文献   

11.
武则天“畏猫说”与隋室“猫鬼之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则天善于利用宗教迷信巩固其政权,但与此同时,她也与愚昧民众一样,对蛊毒巫术有着畏惧情怀,“猫鬼”即其中一种。隋唐之际,“猫鬼”在社会上颇有影响,朝廷为消除其影响作出了相当的努力;此种巫蛊在隋朝亦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杨广即以此作为消灭政敌之一法。  相似文献   

12.
汉代游学之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汉代游学是指文人士子远游异地从师求学,一方面学习知识,扩大学术视野,另一方面加强社会联系,提高社会声誉,从而求取官职或谋取学术成就。它改变了汉代的学术风气,使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推动了汉代学术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汉代文化的繁荣。本文试从游学兴盛局面的形...  相似文献   

13.
东汉的洛阳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洛阳狱设置在洛阳县官署之内,由司隶校尉、河南尹与洛阳令共同管辖。洛阳狱规模巨大,机构庞杂,兼有中央政府"诏狱"和地方郡县监狱的职能,囚禁的对象包括各级官僚贵族和平民百姓,对京师安全和朝廷政局影响甚重。东汉后期,各方政治势力激烈争夺洛阳狱的管辖权,对政局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15,(4)
相较而言,董仲舒一直是法史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其为"春秋决狱"的开创者几乎已成为学界共识。本文认为,董仲舒不是"春秋决狱"的第一人;他只是汉代"春秋决狱"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是汉代"春秋决狱"的重要实践者之一,是汉代"春秋决狱"的大力推动者之一。不仅如此,从与政权的紧密程度看,他对"春秋决狱"的直接影响甚至比不上公孙弘。  相似文献   

15.
宋杰 《史学月刊》2008,(1):34-43
汉代的廷尉狱位于廷尉府内,属于"诏狱",专门收审重大案件的涉嫌人犯,其中多有王侯大臣和郡国守相,东汉时还收押有宦官,他们在狱中拥有一些特殊待遇和权利.汉代"廷尉诏狱"一语另有法庭的含义."诣廷尉诏狱"的一部分犯人被安置在中都官诸狱,这是因为:一、廷尉狱容量有限;二、廷尉狱监护防范并非甚严;三、皇帝欲通过派遣使者直接控制案件的司法审判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肇《国史补》卷下记载了几组开元以来的名人,其中有“位卑而着名”一目,下列李北海(邕)、王江宁(昌龄)、李馆陶(光速)、郑广(虔)、元鲁山(德秀)、萧功曹(颖士)、张长史(旭)、独狐常州(及)、杜工部(甫)、崔比部(元翰)、梁补阙(肃)、韦苏州(应物)、戴容州(叔伦)。  相似文献   

17.
周礼 《文史月刊》2012,(4):56-56
清谈是一种就玄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问难、辩论的文化现象,承袭于东汉清议的风气。 刘禹锡诗云:"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元好问亦云:"新诗互酬唱,清谈见滋味。"据《二十二史.剳记》记载:  相似文献   

18.
丧葬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由于普遍存在着灵魂不灭的观念和孝道礼仪的影响,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等级差距的扩大,统治阶级和富有者在丧葬上表现出日益追求奢华丰厚的趋势,这便是所谓的厚葬之风。纵观历史上的葬事,概而论之,秦汉时代厚葬风气大著于世,魏晋南北朝葬事较为俭薄,隋唐乃至后来的明清诸代,厚葬之风又大盛起来。本文拟对唐代厚葬的情状加以考察,并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略作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政务院的办公地点设在中南海。由于历经多年战乱,中南海的许多古建筑都遭到了严重破坏,且年久失修,残痕斑斑,破烂不堪,政务院的会议厅是一幢破旧的老式平房,室内光线阴暗,面积狭小,而这里是政务院举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商议和决定国家大事的地方,每次开会时都显得非常拥挤。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就建议重修这个会议厅,并一个劲地鼓动周恩来说:  相似文献   

20.
正如火如荼的"反四风"活动以及去年岁尾几位省部级高官相继落马的高压态势,捧出了丰硕的反腐成果;同时,借此东风再次掀起的整治官员"慵懒散"的热潮将某些公务员浑浑噩噩的脸谱广而告之并且及时处置,赢得好评如潮。长期以来,公务员的"幸福生活"饱受诟病,许多部门的许多岗位干好干坏、干多干少甚至干与不干一个样,难怪《私人订制》中的愿望规划师杨重会发出"为官一任,不犯错误,但也不作为,它也是一种腐败"的感慨。"庸官"指的是那些平庸无能、碌碌无为,既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