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重要城市之一的贵阳市,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人士一度大量会集于此。在贵阳,他们为了宣传抗战、支援抗战,仍旧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其中,许多知名画家,在贵阳先后举办多次画展。陈泽渊先生根据贵阳《中央日报》、《贵州日报》。《贵州晨报》、《民报》的报道,将重要的画展举办情况、社会影响等编写成文、本刊拟分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杨飞 《湖南文史》2013,(12):24-25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邮(can)等,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我国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历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新华通讯社晋察冀分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共北京市文教书记兼《前线》杂志主编等职。其为《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等专栏撰写的杂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贵州日报》与今天的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贵州日报》除了名字恰巧相同外,内容与性质上没有任何联系。其版式编排与国民党《中央日报》大体相同,体现出当时报纸的一般形式,内容上所涵盖的范围大致与今天的综合性报纸相当,以反映本省新闻为其一大特点。内容上具有浓郁的本土色彩,版面安排上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是观察当时贵阳市民生活、了解西部媒体发展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4.
《救亡日报》,本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由于日寇亡我之心不死,他们在占领上海、南京之后,继续南侵,因此,《救亡日报》也几经南迁,最后落户桂林。  相似文献   

5.
张颂甲 《百年潮》2006,(7):52-56
47年前的1959年12月9日,作为战争罪犯的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同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共四人,被第一批特赦释放了。他们于当天离开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成为新中国的公民。对这四位极富新闻色彩的人物,中宣部决定分别派记者进行采访,写出访问记,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北京《大公报》发表。后三位新公民的采访,由新华社总社记者负责,而采访溥仪的任务则落实到大公报社。大公报社总编辑常芝青同志(原任《晋绥日报》、《光明日报》总编辑)派我前去采访溥仪。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早期官办俄文报纸《哈尔滨日报》( )是K· ·拉扎列夫提议创办的,1903年6月19日创刊。他本人担任第一任主笔。最初计划是出版一种中俄合壁的报纸,为了给出中文版做准备。《哈尔滨日报》创刊初期有些纯属面向中国商人的广告则用中文刊印,并且从6月20日起改为大开四版,俄文标题下增印中文标题。后来东省铁路管理局决定单独出版中文《远东报》(1906年创刊),《哈尔滨日报》便取消了中文广告,但中文标题则一直保留到1914年。 《哈尔滨日报》是一家纯官方的报纸,初期主要刊登政府的法令、东省铁路管理局的各…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为《江淮日报》题写报名1940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新的机关报《江淮日报》在苏北盐城创刊。该报由原《抗敌报(江北版)》改成,刘少奇兼任《江淮日报》社社长,王阑西任副社长兼总编辑。《江淮日报》是  相似文献   

8.
《星光日报》在华侨新闻史上,对厦门以及闽南地区文化事业,做过一定的贡献,在华侨新闻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探讨胡文虎创办《星光日报》的创刊过程,以及办报理念,对客观评价胡文虎以及对侨报的历史地位的认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至今.我手边还保存着一篇60年前的军事通讯:《风驰电掣下贵阳——记进军贵州之前卫团》,原载1949年12月11日《新黔日报》第4版。当年的报纸纸质低劣,年深日久,早已破损不堪。今年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投资,已将本报60年全部合订本制成电子版,  相似文献   

10.
试述抗战时期的《东南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日报》是抗战时期在东南地区的一份名报纸,为宣传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叙述了该报在8年抗战中艰辛备尝的播迁历劫;为全面抗战、坚持抗战、抗战胜利所做的宣传;专门分析了该报所办的一个名副刊《笔垒》;还检讨了该报对中共的矛盾态度。  相似文献   

11.
朱其现 《广西地方志》2005,(4):43-45,31
1944年秋,由于国民党新桂系在湘桂战役的失利,新桂系的机关报——《广西日报》(桂林)解体.随后出现了《广西日报》宜山版、《广西日报》百色版和《广西日报》昭平版(以下简称“昭平版”).就其性质而言,前两者仍是新桂系的机关喉舌,而“昭平版”则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在桂林的中共广西地方党组织为贯彻周恩来副主席指示,通过统战关系,团结有关各方,得到广西国民党左派人士有力支持而创办起来的进步报纸,尽管她在昭平出版时间不长(1944年11月1日至1945年9月30日),但在桂东抗战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余音 《文史天地》2012,(6):21-24
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在延安病逝。噩耗传来,身在前线的贺龙放声大哭,并在《晋绥日报》上发表《哭向应》,表达了哀悼之情。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现在的《四川日报》是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而80年前创刊的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晓报》,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4.
李辛白(1875—1951),安徽无为人,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是孙中山创始同盟会时的会员之一。1907年,同盟会派李辛白到上海,在同盟会上海分部负责人蔡元培支持下,创办了《白话日报》。该报一反常规,完全采用白话文,宣传反帝反封建,深受广大平民百姓欢迎。用白话文办报,这在中国报业史上尚属创举,胡适推崇李辛白是“我国白话文的开山老祖”。该报发行约两年,因触怒英帝和清朝政府,于宣统元年(1909年)岁尾遭查封,李辛白被迫逃亡至安徽芜湖,参加地下武装反清斗争。1912年,李辛白与于逊臣合作,创办了芜湖最早的大型报纸《共和日报》。此报采用白话…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30年代在镇江曾经有一份报纸叫《江声日报》,该报创办人刘煜生为江西人,大革命时期曾接受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抵镇江后,刘煜生立志以报纸唤起民众,遂创办《江声日报》,自任经理与总编。取报名“江声”是喻指镇江百姓代言人。刘因其在报界的影响,被推为镇江报界公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散木 《炎黄春秋》2002,(2):76-77
1933年1月,江苏镇江《江声日报》编辑刘煜生被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顾祝同以违背《出版法》为名下令拘押,后又依据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将他枪杀,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令人发指的侵犯人权的一桩案件。刘煜生所做的事,无非是在该报副刊《铁犁》刊登了四篇短篇小说《边声》、《下司须知》、《当》、《端午节》,其中出现过这样一些句子:“一队咱们祖国的兵,向左边退下,自然隐隐的右边上来的是敌人”;“地上泛起红潮,添上一片红”;“铁的纪律”;“奴隶们争斗吧,一切旧的马上都被冲倒,时代已敲起丧钟,一切眼前就要葬送”等。  相似文献   

17.
索穷 《中国西藏》2020,(1):34-35
我喜欢写稿,喜欢写作。我觉得在我35年的写作生涯中,庆幸遇到了西藏几乎所有最重要的编辑大家,他们是《西藏日报》的李佳俊,《拉萨河》的洋滔,《西藏文化报》的张治中,《西藏文学》的央珍、田文,《西藏旅游》草创时期的贺中,《西藏人文地理》的诺杰·洛桑嘉措,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李海平、格桑才让,中国藏学出版社的马丽华、冯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徐颖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8.
彭望苏新闻史专著《北京报界先声》,再现了传媒先躯彭翼仲反帝爱国、办报启智的不凡经历和仕子情怀;梳理了《京话日报》“向下看”的历史面貌;此书启示传媒研究应重视维新派新闻理论、实践的探讨,应冲破思维模式、详实考察新闻个案.  相似文献   

19.
湖北漫画的历史沿革漫画在武汉出现较早,其作品首先是在报刊上发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不缠足画报》出版,刊登宣传画、漫画,针砭时政。1908年创刊的《江汉日报》曾刊登漫画讽刺  相似文献   

20.
彰无忌 《文史精华》2012,(10):30-38
在家翻阅期刊《廉政文化巡礼》,其中《陈云与上海一文阁老板胡恒瑞的故事》一文引起我的兴趣:"萧红与胡恒瑞的结识,也是缘于买稿纸。她写完《生死场》后,鲁迅先生为其作了序言,却没有银两出书。胡借给她500大洋,得以出版发行,萧红一举成名。" 这篇文章的作者周舟就住在我楼下,很熟。周多年供职《承德日报》,能喝,能聊,更能写,在业内和文坛均小有名气。我去问他文中"500大洋"的出处。周云:是上海一文阁老板胡恒瑞亲笔记载。胡恒瑞1920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与陈云同门学艺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