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进化论     
《山茶》2010,(10):36-36
联合国近日发布的《世界人口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订版)展示了全球正在经历的快速的城市化进程。2009年年中.世界城市总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如今,差距已经扩大到了近1个亿,并将继续扩大下去。其中,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尤为突出。1980年,中国只有21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30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89,增加了三倍多。而在此期间,美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增长率还不到50%。如今,中国的城市化率也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2.
马姣 《沧桑》2009,(2):94-96
随着服务业转移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持续推进,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仍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竞争力较低,服务贸易行业的结构性差异仍较大。在服务贸易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对于我国企业来说面临着全新考验。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前近代社会中外贸易的大宗商品,是中国主动与世界联系的纽带之一。美国建国后开始与中国直接进行茶叶贸易,并很快成为华茶贸易的第二大国,茶叶贸易对美国建国早期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早期中美茶叶贸易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还原近代中美茶叶贸易的兴起与美国茶叶消费市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1,(20):17-17
美国国土安全部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计有70863名中国公民拿到美国“绿卡”,成为美国合法永久居民,较2009年增加6625人。2010年全球共有一百多万人拿到美国“绿卡”,中国公民占到总人数的6.8%,仅次于美国近邻墨西哥。  相似文献   

5.
唐清云 《神州》2013,(31):276-276
最近几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出现了顺差,美国也以此为借口,不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这也影响到了两国的关系。如何看待,中美之间既有合作,又有摩擦的这种贸易关系呢?从中美关系改善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相似文献   

6.
陶佳琳 《神州》2012,(17):260-260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但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美国认为中国人民币币值低估,要求人民币升值。本文从对中美贸易现状的分析,得出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进而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及中国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曾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在2006年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在对华直接投资中,日本仅次于港澳台地区。但中日贸易结构仍较落后。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能否有助于中日贸易结构的改善和中日贸易增长方式的改变,促进中日贸易更好地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Travel&Events     
《世界》2013,(11):199-200
第七届汇丰财富论坛在京举办 2013汇丰财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聚焦中国经济形势,放眼全球财富之门”。论坛特别邀请到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同与会嘉宾分享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解读经济调控措施和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同时还首次邀请到汇丰略师HemeLievore(李贺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日两国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即中国对日本出口的食品及矿产等初级产品在对日出口总额中降到不足一成,而纤维产品贸易以几乎每年占中日贸易额的20~30%的速度强劲发展,推动了两国贸易总额的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引起贸易摩擦。尽管纤维产品贸易由垂直贸易分工向初级水平贸易分工发展,以及密切的依存关系两大特征,使中日两国避免了在该领域的贸易战,但是,如何在互补性贸易结构中寻求更多的合作领域以减少贸易摩擦甚至避免贸易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中日纤维产品贸易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诞生后,百废待兴。冀朝鼎在帝国主义实施禁运和经济封锁的困难面前,积极探索中国外经贸的新体制,加强外汇管理,以灵活的外交,与11个国家签定了外贸协定,还成功地与日本、英国等未建交国家进行“民间贸易”.打破西方列强的孤立政策.开创了中国对外交往与贸易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1250年至1350年的100年是中国的宋末元初时代,也是东亚贸易的第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东亚以中国、日本、朝鲜三国之间的贸易体系建立为其特点。此前,东亚贸易主要是中国与高丽之间的贸易,日本并未深入这一体系。但在宋末元初.日本船只访问中国的次数大大增加,以黄金采购中国的丝绸、瓷器、铜钱。其时,日本正进入商品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1—2015年195个国家间健康产业贸易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全球健康产业贸易网络特征。结果表明:①绿色农产品、保健食品行业和药品行业全球贸易参与性最高,保健康复、健康家居行业区域性较强。②健康产业的出口集中控制在少数国家,而健康产业需求普遍性较高。③全球可以分为欧洲及中东亚、美洲、中东及南亚、亚太地区、东南非洲5个健康产业子群。④欧美在药品、保健品、农产品等行业具有控制优势,中国在保健康复、家居行业居主导地位。⑤欧美国家长期居于贸易核心地位,中、印等亚太国家控制作用显著提升,多元化趋势显现。⑥全球健康产业网络格局是由科技水平与科研投入、健康理念、产业政策等因素综合带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东亚遏制战略与日本对东南亚经济外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图将日本经济外交的缘起置于战后初期东亚的整体政治格局中加以考察。认为随着中国成为美国在东亚的主要对手,美国东亚遏制战略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最终形成。阻止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传统贸易往来,同时促使日本经济与东南亚经济进行整合,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政策的核心环节之一。美国东亚政策的这一转型影响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及贸易模式,并推动了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外交。  相似文献   

14.
中阁政府决意在不使用常规干预操作的情况下走出不断加深的经济阴鼎,这令全球市场的担忧加剧。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指数下降到48.3,为9个月以来的最低水甲。5月为49.2。这令市场愈发担心中国领导人不会通过刺激措施或其他方式来成对越发明娃的经济疲软。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学术界 ,对 1 951年 1 0月杜鲁门总统签署批准的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的研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领域。本文详细考辨了该法案的形成及其影响。指出它既是美国政府对共产党国家经济遏制政策的产物 ,也是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在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方面矛盾调整的结果 ;美国政府根据该法案而开展的国际外交 ,波及世界 50余个国家 ,不仅强化了巴统组织的东西方贸易管制体系 ,而且昭示了美国经济遏制政策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16.
国中华 《湖南文史》2013,(12):36-37
早在1877年,就有众多的美国商人与中国开始了外贸交易,而频繁的贸易交往,让美国商人深感培养通晓中文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们联名给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致信,希望该校能培养一批了解中国情况的年轻人,以便使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7.
17世纪初,世界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来的欧洲殖民者为贩运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于是在东亚海域形成了全球贸易。而此时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许私人出洋贸易,因此大量的中国海商涌向海外,在与欧洲殖民者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他们以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取得了成功,使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国成为当时东亚海域的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文献记载,葡萄牙人于1514年首次到达中国,并由此开启中葡海上贸易。之后,由于中葡外交关系一度交恶,未得官方许可的葡商游走于中国海域的各个离岛,与沿海商人进行走私贸易。直到1553年,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并逐渐将其发展成为对中国及亚洲贸易的主要据点,中葡贸易规模迅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十六世纪中后期,大量中国瓷器被运往葡萄牙市场,进入当地王室贵族及宗教团体的日常器用中,然而受葡萄牙本地考古材料披露的有限性及发表语言的限制,我们对于这一时期中葡贸易瓷器具体面貌的认知仍较为模糊。因此,本文将对葡萄牙中部一处修道院遗址出土的十六世纪中后期中国瓷器进行集中介绍,以补充我们对于此时期中葡贸易瓷器主要品类及风格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2,(10):20-20
全球物流学会主席齐瑞安·瑞恩近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物流效率低主要是行政管理体系所致。以高速公路为例.中国高速公路95%是收费的.而美国只有8.8%的高速公路收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至1930年,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伪满洲国成立后,伪满政府倚仗日本关东军,强行侵占了我国东北各地海关。中国东北地区长期出超的局面在1933年反转,并且入超额出现扩大趋势。伪满政权极力促进所谓的“日满一体化”,使得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更加向对日贸易集中。随着列强的经济利益争夺日趋白热化,伪满洲国逐渐步入统制贸易之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