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观众感受到了纪录片的魅力。纪录片可以尝试商业电影的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系列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纪录片"可视性"的重要。纪录片到底怎样才能具有"看点",成为近年来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选活动揭晓。由武威市广播电视台、《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出品的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荣获入围奖。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选活动揭晓。由武威市广播电视台、《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出品的四集电视纪录片《玉帛之路》荣获入围奖。  相似文献   

4.
美国纪录片《The Cove》被中国影迷一致翻译成《海豚湾》,“海豚”二字纯属主观色彩的意译,不够忠于原文。据说这部纪录片、在北美十分卖座.备受世界环保主义者的推崇,  相似文献   

5.
快讯     
《世界遗产》2014,(8):112-112
百集纪录片《手艺》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通产保护大事记》近日,央视纪录片《手艺》第四季圆满收官,2014年6月26日,由央视科教频道、发展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的《手艺》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手艺》立足文化传承,记录传统技艺,关照社会现实,除对伴随工业化逬程行将消失的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大量抢救式拍摄外,重点加大了对传统手艺人命运和情感的关注,以及对技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范立欣  田亮 《环球人物》2012,(28):83-84
我想,必须要替这些农民工喊出声音,必须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他们的智利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我们国家现在处在纪录片大发展的时代,不乏关注历史、动物、地理方面的优秀作品,但有一点遗憾——我们有相册了,但相册里装的都是"风景照",不是"家庭照"。等我们的孩子懂事了,看到这个家传的相册,发现里面全是《故宫》、《舌尖上的中国》……过300年再拍这些,它依然在那。但农民工、"80后"、"90后"、富二代等,就这个时代有,这就需要纪录片体现它的力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巴蜀史志》2010,(6):5-5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方志中国》10集大型纪录片于2010年11月16日至25日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走遍中国》栏目中播出,每集30分钟。  相似文献   

8.
《舌尖上的中国》在过去大半个月成为了中国人舌尖上的热门话题。这7集纪录片被反复播放、议论,甚至召开了研讨会。一部国产纪录片引起这么大范围的关注,已多年未见。  相似文献   

9.
方芳 《神州》2020,(5):56-56
电视纪录片是用电视手段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历史事件以及某一人物或群体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的录像节目。它纪录的是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任远的《电视纪录片新论》序言里说,这个“四真”,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但在看了纪录片《舟舟的世界》后,我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产生了一些怀疑,现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一下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拍摄《敦煌》用了整整4年;拍摄《故宫》深入故宫的深宅大院;拍摄《外滩》耗资1300万元。他是中国为数不多可以用"奢侈"方式拍摄纪录片的导演  相似文献   

11.
马起来 《江淮文史》2004,(5):130-134
在抗日战争中,北方的八路军总政治部成立五人摄影小组,不久发展成“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当时党中央政治生活、八路军部队生活和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等纪录片,如《南泥湾》、《延安与八路军》等,保留下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南方只有淮北地区的新四军四师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名字叫做《新四军的部队生活》。那么,新四军这部惟一的纪录片是怎样拍成的呢?该片下落如何呢?说来令人惋惜痛心。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2008,(7):65-65
2008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一套隆重推出了38集高清系列电视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这部历经七年拍摄制作的影片,首次以高清纪录片的方式,系统、集中地展现了中国2008年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33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这也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中国中央电视台一档全面介绍中国文化的特别节目。节目的首集将关注的焦点锁定在汶川大地震中受灾较重的青城山——都江堰。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2008,(10):115-115
时光回溯到2001年,一部名为《世界遗产在中国》的38集高清纪录片开始了它长达7年的拍摄旅程。该片首次以高清纪录片的形式,系统、集中地展现了2007  相似文献   

14.
西藏一年     
书云/作家,制片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之后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攻读国际关系,毕业后现在英国从事电视制作。首部导演的纪录片《半边天》讲述一家四代中国妇女的命运,获得瑞典“环球南北电视大奖”最佳纪录片奖。1997年,参与制作的《百年叱咤风云录》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相似文献   

15.
管飞 《钟山风雨》2014,(6):53-54
正抗日战争期间,北方的八路军曾经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如《南泥湾》、《延安与八路军》等,我们今天能见到的许多珍贵历史镜头,正是得益于当时所拍摄的这些纪录片。而在南方敌后抗战的新四军,也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这就是淮北地区的第四师拍摄的唯一一部纪录片《新四军的部队生活》。新四军第四师想要拍摄一部影片,最初还是受了八路军的启发。1942年春天,新四军四师部分指战员在参加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观看了延安电  相似文献   

16.
<正>三是冰雪影视。首先是影视剧。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为某些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最早的冰雪影视剧当数20世纪50年代末反映哈尔滨冰上运动的电影《冰上姐妹》。1964年有了第一部《冰灯》黑白新闻纪录片。1980年拍摄了反映哈尔滨冰灯的彩色新闻纪录片《北国风光》和第一部电视风光片《冰灯》。80年代中后期拍摄的全部取材于哈尔滨冰雪活动的影视剧有《冰美神在融化》、《冰的故事》、《冰魂曲》、《刘姥姥逛冰城》(原名《冰球世家》)、《冰上小虎队》等;全部取材于哈尔滨冰雪活动并有冰城人参演的影视剧,有《冰上姐妹》、《雪乡之虹》等。  相似文献   

17.
王珺 《神州》2011,(15):58-61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应中国政府之邀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不料该片在中国受到了猛烈的批判。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安东尼奥尼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违背了中国的文化观念体系,使得当时的中国观众产生了严重的文化误读。本文从价值观的四个维度出发,分析中西方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纪录片《中国》何以不被当时的中国观众接受,而且对中外影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岁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曾经长期艰苦的谈判,而现在这事似乎平常而过。引起轰动的,却是一部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没有安排在央视一套,也不是在黄金时段,首播就达到很高的收视率,之后又一再重播。与此同时,一套8本的同名系列图书,也成为热销书。媒体和网上对《大国崛起》评论不断。人们有种种猜测,以至纪录片的编导郑重声明,要求大家不要误读,并没有什么政治背景。但这的确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2014年4月5日上午,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纪录片《19377南京记忆》开机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该片开机仪式同时也是当天央视与江苏台、陕西台等台“2014清明中国”联合直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主持拍摄及剪辑制作纪录片《建国史之一页》(《勋业千秋》)的过程,历经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这一重要历史时期,见证了中国电影史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呈现了电影纪录片的底片如何屡经剪接、重组、反复配音,以及截取定格冲洗成照片,从而生产出不同的历史叙述,影响到受众的印象与历史记忆。把研究焦点放回纪录片的生产过程,而非将影片的最终成品作为孤立的资料去阅览,有助反省传播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