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侄儿偶见人钥匙串上挂枚古币。就请对方解下看看,是枚从未见过的古币,即问卖不卖。对方见侄儿是个中学生,反问道:“你买得起吗?收古董的出我20元,我没卖。”侄儿想,可能是稀有币,会有相当价值,机会偶然,不能错过,即说:“我出你40元!”同学惊讶,40元买枚生锈铜钱,还以为开玩笑。物主说:“卖!”说是挖地基时偶得,白拣40元。  相似文献   

2.
幽默三则     
包得好病人:售货员同志我上次到这里来旅游买 的这种感冒药我按时按量吃了一周多时间, 怎么感冒一点不见好呢?售货员:您买的是什么药呀?病人:就是您向我推荐的“包得好”!售货员:是呀!我一开始就告诉您了这药叫“包得好”。病人:“包得好”的意思不就是保证能把我这感冒治 好吗?售货员:您这是“包”“保”不分,我们这是“包得好”不是  相似文献   

3.
好一个“词不忆,且滋味”…第一次买他的专访是1998年他在哈尔滨开了演唱会,我去书摊买《当代歌坛》。后来我和老周面对面好几次,还拥抱过。这人真随和,  相似文献   

4.
好者是加法     
买肉的柜台前。“买多少?”“七八元钱左右。”营业员割了一块,过了秤,说道:”15元钱!”“太多,我只要七八元钱的!”“七加八,不正是15元吗?”  相似文献   

5.
世事总是携带着某些偶然的机缘。若不是那日午后,去国家动物博物馆拜访买国庆老师,我或许会与这桩“异事”擦肩而过。“异事”的原委很简单:买老师是国家动物博物馆的首席摄影师,在给琳琅满目的动物标本拍摄照片时,他发现了几件“不同寻常”的物件——它们是十多件不同动物的皮毛,其标签上赫然写着“故宫博物院送“,  相似文献   

6.
抽陀螺     
儿子小学毕业升初中,吵着要电脑。哪有十来岁的孩子就玩电脑。我工作二十年了,还不是靠一支钢笔写文章,报刊上可没少发表?谁知儿子振振有辞:“我们班上大多数同学家都有电脑,你大小也是个干部呢,难道连电脑都买不起?”小小年纪竟用起了“激将法”。最后还是妻出面协调:“买就买吧,只当给孩子买一件玩具。”“玩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曾在旧书地摊上买过一本《武昌两日记》的书,据此书版权页介绍,此书为中华民国元年出版,三十五年二月再版。作:咏簪(即龚霞初)。发行为湖南翊武中学。印刷:新潮印书馆。封面上“武昌两日记”是黄兴的题署,下面有黄兴的白印章。右下有一朱印章,比黄兴的印章小一些,也是正方形的,不知为何人之印。  相似文献   

8.
1955年的春季,我去西单买鼓词的小唱本。记得我骑车走进一个大院子里,一位陌生人对我说:“这里是北京市文联,你找谁呀?”  相似文献   

9.
《旅游》1996,(8)
一个12岁的女儿要妈妈给她买一辆自行车。妈妈说:“孩子,你还不够年龄,当我的年龄正好是你的3倍时,就可以给你买一辆。”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见证──介绍一张加盖“不买日货 各凭良心”的纸币刘志君1993年底我从一位泉友那儿得到一张纸币。该纸币是交通银行民国三年版面额拾元的上海地名券。这是一张极为普通的民国纸币。然而,在纸币正面一个印有“不买日货,各凭良心”的印章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你该有一条宽松牛仔裤,修身、紧身牛仔裤已经不流行了”。“羊绒连衣裙?这可能会是今年秋冬最流行的单品,我建议你最好去买一件。”  相似文献   

12.
徐昕 《风景名胜》2014,(10):174-174
前不久我去北欧出差,因为机票是很早以前买的,临行前几天我突然想起打电话向航空公司确认..电话那头的女孩愣了一下,说:“我们这里出售的都是OK票,是不需要确认的。”我问:“我是一个月前买的票,也不需要确认吗?”女孩说:“不用.您直接去机场就可以了。” 确认机票,这是我做导游这一行这么多年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当年考导游资格证的时候,《导游业务》教材上就有这样的要求:“如果旅游团是乘飞机离境,地陪应尽早与领队核实出境机票,提醒或协助领队提前72小时确认机票。”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明明买好的机票,为什么还要进行确认呢?  相似文献   

13.
节日快乐     
我和女朋友都是理智的人,至少一开始,我是这么认为的。于是平安夜我跟她说:“你觉得人们扎在一天里吃吃喝喝、买东西、彼此都特高兴的样子,有意思吗?”  相似文献   

14.
芷君 《旅游》1994,(11)
一天,在宿舍楼的电梯间遇到一位女邻居,眼前一亮:嗬,一向邋邋遢遢的她怎么突然间光彩照人啦?不禁脱口而出:“你今天真漂亮!” 她得意地说:“我这身时装是在燕莎买的!” “一定挺贵吧?”我问。 “我买得起贵的吗?才两百多块钱。” “真的吗?我以为要五、六百块呢。”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们那里穿“的确良”服装是一种时髦,听人说这种布不易褪色,久洗不皱,挺括凉爽,所以很受人们青睐,加上买“的确良”又不要布票,更使百货公司每卖一次“的确良”便有人半夜起来排队,因数量有限,城里人挤破了店门也难买到,有头脸的领导可以内部照顾,像我这样在乡下卫生院工作的人,只能心安理得地穿皱巴巴的棉质衬衣,穿“的确良”衣服只能看成是一种奢望。我们卫生院有两位上海毕业的医生,他们穿“的确良”衣服,就是潇洒,显得气质不同。这令我和公社干部们羡慕不已。我试着请他们帮我在上海买点“的确良”,但回答是:在上海买…  相似文献   

16.
很多很多年以前,我羡慕别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街角买米团或者包子当作早餐,而我必须一天又一天吃着淡而无味的白粥。如果我拒吃,妈妈的方法就是:扣书包。只有吃完了,才放书包走人。妈妈真讨厌!  相似文献   

17.
抗议式营销     
闫晗 《南方人物周刊》2014,(16):111-111
和老友出门办事,路过一处楼盘,看到有十几个人头上绑着自条拉着横幅对着售楼部在吼着什么。是民工讨工钱还是拆迁户要征地款,看样子都不像。仔细看横幅的内容。大意是“上月买1万,本月买8千,开发商还我姐汗钱!”这下明白了,原来是因楼盘降价后悔买贵了的人们在抗议。  相似文献   

18.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名句,见《南园十三首》之七。唐代诗人多慕豪侠剑客,李白、杜甫青年时都曾学剑,李白曾咏“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与其同时还有一位击剑名人叫裴曼,唐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见《新唐书·李白传》,后人因之。说明青年  相似文献   

19.
王国N- 《纵横》2012,(2):27-28
1936年11月间,我从国民党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毕业后,回到西安见到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当时,他没有让我回骑六师,对我说:“在这里住几天,你们白师长就来了。”又过了几天,张学良电告白凤翔回西安,我便上路迎接他。回到白的寓所后,他就让我到张学良那里报到,  相似文献   

20.
读编往来     
《西藏人文地理》2009,(2):10-10
究竟是什么契机让我会选择买这一期的《西藏人文地理》(注:0806期),是的。我承认。我不是她的忠实读者,可是这一次。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相遇么,让我拾起她,从此知道了“十年雅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