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日益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 ,按照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 ,研究和探索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问题 ,继承和弘扬中原文化优势 ,强化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力 ,对于促进中原地区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孕育中原文化的自然环境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 ,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 ,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 ,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以中原为地域依托…  相似文献   

2.
中原史前文化的优势--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开华夏文明的锁钥仍然在中原史前文化中.中原史前文化的优势表现为较早地奠定了深厚的农业经济基础,并以之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向心状的聚落布局;以及先民对世俗性日常生活的关注.同时,还表现在中原地区的东西南北交汇之位、过渡之位和文化与环境的多样性之位.  相似文献   

3.
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东西、南北文化在此交汇、碰撞,不同族群在此交流、融合。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中的气候,使得多元性农业经济在中原地区并存发展。中原地处黄河中游,这既使其免遭史前洪水的极大破坏,又将其推向治理史前洪水组织中枢的位置。正是中原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的诸多有利因素,决定了中原地区的先民最早走向文明,建立国家。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古代民族与桦木、桦树皮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木、桦树皮与黑龙江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先民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原材料,还是肃慎族及其以后的黑龙江古代民族与中原地区进行频繁交往的一种媒介,它促进了黑龙江地区与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黑龙江古代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既孕育出了纯朴的桦木、桦树皮文化,也孕育出了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5.
南冠小考     
赵东玉 《文献》2000,(2):284-287
春秋战国时期,位于南方地区的楚国,由于文化渊源以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饮食服饰等多"不与华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左传》、《国语》等古书中言及的"南冠",即与中原地区当时流行的冠冕有所不同,是南方楚人独立发展起来的衣冠服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河洛文化的时空概念 中华远古文化存在着许多地域性的文化圈,诸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等。春秋战国时期,学者们比较熟悉的有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等。早期的中原地区文化当是仰韶文化,经龙山文化之后是夏商周文化,可以笼统地称之为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圈的地域概念,除河南全省外,  相似文献   

7.
老扬 《广东民俗》2000,(1):22-22
民俗,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活的社会“化石”。汉书早就说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也就是说,风俗习尚,人文风貌,乡土情韵,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因而也是构成地域文化的重要内涵。在我国,五岭之南,古为百越地,自中原地区的炎黄族群南下,开始南北文化的交汇与碰撞,进而融合,于是生发延伸为广府民系的语言圈与民俗圈。  相似文献   

8.
正中原地区有着完整的文化发展谱系,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单是一个地域文化,也是黄河流域史前文化的主体,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和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特别是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时期,中原在多元一体的史前文化格局中,起着核心作用并率先进入文明社会。这种文明的地位是建立在吸收和借鉴周边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玉器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整合形态  相似文献   

9.
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沣寨的古聚落、古民居和传统红石建筑技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可谓中原地区建筑文化的代表,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临沣寨的文化环境和传统街区,对我们研究中原地域文化和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正茂 《文史月刊》2012,(Z3):22-23
吴城文化是江西境内主要的商代文化遗存,受中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的影响和浸润,凝聚着吴城先民的聪慧劳作和创新精神。吴城遗址为代表的江西商代文化是一支有着自己的分布地域和自身文化特征又受到强烈商文化影响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11.
侯蓓 《东方收藏》2020,(5):102-102
宣城,先民为古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吴、越、楚之地,为吴越文化亚区。宣城市博物馆馆藏的印纹陶和六朝青瓷,带有鲜明的吴越文化因素。吴越文化是古越人植根于原始农耕文明基础之上,吸收中原商周文化元素,在长江下游一带逐渐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其中心区在太湖、钱塘江流域。  相似文献   

12.
先秦服饰作为我国服饰文化的滥觞和发展期,在服装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索和研究先秦服饰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了解炎黄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足弘扬和光大优秀的民族服装的需要。一、衣服的起源关于衣服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迄今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三种意见。一是说为了御寒,一说是受羞耻观的支配,再就是说出于美观和装饰自己。综合人类社会发展史,羞耻感是人类由群婚向对偶婚发展时才出现的。由于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一切行为和目的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因此还没有美化自己的愿望,也没有装饰自己的条件。衣服的起源,其根本的原因是出于实用。大量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表明,早在石器时代。我国远古先民  相似文献   

13.
张弛 《丝绸之路》2012,(10):30-31
十二生肖,亦称十二支,是表示十二辰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在我国起源较早,流传广泛。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公元6世纪的北朝。隋朝至初唐时期,流行于两湖地区,之后在中原地区盛行。在吐鲁番阿斯塔那,也发现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十二生肖俑,体现出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边题,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份,早就有人类居住。自秦汉以后,引进中原地区先进文化,使之日益发展,从此以后,广西在我国政治、军事上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历代的演变,形成当今广西的行政区域范围。据考古的发现,在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广西地区就有“柳江人”、“麒麟山人”的古人类在此活动,劳动繁衍,是岭南原始居民,他们创造和发展原始文化。到唐虞时代,虞舜曾出巡南方,传递中原文化到岭南,这时,广西地域称为荆州南微之地。商周时代,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较发达。居住在广西地域上的“骆越”…  相似文献   

15.
张海  陈建立 《中原文物》2013,(1):52-59,90
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明化进程有着各自不同的演进道路,中原地区也不例外。由于史前中原社会缺乏制作高档奢侈品的原料和技术,贵族阶层的成长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青铜冶铸技术的出现正适应了这一需求,对中原社会文明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原社会真正进入早期国家的关键性的推动力量。实际上,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已经为青铜冶铸技术的传入和本土化奠定了基础。二里头文化青铜冶铸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更是中原社会文明化进程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张杰 《满族研究》2006,1(3):31-37
满族先民,是指唐代渤海政权统一东北地区之前居住在长白山的肃慎人、挹娄人、勿吉人和人。狩猎是肃慎人的主要生产活动,至两汉的挹娄人时,貂皮成为他们与中原进行贸易的重要商品。满族先民还通过与中原地区的友好往来,掌握了农耕和酿酒以及家畜饲养技术,因此扩大了他们的活动范围,为长白山的早期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金代是由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女真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其利用武力征服了辽宋二朝,从而使女真族落后的服饰文化与先进的汉族服饰文化有了相互接触和适应,使女真族服饰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女真族与中原汉族杂居共处中,形成的了具有鲜明区域性和稳定传承性的民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原古代文明之光"陈列是河南博物院的大型基本陈列,是观众了解中原文明核心区域文化面貌的重要窗口。该陈列以翔实丰富的考古资料与文物展示为依托,以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为纲,以中原古代历史上文明的闪光点为龙头、以世界文明背景为参照,反映了河南这一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心地域的文明进程与重要成果。"文明曙光——原始社会时期"展厅着重表现了中原地区远古人类和文明起源的历史过程。通过遗址群组合与文物组合的对照,直观、形象地表现了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到河南龙山文化,从农业起源、部落氏族到城邦出现的历史过程。"定鼎中原——夏商时期"展厅重点展示了国家的产生与青铜的辉煌。通过二里头遗址、夏代宫殿、《尚书禹贡·九州图》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河南出土东周玉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中原玉器,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已能够琢制玉器。1958年冬在南阳黄山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一件墨绿色玉斧,就是用南阳独山玉制成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也偶有玉璜出土。属于早商时期的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内,出土玉铲、玉钺、玉戈、兽面纹玉柄形饰,其中的玉戈(K3:11)也  相似文献   

20.
《贵阳文史》2013,(3):16-17
在中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传入贵州主要依靠儒学教育,但贵州的儒学教育却比中原地区差不多晚了一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