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兵 《近代史研究》2007,3(5):26-41
傅斯年提出"近代史学只是史料学",始于《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完整的表述,却是《史学方法导论》。该讲义可能并未完稿,但其中重要的几讲已有傅斯年本人所写的系统文本作为依据,有助于理解其近乎口号的观念,避免断章取义或隔义附会。以比较求得近真与头绪,是将史学与史料学有机联系的关键;而把握扩张史料与新旧史料,整理材料与"聪明考证","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与"虏学"、"全汉",以及考订与"大事"的关系,可以寻其本意,扩张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至1912年清朝覆灭的七十余年晚清历史,既是断代史清史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在过去的百余年里,学界的晚清史研究形成诸多历史叙事体系、研究范式或学派。在清史学科,既有以《清史稿》为代表的逊清派或者说清朝遗老派,也有以萧一山《清代通史》为代表的民族革命派;既有以孟森《清史讲义》为代表的学术派,也有以美国学界为代表的“新清史”学派。而在中国近代史学科,  相似文献   

3.
临近新的世纪之交,对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反思又有渐成显学之势。海内外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在视角和方法层面有新的突破,从整体上推进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新出的两巨册《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1(以下简称《文集》),以庆祝旅美著名学者刘广京先生75岁寿辰为契机,收录中外知名学者论文凡47篇,以扎实的个案研究重新检视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对明清以来的近世历史做了富有深度的探讨,可以说是体现宏观历史思考与微观历史研究相融会的成功之作,其所言所思对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取向不无提示意义。著名历史学家刘广京教…  相似文献   

4.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藏有两件魏野畴烈士的文物,一件为申江书店1930年出版的魏野畴遗著《中国近世史》,另一件为开明书店为《中国近世史》一书付给魏野畴的版税结账清单。魏野畴所著《中国近世史》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之一,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近代史学观点,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俊华 《史学月刊》2015,(4):125-129
<正>为聚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热点,推动理论创新,促进近代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学理论与文化史研究室、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史学月刊》编辑部于2014年8月25日至27日在河南大学联合主办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20多所科研机构、国内高校以及《安徽史学》《史学月刊》编辑部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就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理  相似文献   

6.
正新宫学教授长期从事明清都市社会史研究,2017年3月汲古书院出版的《明清都市商业史の研究》,集中展示了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四部,前三部每章为一篇专题论文,第四部收录了几篇研究动态和书评。第一部的主题是"首都与人口、物流",包括三篇文章:一是《近世中国首都北京的成立》,将北京成为中国首都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放在东亚世界中的近世中国这一国际视野,认为在15世纪前半期,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在近世东亚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8月16—17日,为增进中国近代史青年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培养中国近代史研究高层次人才,推进近代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上海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举办“首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8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近代史研究》主编葛夫平主持,  相似文献   

8.
评李时岳先生《近代史新论》郭世佑在连年选出的中国近代史学者个人论文集里,李时岳教授的《近代史新论》算是跚跚来迟的一本,也是颇具特色的一本。它选自1979年以后作者在学术界引起广泛注意和论争的近50篇论文,故名“新论”。该书比较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9.
<正>清史研究作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数十年来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向来是一个在学术创新方面颇为活跃的研究领域。2013年初,刘凤云以《理论和方法的推陈出新:清史研究三十年》(《史学月刊》2013年第1期)为题颇为精准地概括了近三十年来清史研究的这一特色。她从经济史研究的范式转换、"新史学"大旗下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日渐兴盛、  相似文献   

10.
王先明     
《文史博览》2015,(2):2
王先明,1957年生,山西省屯留县人,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文化史。在国家权威历史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5项,现主持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资助项目"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至1937年的中国乡村"、教育部中国社会史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500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异"等课题。获人事部、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史的视野研究商人阶层─—评唐力行的《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杨春雷唐力行先生一直致力于商人阶层的研究,其新著《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总结性地反映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就。本世纪来,偶有的研究商人的几部论著都局...  相似文献   

12.
正《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版,1260元《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份重要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载《历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一文中,曾列专节谈到义和团运动。牟安世同志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为题,就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作用以及  相似文献   

14.
范文澜所著《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下限是义和团运动,未能实现其最初撰著近代史上、下编的构想。但实际上,范氏对于续写、重写《中国近代史》一直未曾忘怀。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所规划;建国后则不仅有写作构想,更曾数次布置人力进行续写、重写工作,几经周折,惜乎天不假年,功亏一篑,《中国近代史》终未成完璧。本文拟以相关档案、日记及口述资料为基础,力图揭示范文澜续写、重写《中国近代史》的框架构想及实际举措,以冀前辈学人之努力不致湮灭无闻。  相似文献   

15.
一、总 论近代史研究五十年 .李侃 .文史知识 ,10中国近代史研究 5 0年 .虞和平 .文史哲 ,65 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评介 .雷颐 .近代史研究 ,51998年中国现代史研究部分观点述要 .姚玉萍 .武汉大学学报 ,6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 .宋小庆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2用现代化还原中国近代史的成功范例——评周积明教授的《最初的纪元》.洪九来 .学术月刊 ,3《近代中国史新探》评介 .曹天生 .安徽史学 ,1略评《近代中国史新探》.陈善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1理性与激情的统一——评周新国主编《新编中国近代史》丛书 .莫永明 .学海 ,…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史学史书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史学史的编著日多。现就见闻所及,记其作者、出版时期及内容梗概,以便同道的检寻。自知这个书录缺漏尚多,欢迎读者同志补充、指正。中国史学ABC曹聚仁著上海世界书局,1930著者当时为暨南大学教授。1925年,他曾辑录顾颉刚、钱玄同、刘掞藜、胡薰人等讨论古文的文章为《古史讨论集》(《国故学丛书》之三,上海梁溪图书馆,1925)。此外,他尚有《老子集注》、《文思》、《中国抗战画史》等作品行世。本书共十章,系就其在暨南大学的讲义改写。著者《例言》中自称:本书有意尽量介绍中国史学上的常识,对过于专门的、或者未成熟的见解,设法避开。第五章以上,记叙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民主与独裁的争论和丁文江政治思想的研究,此前学术界已有相当的关注(如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第三章"民主的价值争议"部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雷颐:《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困境——30年代民主与专制论战透视》,《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151~165页;黄道炫:《30年代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5期,第154~168页;沈庆林:《丁文江的政治思想》(《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第176~188页;胡适:《丁文江的传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谷小水:  相似文献   

18.
胡新民 《炎黄春秋》2011,(11):54-56
《炎黄春秋》2011年第8期刊登了茅于轼先生《中国人民是什么时候站起来的?》一文(以下简称为茅文),认为"中国在抗战胜利的时候已经站起来了"。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我引用的资料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9.
正民间组织与国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无论在实证研究方面还是在理论探索方面,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学术积累。为了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杂志社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于2013年9月13—14日在武汉联合举办了"中国近代史论坛"第3期"中国近代民间组织与国家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  相似文献   

20.
严复《政治讲义》文本溯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严复 190 5年撰写的《政治讲义》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近代政治学著作。事实上 ,从其文本渊源来看 ,该书基本上参照 19世纪英国剑桥大学近代史教授约翰·西莱 (SirJohnSeeley)的著作《政治科学导论》 (AnIntroductiontoPoliticalScience)写成。严复政治思想之来源比较复杂 ,研究严复思想 ,不仅应从中西文比较的角度探讨严译文本 ,同样也要关注晚清时期的政治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