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九域志》有新志、旧志之分,旧志是指《元丰九域志》,成书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是王存、曾肇与李德刍等人奉敕纂修的;新志是指《新定九域志》,是哲宗绍圣四年经黄裳提议,对元丰旧志的续修增补。因而《九域志》即是以《元丰九域志》和《新定九域志》这两种版本在后世演变流传。现所见《元丰九域志》版本有毛氏汲古阁宋板精抄本、钱曾藏影宋刻抄本、曹寅藏影抄写本、卢文弨抄本、绵纸黑格旧抄本、武英殿聚珍本、闽聚珍本、冯集梧校刻本、金陵书局刻本;所见《新定九域志》版本有徐乾学藏宋椠本、秦柄雁里草堂黑格抄本、张位青芝山堂影宋抄本、周梦堂旧抄本、彭元瑞藏旧抄本、袁芳瑛藏旧抄本、钱时霁藏清写本;二志流传版本众多,各成体系,但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九域志》的版本流传谱系。  相似文献   

2.
贺铸自编《庆湖遗老前集》九卷起于元祐三年,初编成于绍圣三年,后有所增补。《后集》编自元符二年,然毁于战火,仅存《后集补遗》一卷。《庆湖遗老集》初刊于绍熙三年,绍熙四年又补刻《拾遗》、《补遗》二卷。元、明无重刻本,清康熙中有刊本,今已不存。刻本今仅李之鼎宜秋馆刊本。《庆湖遗老集》著录版本分为二十九卷本、二十卷本、九卷本、十卷本和五卷本。今存版本几为抄本:明抄本三种;清抄本约二十余种。明、清诸本皆源自南宋绍熙刊本,篇目、编次基本相同,以晚明小草斋抄本,清初曹溶、蒋继轼、吕葆中藏抄本为善。  相似文献   

3.
《舆地纪胜》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地理总志,刊刻于南宋理宗嘉熙四年至景定三年间。今可考该志的宋刻本有2种,即钱曾述古堂藏宋板足本和陆漻佳趣堂藏宋刻本,但皆下落不明;在明代,其主要传本有文渊阁藏“三十册”本、“十八册”本和由“三十册”本衍出的杨慎家抄秘阁本;至清代则有华希闵藏影宋抄本、何元锡藏影宋抄本以及由何元锡藏本衍出的18种传本,其中14种为抄本,4种为刻本。综观《舆地纪胜》的流传,在清嘉庆朝之前不绝如缕,至嘉庆朝及之后则版本众多、流传广泛,授受关系复杂,共同形成了其在历史上的版本流传。今若整理此志,当以精校的道光二十九年惧盈斋刻本或咸丰十年粤雅堂重刻本为底本,辅以今见最早的华希闵藏本,再以其他诸本为补充,当得最佳本。  相似文献   

4.
张九成《横浦集》的著录较晚,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认为今存宋刻本《横浦集》为绍定后翻刻本,但却未提及初刻本。据宋刻本卷一署名和卷末之跋,《横浦集》初为郎晔编刻。本文在全面考证郎晔生平,尤其是在搜集宋人有关《横浦集》和九成作品的言论的基础上,考定《横浦集》初刻于绍兴末至乾道初之间。通过全面搜集宋刻本《横浦集》的讳字和刻工,对照与之刻工重复最多的宝庆元年刻本《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考定宋刻本《横浦集》刊刻于绍定二年或稍后。  相似文献   

5.
《尚书注疏》二十卷,“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明初刻本。半叶八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上鱼尾下刻“尚书疏卷第几”。钤“张鈎衡印”等印记。即《择是居丛书》影刻之底本。张钧衡跋云:“今得天一阁藏八行本,与《礼记》行款同,宋椠宋印,字大悦目,即行覆刻,以贻後学。”张氏所谓《礼记》指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八行本《礼记正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圣散子方",是古代的一个方剂名称,该方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所传,并经他大力提倡,在宋明两代都很流行,还有刊本流传.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就存有一部名为<圣散子方>的医书,已为孤本,一直被认为是北宋刻本,颇受瞩目.如作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的<中医文献学>在介绍现存宋刊本医方书时有"<圣散子方>一卷,北宋本(述古堂旧藏)" ①;<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中医线装书目>在前言中介绍馆藏珍本时,说有"北宋刻<圣散子方>" ②;中医界的权威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亦著录该书为"北宋刻本(题述古堂藏)"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和专著多据此加以著录或介绍,北宋椠本说已被中医界广泛接受.2005年该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封面亦题"据述古堂旧藏宋刻本影印" ④.然而,一些版本学家认为该书具有明嘉靖时期版刻风格,定为北宋刻本尚有疑问.笔者近又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此本为明刻的资料,现予考述.  相似文献   

7.
契丹国志     
又称《契丹志》或《辽志》,是记述契丹族史、辽朝史较早较有系统的一部史书,题名宋叶隆礼撰,实际成书于南宋末至元初。也有学者认为作者叶隆礼为后人假托,但各种版本均相承沿用。现存版本以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题跋元刻本最早,以嘉庆二年(1797年)席世臣校刻的扫叶山房本流传最广。此外还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承恩堂刻本和明清时期抄本、节抄本多种以及民国年间印行的席刻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校点本,是以  相似文献   

8.
《才调集》自南宋刊刻以来,版本甚繁。其源头为南宋陈氏书棚本,明代先后出现孙、钱、焦、赵四家宋抄本,明末又先后出现徐玄佐补录本和沈春泽刻本,冯舒、冯班等人又先后加以校补,直到毛晋重新刊刻,才较为明确地分成两大版本系统。一是汲古阁刊本系统,二是述古堂藏本系统。后一系统又分为两支,一是从述古堂影宋刊本到四部丛刊本,再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十种)》本;一是汪文珍垂云堂刻本。相较而言,垂云堂本可以说是现存最好的《才调集》版本。  相似文献   

9.
《木钟集》为南宋朱熹高弟子陈埴的代表作,“其言纯粹中正,今世学者罕有其比”,《木钟集》是后世读者从朱熹门人角度探究朱子学术思想的重要文献,故有必要对其版本进行考证.元代建阳吴氏友于堂刊本极有可能源自宋版,该本早于明代弘治年高宾重刻元刊本,且明正德年间刘宏毅刻本当自宋元本出.清代《四库全书》抄本源自元刻本,台北藏佚名乌丝...  相似文献   

10.
现存宋刻《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共有三部,但各馆藏地仅各自著录所藏宋本的版本情况,彼此之间对这三部宋刻并没有进行比较。本文通过依据这三部宋刻所编写的古籍版本图录及相关的书目题跋记载,通过分析,得出上海图书馆藏本和原藏北平国图书馆藏本为同一版本,印刷时间不同;曾经傅增湘、沈仲涛收藏的另一部宋本则刊刻在后,不是"监本之第一刻"。另外,《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的刊刻时间也并非在嘉定十六年。  相似文献   

11.
据南京大学藏清刻本《安南志》,结合其他中、越古代文献,《安南志》可能为明代佚名的《交阯志》,后为清人高熊徵增补刊刻。高氏增补是书后,其逐渐在中越两国流传开来。现存的中、越《安南志》诸本可能均为高氏增补《安南志》残本,应综合清刻本《安南志》和标点本《安南志原》来还原《安南志》的原貌。  相似文献   

12.
林杰祥 《文献》2022,(6):180-189
晚明散曲、剧曲选集《乐府遴奇》现有三种版本存世,皆为孤本。日本名古屋大学藏养浩斋刊三卷本,为该书初刻本;四川省图书馆藏崇文堂刊本,为李一氓旧藏,三卷增补一卷,乃据三卷本作删汰增补而成之重编增补本;国家图书馆藏《乐府争奇》,三卷增补一卷,今残存上中二卷,内容与四川省图书馆藏本相同,为其翻刻本。书中存有佚曲共七套,未见其他曲选收录;另存有不少稀见之曲,与其他曲选所录者有颇多异文,可供辑佚、校勘。该书刊行于万历后期,通过其编选特点与版本流变,可以窥见此一时期戏曲选本之编纂存在“求奇”与“尚雅”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3.
今人对现存嘉靖《广西通志》刊刻年代的著录多有失误。通过仔细考订,现存的三个版本中,内阁文库藏本应确定为嘉靖十年初刻本,而非仅嘉靖十年序刊本;国图藏本应定为嘉靖十一年序刊本,而非嘉靖十一年刻本;京都大学藏本的刊刻年代从各方面看应晚于国图本。  相似文献   

14.
史睿 《文献》2004,(2):206-214
岛田翰《汉籍善本考》,原名《古文旧书考》,明治三十七年(1904)东京民友社排印,最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以影印出版.此书主要论述日本所藏中日韩三国古籍的版本源流、流布传播和校勘考释的情况,分为旧钞本、宋椠本、旧刊本、元明清韩刊本四卷,有俞樾《序》和黄绍箕《跋》.  相似文献   

15.
《史记》的刊本很多,宋刻本也不少。关于宋刊本《史记》,各家书目和藏书志,都有所记载。但是,他们记载的,往往只限于他们见到的本子,而对于亡佚的本子,很少提到。这篇文章想对于宋刊本《史记》,无论存佚,都就所见到的材料,简略地记录下来。这篇文章包含五个部份:(一)集解本、(二)集解索隐本、(三)集解索隐正义本、(四)百衲本、(五)伪本。关于现存各本中,宋讳的避缺,以及在文字校勘方面的价值,贺次君先生在他著的《史记书录》中,已经提到,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版本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文解字》今存最早的版本是唐写本《木部》残卷和《口部》残卷,虽存字不多,但所据皆为当时传本中之善本,可校正后传《说文》之误者颇多。北宋大徐本出,除小徐本外,它本《说文》尽快,现存来刻元修大徐木共三种.即王昶藏本、汪中藏本和黄志淳藏本,三本同出一源或互有传承关系,其中以黄志淳藏本为最古。清代依来本刊刻者有孙星衍《平津馆丛书》初刻本、藤花榭本和了少山仿刻宋监本,三本皆有意保留来本原貌,唯丁本作过少许校改,颇精审。宋代另有徐锴《说文解字韵谱》和李焘《说文解字五音韵谱》两种《说文》改编本,后者照录《说文》原释语,更具校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集古文四声韵》为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夏竦所作,是在后周郭忠恕所著《汗简》之后一部集录古文的字书。此书大体以《汗简》为基础,而另外又有所采集,所以比《汗简》字数稍多。《汗简》是按《说文解字》始一终亥五百四十部的部次来排列的,《古文四声韵》则是根据唐本《切韵》分韵来编排的,两者体制不同。 《古文四声韵》通常所见是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新安汪启淑一隅草堂刻本。他是根据毛氏汲古阁所藏的影宋抄本覆刻的。汲古阁抄本卷首夏竦序中阙一百数十字,汪氏据桂馥友人用《永乐大典》校补增入,始成完壁。 现在我们在汪刻本之外,又有了中华书局1983年据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刻配抄本影印的《新集古文四声韵》。这个本子以前没有印过,宋刻部分与抄配部分与汪启淑本完全相同。抄配部分书写之美无与伦比,楷法效欧阳询,古文篆法也极为精致,当出于名手。 《古文四声韵》根据的《切韵》比已知的唐本《切韵》分韵都多。卷一平声上有二十九韵,卷二平声下有三十韵,卷三上声有五十六韵,卷四去声有六十韵,卷五入声有三十五韵,四声共有二百一十韵。我们已知陆法言《切韵》是一百九十三韵,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是一百九十五韵。多严韵上去二声韵,蒋斧本《唐韵》平声比王仁昫书多谆桓  相似文献   

18.
《尔雅》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书。自汉迄于宋,研究《尔雅》最有成就的著作当推晋郭璞的《尔雅注》和宋邢昺的《尔雅疏》。北宋以前,经注与经疏的雕版皆分别单行刊刻,而到南宋始合注疏为一书,《尔雅》正如此。王应麟《玉海》云咸平四年(1001)九月,邢昺上《孝经》、《论语》、《尔雅》正义诸书,十月九日命杭州镂板,是应为《尔雅》单疏本的刊刻之始。 《中国版刻图录》中收录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尔雅》单疏本图版一幅。并附说明曰:“传世《尔雅》单疏宋刻本有三帙。1、黄氏士礼居藏本。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即用此本,  相似文献   

19.
时鹏飞 《文献》2022,(6):25-35
迄今为止,除去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等赝本,流传有绪、信而有征的宋本《曹子建集》,只有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刻本和清《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底本所出的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两种。但是,根据《四库全书考证》所反映《四库全书》底本面貌,以及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明舒贞刻本、明郭云鹏刻本、《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篇目文字等来看,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与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一样,都是明嘉靖郭云鹏刻本伪托。证伪所谓宋嘉定六年本,另外重新比对明活字本、舒贞刻本、郭云鹏本、《四库全书》本等篇目文字异同,不难发现,既有种种说法尽管都十分富有洞见,但是曹植集版本系统仍然有重新梳理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刊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的廖铠本,是明代所刻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合刻本,但自明、清以来版本学界均未说清其所属版本系统。本文以《史记》三家注合刻本流传端绪为线索,从版本形态,文字异同分析入手,并结合对相关《序》歧的考证,论证了廖铠本是南宋黄善夫刊本的忠实翻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