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03,(6):76-76
顿渐之诤和朗达玛灭佛 索南才让在2003年第五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吐蕃佛教研究的两个问题》文章,对顿渐之诤和朗达玛灭佛进行了研究。 文章说,顿渐之诤又称拉萨僧诤、桑耶寺僧诤或印汉僧人辩论。其背景是当时印度和内地唐朝都有僧人前来传法,而吐蕃则采取了兼收并包的政策。引发辩沦的原因表面上看是修炼成佛的方法,是顿悟还是渐悟,事实上其中隐藏了十分复杂的矛盾。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提出了信仰说、政治斗争说、显密说,大小乘佛教之争说等等,藏族史籍中也有不同说法。但文章认为,这次辩论不是简单的两种思想和两种文化的对立,其中深藏着  相似文献   

2.
正2001年,我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落蕃官初探》~①时,搜集了大量吐蕃占领敦煌历史社会的资料。第一次读到戴密微先生的《吐蕃僧诤记》(2),其中的"史料疏义"部分,无论是王锡呈奏赞普的表章、汉族节度使的档案文书,还是肃州刺史刘臣璧答南蕃书,这些原始的历史档案都像小说一样好看。在文字中都展现出了每个人物真实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我们一下子拉回到一千多年前敦煌陷蕃的语境,仿佛在聆听每一个熟人诉说心事。  相似文献   

3.
一 2009年8月19日,是父母亲金婚纪念日。4月12日,我和家人陪同父母到西站拍摄纪念照片。下午5点多,雒鹏来电话,说著名汉学家、法国国家科学院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所长罗端及汉学家徐丹教授莅临兰州,晚上可以一叙。法国汉学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我读过伯希和的《蒙古秘史》,当时正读戴密微的《吐蕃僧诤记》。由于写敦煌题材小说,也对沙畹、马伯乐等汉学家有过了解。现在,他们到兰州,有种故人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张君梅  许外芳 《古籍研究》2001,(3):70-74,134
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自唐初兴起之后,便以其燎原之势遍及南北,六祖慧能以后,标榜为南方宗旨的南宗禅逐渐成为禅法的主流。柳宗元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撰《赐谥大鉴禅师碑并序》称:“其说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然而,曹溪禅之盛行并不表明其他禅法已完全销声匿迹,至少在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还流传着曹溪之外的其他禅法。即便是柳宗元本人,其禅观主要也不来源于当时盛行的禅宗。弄清楚柳宗元的禅观及其渊源,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禅学的全面认识,同时又可从中窥得佛学对柳宗元思想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读史札记"栏目发表的戴伟华《〈使至塞上〉与崔希逸破吐蕃事无关》一文(以下简称"戴文")说,两《唐书》及《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所载,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破吐蕃的时间在开元二十五年(737)二月或三月有误,根据《全唐文》卷352樊衡《河西破蕃贼露布》(下文简称《露布》)这一"极其珍贵"的史料,崔希逸破吐蕃的时间应在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戴文的结论是:"(崔希逸)袭击吐蕃时间不是《通鉴》、两《唐书》所说的二月或三月。旧史所记时间是误读,十二月写为二月或三月,并无深意。据吐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吐蕃大事纪年》为基本材料,分析了吐蕃王室成员的葬礼过程,讨论了王室成员逝世、停厝、剖殓、发丧、入土等仪轨。这些仪轨与PT1042的记载相互佐证,共同勾勒出吐蕃王室成员的葬仪习俗。通过对比汉文正史史料与《吐蕃大事纪年》,纠正了汉文史料中有关吐蕃赞普逝世时间的记载,正史记载吐蕃赞普的逝世时间往往是吐蕃告哀使到达唐廷的时间,如此以来就可以确定松赞干布的逝世时间。  相似文献   

7.
《野马,尘埃》是冯玉雷所著敦煌题材长篇小说,围绕吐蕃历史上著名的佛诤事件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民族政治、军事、宗教、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生活图景。小说以不同寻常的视角,通过对象的并置或分离,将"虚幻"嵌入到作品的细节中,在虚实交织的人物与事件中上演着一出出民族文化史剧。  相似文献   

8.
吴言生,《中国禅学》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著作有"禅学三书"(《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吴言生说禅》等,是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9.
图彦 《中国土族》2021,(2):33-37
2021年注定是在青海文化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一年. 2021年1月9日的《人民日报》刊载了记者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的采访文章《"考古中国"不断探索未知》.在这篇文章中宣布,"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墓发掘出土的印章,属于吐蕃文字,解读为'外甥阿柴王之印'"."阿柴(A-Za)"是吐蕃人对吐谷浑的称呼.吐蕃为了对吐谷浑进行控...  相似文献   

10.
书讯     
藏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电要很好地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于乃昌发表在《中国藏学》1999年第三期上的文章探讨了这个问题。文章说,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吐蕃王朝建立以前的远古文化,吐蕃王朝时的奴隶制文化,吐蕃王朝崩溃到13世纪西藏政府归于...  相似文献   

11.
炳灵寺石窟的开窟年代最早可上溯到《法苑珠林》所记载的"晋泰始年"(265),西秦—北魏时期炳灵寺的名称为"唐述谷仙寺",到唐代时称作灵岩寺或龙兴寺。据专家考证,"炳灵寺"一名出现唐宝应二年(763)以后,这时候正是吐蕃开始控制炳灵寺所在的河州地区,"炳灵"源于吐蕃(藏)语"仙巴本郎"的音译,意为十万弥勒洲。但是一个时期以来,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炳灵寺名称来源的争论,"炳灵"在"十万佛"与"非十万佛"之间争论不休,徘徊不定,这应该是一场十分有意义的争论,此文就这一问题作以阐述,以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2.
隋朝年间,禅宗三祖僧粲继承了二祖慧可的衣钵,广施法雨,普度众生。一天,有位年少僧人前来拜见。少年僧人问:"何者为佛?"僧粲答:"大日如来,六丈金身。"少年僧人问:"如来今在何处?"僧粲答:"天竺灵鹫山。"少年僧人满眼迷茫:"愿师傅指路,怎么去灵鹫山拜谒?"僧粲微笑,伸出食指和中指点了点自己的心,又点了点窗外的山峦说:  相似文献   

13.
传佛教中的供养神,最早最重要的是观音,在观音的诸多身形中,又以十一面观音这一身形传入的为最早,据《西藏王统记》载,当年松赞干布(617-650)为了寻找自己的本尊神,曾派化僧去南印度等地,请来了十一面观音等像,也就是说十一面观音像式至少在7世纪就传入吐蕃作为吐蕃赞普的本尊神受到供养。同样在汉传佛教中,十一面观音经在北周时期就有译经传入,经中也有详细的造像样式描述。但通过实际调查及图像的排比,发现十一面观音像由于传播途径不同,实际上存在两个像式系统,即汉一-日系统和印-藏系统。本以佛教造像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十一面观音像为中心,讨论其流传像式。  相似文献   

14.
闽南佛教界至今仍保留有一种几乎绝迹的特殊佛教派别——香花僧。“明末清初.南少林武僧道宗(万五、达宗),从兴化来铜山(今东山)组织开展‘天地会’活动.此组织以僧侣为业作掩护.取名‘香花僧’.旨在‘反清复明’.闽南香花僧的重要活动地就在东山.而后向闽南和海外衍播发展。何为“香花”?据佛典《大疏演奥钞卷一》,  相似文献   

15.
张骞出使西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进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对后世军乐有很大影响。然从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及宋郑樵《通志略》将其视为两曲的记载看,其时人们已不明该曲名之本意,后世学者亦有不少歧义。"摩诃兜勒"为一由"摩诃"和"兜勒"组成的梵语词,合为"大吐火罗"("大夏")之意。该曲或同西夏王朝《也葛倘兀》曲("大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在明清宫廷中可能依然流传。  相似文献   

16.
《炎黄春秋》2013,(6):93-93
读《炎黄春秋》2012年第4期所载王聿文先生《"七千人大会"五十周年的思考》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涉及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的发言问题。本人研究陈云经济思想已30多年,在此领域出版发表著述逾百万字,故对"王文"此说尤其关注。"王文"涉及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的发言主要有三:之一,"在刘周陈邓的引导下,大会一开始就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在‘反对分散主义,加强集中统一’问题上。这些中央领导人在会议讨论中言辞空前一致。陈云的话说得更直白:‘什么叫计划经济,就是要集中统一。’"之二,"刘周陈邓等中央领导人对地方领导人分散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传统史学的"实录"一词,始见汉代扬雄《法言·重黎》。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复引此词。自班固之后,"实录"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叙史及议史中广为出现。不过,"实录"一词虽始见于汉代,然而"实录"思想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而且有其形成的过程。本文拟对此问题作出讨论。一扬雄《法言·重黎》谈及司马迁时有文:"太史迁,曰:实录。"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曰:"然自刘  相似文献   

18.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是凉州瑞像研究的主要文献,只是因为它充满神话色彩,研究者需要抽丝剥茧,才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据此可以推测6世纪初当地确有造像活动,但是未必发生在"正光"年间。因为这则材料中有关时间的记载都普遍缺乏准确性,在佛教上层精英的眼中,"正光"是佛教僧团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瑞像的无首状态和正光佛教态势契合,因此"正光说"可能也是高僧传经布道的一种权宜方便。  相似文献   

19.
在福建南宋的佛教史上有两名圆悟禅师:肯庵圆悟和枯崖圆悟,而且他们都是多才多艺的高僧。肯庵圆悟善画能诗,与朱熹交往颇深;而枯崖圆悟则被称为"江湖派"诗人且善画,与林希逸交往密切,还编撰了禅宗僧录《枯崖漫录》。《闽书》却把他们二人混同为一人,本文根据史料理清二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从《四部医典》到有泰日记:先人关于青藏的观察与记录古代西藏人在本土自然科学方面的认识,由藏医药先行一步。公元8世纪时,藏族医生编著了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就认识到了人体与自然的关系—有关大小宇宙的朴素科学观。同时记录药用植物209种,并依木本、草本和气味作以分类。发展到18世纪,藏族喇嘛仁增加措和丹增平措采集植物,编著《晶珠草本》,有774种植物被记载和描述。大唐盛世及其之后,由于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由于名僧玄奘取经西行印度,并有《大唐西域记》传之于世,更由于吐蕃铁骑对于中原腹地的深入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