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初以来崇儒、重道的必然结果。《四库全书》的编纂表面上彰显了乾隆时期的文治之盛,实际上是朝廷为了解决朝野、南北学术思想的对立而进行的政治举措。具体而言,乾隆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理学日益固化而江南考据之学却日益盛行,为了消弭南北经学、儒学之差异、分立,朝廷急切需要整顿思想,重新树立中央权威。为此乾隆敕命编纂《四库全书》,以此来整合当时南北、朝野思想之差异,通过重建、统一以经学为核心的学术体系——清学,进而实现对全国尤其是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随着《四库全书》纂修完成并颁行全国,清学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学术范式,由此也赢了江南儒士大夫们对清廷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提及《四库全书》,人们都会想到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因为这部巨型文化丛书是他一手策划并最后定稿的。那么乾隆为什么要编修《四库全书》?这与天一阁又有怎样的关联呢?清代至乾隆朝时,统治已经基本稳固。汉人知识分子迫于朝廷对言论的控制,转向去搞文字训诂、经学考据。乾隆认为康熙、雍正两朝时所编修的《古  相似文献   

3.
以盛世光环载入史册的乾隆朝在文治领域潜伏着重重隐忧。当时朝廷重视经学,而思想上却不认同民间汉学;虽然承袭庙堂理学,却对其内圣外王鲜有心得,并且压制朝野理学的发展。同时,统治者的信仰世界混乱、迷茫。嘉庆朝的经学政策略有调整,重新重视理学,又强调以勤简为政,但总体上缺少新意,无济于事,清中期遂成武功彰显而文治偏失的格局。这也是清朝由盛而衰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修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保存了清代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向来人文鼎盛,文献典籍流传丰富,在《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江苏进呈文献的数量种类在全国各省中位列第一,为《四库全书》的编纂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92·乾隆时期是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时期。乾隆仰仗其雄厚的国力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编纂与整理历史文化典籍的活动,官修书籍达120余种,为历代帝王修书之冠。所涉猎的范围包括经学、数术、小学、音韵、诗文、典章、图志、天象、医学、书画、鉴藏等等,如编修《四库全书》、《华夷译语》、《乾隆版大藏经》,绘制《乾隆十三排地图》、《皇朝礼器图》、《兽谱》、《诗经》及《鸟谱》等。其中《鸟谱》共12册,1~4册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1];5~12册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8册《鸟谱》,除最后一册…  相似文献   

6.
正1994年,中国出版者协会、深圳市南山区政府与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组建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并邀请启功、饶宗颐、程千帆、杨明照、任继愈、李学勤等二十馀位著名学者为学术顾问,正式开始《续修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编委会与学术界、图书馆界紧密结合,历经八年,于2001年完成全书精装1800巨册的出版。《续修四库全书》既补辑清朝乾隆以前有价值而为《四库全书》所未收的的著作,更系统选辑清中期以后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各类代表性著作,共收书5213种,为《四库全书》所收量的一倍半。出  相似文献   

7.
顾志兴 《古今谈》2004,(3):43-50
在谈到文澜阁《四库全书》时,涉及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的事,而《四库全书》的编纂,浙江士人献书最多,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
《浙江方志》2002,280(3):35-35
清雍正朝《浙江通志》是迄今为止浙江省体例最完整的一部省志。全志分541门280卷,《四库总目提要》称该志“视他志体例特善”。此志自清雍正九年(1731)开局编纂,先后四任浙江总督主其事,至雍正十三年(1735)历时五年成书。乾隆元年(仃36),总督曾筠具表进呈朝廷,《四库全书》据此原刊本予以收录。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乾隆谕旨平议(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四库全书总目·卷首》乾隆二十五道谕旨是编纂《四库全书》的指导思想和总纲。因此,对这二十五道谕旨进行一番剖析,可知其编纂《四库全书》的基本目的是始终不脱离其宣杨封建思想、文化,维护封建统治这一宗旨,并因此而使许多典籍惨遭厄运。同时又在客观上使中国文化典籍得到了保存和流传。中肯地评价二十五道谕旨,能了解其某些文化政策和书籍编纂思想,有助于对其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卷帙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自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始,清高宗弘历下令开馆编纂《四库全书》,至四十六年十二月止,第一分《全书》历时九年告竣,并贮于文渊阁。其后,第二、三、四分《全书》又相继于乾隆四十七、八、九年告竣,分贮于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即所谓“北四阁”《全书》,又称“内廷四阁”《全书》。另外,在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弘历又发  相似文献   

11.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认为:魏晋为经学中衰时代,南北朝是经学分立时代,并不能代表这个时期经学的全貌。东汉末年郑学的出现,标志着经学兼容古今而演变的方向。三国时期经学在南方传播,出现了南北互动的新气象。魏晋经学在北方继续传承,并在演变中得到发展。十六国北朝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变夷从夏”,缩小了胡汉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原儒学虽历经丧乱而得以存续,更值得注意的是妇女也参加了经学教学与学术传承。北朝经学继承两汉以来的传统,比较重视考证,而不善于创新。东晋南朝儒学受玄学的影响,清谈之风推动了儒释道的交流,教育格局多样化促进了儒学的玄化。所谓“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出现了南北学风的不同趋势。陆德明撰《经典释文》,由陈入隋入唐,将南学传入北方。颜师古、孔颖达定《五经正义》,亦多从南学。南学终于成为唐朝经学的主流,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2.
法式善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蒙古族学者和诗人。他主持或参与了《熙朝雅颂集》、《四库全书》、《全唐文》、《宫史》、《萝图荟萃》等大型图书的编纂,另有《清秘述闻》、《槐厅载笔》等掌故文献著作,称他是一位文献整理大家并不为过。本文分别从他参与《四库全书》之编纂,整理宋、元、明人别集和补辑《全唐文》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他的文献学贡献。最后,还试着从他重视金石文字和目录学两方面提及到了他的文献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乾隆谕旨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四库全书总目·卷首》乾隆二十五道谕旨是编纂《四库全书》的指导思想和总纲。因此,对这二十五道谕旨进行一番剖析,可知其编纂《四库全书》的基本目的是始终不脱离其宣扬封建思想、文化,维护封建统治这一宗旨,并因此而使许多典籍惨遭厄运。同时又在客观上使基本的中国文化典籍得到了保存和流传。中肯地评价二十五道谕旨,能了解其某些文化政策和书籍编纂思想,有助于对其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乾隆帝诏开四库全书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七年,清高宗下谕续缮三份《四库全书》,分别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这就是《四库全书》江浙三阁,也称南三阁。兹将所见有关文献记载胪列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与文字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中叶,清王朝的统治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方面都进入鼎盛。《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朝文比事业繁荣的突出标志。全书共收录图书3457种,79070眷①,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历史文献,被誉为“我国图书之最”。然而编纂期间,清统治者借查办禁书之机烧毁了大量所谓违禁书籍,总数几与《四库全书》相河。清统治者为达到彻底销毁禁书之目的,还制造了大量的文字狱②。尤其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77-1782)之间,形成清朝文字狱空前绝后的高峰③。本文主要就这五年内与编纂《四库全书》有直接关系的文字狱案进行具体分析,力求以…  相似文献   

16.
杨雨蕾 《文献》2006,(2):183-191
康乾时期被认为是清代经济文化的繁盛期,尤其在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之际,文化活动达到高潮.然而与此相伴的,却是一场禁毁图书的浩劫.朝廷在徵集、编纂图书的同时,查缴、销毁了大批被认为有违纲常伦理、不合义理名教、讥贬满族先世、危及皇朝统治地位的书籍,同时制造了多起触目惊心的文字狱,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所谓"违碍"、"悖逆"的书籍却在那时传入朝鲜半岛,并被保存下来.本文考察传入朝鲜的清代禁毁书(不包括禁毁小说)①的情况,利用清代朝鲜使臣的入华行纪--"燕行录"资料探求它们传入朝鲜的背景、途径,并联系清初期中韩关系作一评说.  相似文献   

17.
一 就确切价值而言,文溯阁只是一座藏书楼,而且二百年只藏了两部书,精确点说只有《四库全书》一部,那部《古今图书集成》只是一个陪衬。然而这却是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主要典籍、历经二百多年兵燹战乱而完好无损的一部硕大无比的书。 乾隆下令编纂《四库全书》的时间是他在位第三十七年的正月,公元纪年是1772年,此时“康乾盛世”已达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至今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古代典籍的渊薮。为编纂这部被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大典,当时纪  相似文献   

19.
成都都江堰市现存的四部旧方志为清乾隆、光绪年问和民国时期编纂。旧方志多由时任地方官吏主持并组织当地文士编纂,有的甚至直接出自于地方官员之手,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和当地的最高学术水准。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寄语     
正本期"理论与思想"栏刊发了两篇关于当代亚洲史学的论文。赵轶峰的《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在回顾朝鲜半岛早期民族主义史学、殖民地史学基础上,梳理了晚近时期英语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文章指出,西方学术界的韩朝历史研究曾受现代性话语、西方中心主义、东方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