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帆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7(1):35-44+132
本文以戏曲史中鲜为人所关注的骨牌灯戏为研究对象,勾连清代宫廷内外相关材料,对民间与宫廷中的骨牌灯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演出形式、唱词、队列变换、人员构成、灯具等方面的对比来分析二者的源、流等问题,尤其是它与节令戏曲等的渊源关系。提出骨牌灯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临海西北大石山区,素有车灯之乡的美誉。大石车灯戏声腔高亢,队形多变,颇具威势,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长期以来深受山区百姓喜爱。大石车灯表演题材以《三国演义》中关羽护送皇嫂出关为代表。150多年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石车灯戏娱人赏  相似文献   

3.
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沈云陔,艺名十岁红。今武汉市新洲区周铺镇沈家大湾人,生于1905年,原是唱灯戏的业余演员出身。直到抗日战争前夕,他仍然履行唱灯戏的旧约。 早年,沈云陔的家乡盛行花鼓戏。每年春节到花朝节,都要作盛大的比赛演出。各村各族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想要在每年的节日演出中能胜对手,便精心培养自己的业余演员。而自幼因家贫当过童工的沈云陔,正好在1918年拜名丑李小安为师学戏,工旦角。春节在家乡唱灯戏中崭露头角,于是被族人选定为培养对象。培养期间的所有费用,均由同族同村的群众共同捐出。不过,…  相似文献   

4.
梁宪华 《文博》2006,(5):91-94
清朝宫廷编撰的戏本大体分为:节令承应戏、承应宴戏、承应开场戏、承应寿戏、承应灯戏、连台本大戏等等。其中连台本大戏是多由钦命词臣根据元明著名剧作家创作的杂剧和传奇改编的,如《劝善金科》、《升平宝筏》、《忠义璇图》、《昭代箫韶》等剧。  相似文献   

5.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黄孝花鼓戏形成初期,仅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俗称“灯戏”,其演员均为农民、手工业者,多属业余自娱性质。后来逐步出现农闲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相似文献   

6.
《旅游》1996,(9)
淄博花灯,源远流长,宋、元,明、清都有记载。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淄博花灯有了更大的发展。淄博花灯种类繁多、各具风格。有龙灯、裙子灯(又叫宫灯)、大角灯、悬络灯、盒子灯、走马灯、草灯、动物灯、灯谜、灯戏、芯子、打铁花等. 芯子,是一种古老珍稀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用铁棍牢牢地插定在类似灯台式的底座上,铁棍上端,高高束站着一个女妞或男童,让他们扮演各种人物。因用铁  相似文献   

7.
仁怀春台戏     
春台戏是流传于贵州省仁怀县喜头区立新、云乐等公社一带的民间地方戏曲剧种。因为当地民间艺人常于春节期间搭台演出,所以叫做春台戏。亦称阳戏,据说是农村习俗,以春为一阳之始,故名。据我们初步调查,春台戏已有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约在清道光年间,当地农民吸收、借鉴、综合了流行于本地的花灯、龙灯、狮灯、端公戏、民歌等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各种艺术之长而加以创造,并逐渐丰富发展,遂成为一个绰约多姿,自成一格的民间剧种。  相似文献   

8.
淮安举行《西游记》国际学术大会纪念吴承恩诞辰500周年暨《西游记》国际学术大会在淮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吴承恩的故乡聚首,共论《西游记》及东方文艺复兴。大会由淮安市吴承恩西游记研究会举办。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杨大生、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曹炳建在会上论述了《西游记》与东方文艺复兴、吴承恩与中华民族复兴、《西游记》与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等关系。南通僮子戏至今仍存在于田野乡间的南通僮子戏是地方濒危剧种。起源于上古时期,盛于唐代,有面具戏、灯戏、哑戏、百戏等多种剧目,唱腔粗犷、通俗,拥有数十万的…  相似文献   

9.
春台戏     
古时,江南农村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为春社。时间大致在旧历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酬神的同时演戏示庆,称为社戏,俗称春台戏。 顾禄《清嘉录》谓:“二三月间,里豪市侠,搭台旷野,醵钱演戏,男女聚观,谓之‘春台戏’,以祈农祥。”蔡云《吴愉》云:“宝炬千家风不寒,香尘十里雨还干。落灯便演春台戏,又引闲人野外看。”  相似文献   

10.
严珺 《神州》2012,(1):66-70
"微薄的身躯,刻画出厚实尊严,小小屏幕,撑起大大一片天……",这是最近华语歌坛某位歌手的最新歌曲——《皮影戏》里的两句歌词,他将中西文化结合音乐上的变化完美地创作出了全新的音乐风格,同时也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一种全新的风貌。"皮影戏"源远流长皮影戏,我们都不陌生,这种在旧时称为"影子戏"或者"灯影戏"的民间戏  相似文献   

11.
李翔  宋运超 《丝绸之路》2012,(20):14-24
当下有幸仍存活在中华文明大系里的原生文化,必将填补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空白。而黔域巫戏,当属此类典型。诸如土家族“毛(人)故事”,彝族“撮挺几”,苗族“古老话”,汉族目连戏(高腔、傀儡、丧堂绕棺、成人大礼)、傀儡巫戏、愿灯巫戏、巫傩愿戏、屯堡人跳神……设若将其置于各民族民俗传承视野中,并以各种综合艺术形式为载体,通过现代媒介主动上传展示,盘活这批巫文化遗产,给当下的心亡(忙)人,提供必要而异样的心灵滋养。更其关键的是,在21世纪以远的世界文明复兴工程中,发挥其绝对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黄梅、湖口县艺人历代同台献艺江西省湖口县马影分社道桥大队海观一村采茶戏老艺人海怀茂,1982年12月1日对我说:我今年73岁(198年),大约在民国12年(192年)开始学戏。我的师傅叫海新魁,湖口县江桥公社梅家后湾人。我学戏时他就有SO多岁,约生于清咸丰5年左右,年青时唱丑角,后来生、旦、净、夫、丑都能唱,他是湖口有名的师傅。据师曾祖说,湖口采茶戏,当时叫黄梅戏,是从湖北黄梅县传来的。因为是黄梅茶山上摘茶唱的戏,就叫采茶戏。我是民国18年(1929年)搭班子唱戏,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大户族玩灯,有钱人家做寿、迎亲、…  相似文献   

13.
熊梅 《巴蜀史志》2012,(5):57-59
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皮影和川北剪纸是川北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川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四朵金花”。它们孕育于川北山乡的文化土壤.同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方个性特征,反映了植根在川北地区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风物民俗、人情世故和审美情趣。保护和传承“四朵金花”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洪军 《大江南北》2022,(5):12-15
1945年5月4日晚,宝应县西安丰镇固晋村村头练兵广场上,十几盏明晃晃的汽油灯高悬在用门板、木料搭起的土台子上空,古装历史话剧《甲申记》正在首演。露天舞台上呈现出的金銮殿富丽堂皇,古战场场景令人眼花缭乱,戏中有歌舞穿插,乐队伴奏。战鼓咚咚,号炮声声,场面恢宏,气度非凡。三个小时的精彩演出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震撼了心灵。演出受到了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5.
读过《中州今古》 2 0 0 1年 6期齐子义先生《漫谈宛梆和翟道三的表演艺术》大作之后 ,禁不住也来杂谈几则有关南阳戏艺成就的浅文 ,或许对有趣于研究中原戏曲艺术的专家、读者有所俾益。申明在先 :笔者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知之甚少 ,只不过是一名业余爱好、探索者 ;虽说在 2 0年前发表过几篇戏曲方面的文章 ,有的还蒙专业期刊刊载 (如《中华戏曲》1987年后刊出的《漫谈河南曲剧》、《汉戏艺术丛读》 ,《戏曲艺术》刊出的《灯下说戏》 ,《南都学坛》刊出的《南阳戏曲繁盛录》以及《郑大学报》、《地方戏艺术》刊出的浅见 ) ,也只能说“…  相似文献   

16.
<正>独山花灯以灯、戏、唱、说兼容的独特风格,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优美的音乐曲调闻名于世。独山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6月,独山花灯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初,独山被评为中国传统文化旅游名城。3月,独山花灯被邀请参加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迅速在欧洲走红,在世界音乐界引起轰动,成为了全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在戏剧圈待了一辈子,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台前台后那点事,天地不宽广,写起东西来也就难免局限。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总不过是戏内戏外戏人戏事。老戏戏戏的,即使自己不烦,别人恐怕也看烦了,所以常常想跳出去写点不是戏的戏。  相似文献   

18.
张同胜 《民俗研究》2006,6(3):164-170
不少学人把张岱的《陶庵梦忆》作为吴越民俗风土的历史记录,这是不无道理的。例如“扬州清明”、“二十四桥风月”、“越俗扫墓”、“绍兴灯景”、“龙山放灯”、“目莲戏”、“闹元宵”、“西湖香市”等都是江南地区明末民俗的历史资料。陈平原在《“都市诗人”张岱的为人与为文》中,就认为张岱“对于民俗文化与都市风情的理解和把握胜过了史书和方志”。林邦钧在《梦醒寻梦-张岱及其小品文》中也认为,“张岱小品的内容十分丰富,殆同一幅全景的明末风俗画”。潘承玉认为《陶庵梦忆》是“史文”,并论证了它的历史性1。其中的《及时雨》一篇…  相似文献   

19.
别有情趣的湘西“龙头蚕灯”○魏荣光新春佳节,湖南省溆浦县龙潭一带热闹非凡,处处都是灯的海洋。这里的彩灯,除各地常见的长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鲤鱼灯和船灯外,还有黄龙灯、姑娘灯、吆喝灯、故事灯和鹅膀子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这些众多的民间彩灯中,人们...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泼寒胡戏张兴胜有唐一代,兼容中西文化,吐纳华风异俗,随着中外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大量的西域风俗也进入中原,成为别具异趣的新兴民俗。泼寒胡戏便是其中之一。泼寒胡戏,又称泼胡王乞寒戏,泼寒戏、乞寒泼胡戏,是唐代一种以“乞寒”为名、泼水欢舞的乐戏。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