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获下来的青稞经过晾筛、脱粒、炒熟等工序后,放入水磨磨成粉,就是藏族人的传统主食了。青稞作为藏族人的主要粮食,千百年来发展出非常多的制作加工方式。最有名的青稞制品或许就是糌粑了,但是还有耐突(青稞粥)、糌突(糌粑糊)等很多有名的藏式面点也是由青稞制成的。其中由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2.
1935年12月28日,三十一位考古学家聚会于匹茨堡,标志着美国考古学会——一个“美国专业的和非专业的考古学者得以表达自己思想”的团体——的创立。1985年5月近两千名考古学者,包括三位学会的创始人在丹佛隆重集会,庆祝学会创建五十周年.《美洲古物》上的一篇回顾文章刊载了这次重要会议,六百三十四位专家的发言、公开演说和一整天的学术讨论会评价了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3.
《清史研究》2016,(4):1-16
近六十年来量化历史研究拓展并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认知,使历史研究向科学靠近。不管哪个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应该保持一致:首先,提出问题和假说;第二,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假说去找数据,或者通过设计实验产生数据;第三,做统计分析、检验假说的真伪,包括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识别因果关系、做因果推断,避免把虚假的相关性看成因果关系;第四,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是证伪了原假说,那原假说为什么错了?如果验证了当初的假说,又是为什么?这里挖掘清楚"因"导致"果"的实际传导机制甚为重要;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文章。传统历史研究在第二至第四步上做的不够完整。所以,量化方法不是要取代传统历史研究,而是对后者的补充。本文通过一些现有成果说明,量化史学不只是"用数据说话",而是通过统计分析,既可令人信服地证明或证伪现有假说,也可以从历史现象中发现全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上月台湾岭南派大师欧豪年先生应邀到华盛顿,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做了两场讲演。讲演隙间,还接受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民俗中心叶娜博士长达4个小时的录像访谈。笔者有幸聆听欧大师的精彩演讲,并全程参加了访谈,现将聆听大师演讲的感受和欧大师访谈印象录出,与读者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说明:从1983年至1990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全国(除台港澳外)各文博单位收藏的古代书画进行了巡回鉴定。作为鉴定组专家成员之一,杨仁恺先生全程参加并做了鉴定笔记60册计17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将于2014年9月出版)。在鉴定工作之余,先生对每日所过目的一些重点作品又写出评论,记于笔记的背页。每条评论短者几十字,长则数百字,表达了对一些书画作品的见解,可视为先生古代书画研究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从笔记中摘出这些评论,稍加整理并标有《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号,陆续刊出,以飨读者。本文为先生于1989年5月参加安徽地区鉴定工作时所记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6.
广州应遵循什么样的文化进步的路线,才能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一理念付之于实践,将广州建设成世界文化名城?鉴古知今,要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广州以往走过的文化道路谈起.  相似文献   

7.
生活在国外的中国人统称为华侨,韩国华侨的定居已愈一世纪,这百年来的发展若与东南亚各地及其他国家的侨区比较,人口及住在国的经济对比虽微不足道,但生活在韩国社会的华侨的活动,却有其独特的风格。随着韩国近百年来国家社会的变迁,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霜,迄今人数虽少但仍维持着中华文化,并以身为华人而骄傲。现在韩国华侨的人口为22192人,散居于各地的大城小镇,分辖于51个侨区的华侨协会,由汉城近八千人的大侨区,到只有十几人的小侨区,华侨中学4所(包括初中三年及高中三年的课程),29所小学,一所幼稚园,学制与国内相同,学…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2月15日,素有"刘半尺""神眼"之称的刘光启先生在天津逝世,永远地离开了他衷爱的书画鉴定事业,享年87岁。刘光启先生奔波大半生,日日与书画为伴,直到去世前仍沉迷于书画之中。这首自书《八七述怀》,可谓其一生的真实写照:退休难得事更忙,八七老人不寻常。曾斥白专成一笑,书画典籍仍满床。勤奋好学一辈子的坚守终成鉴定大家刘光启先生于1932年生于河北省冀县,13岁即到北京琉璃厂当学徒,出师后到天津金石山房书画店工作。少年时为生计所迫,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在成长中,  相似文献   

9.
那荣利  戴立强 《收藏家》2014,(12):73-79
<正>64.任颐《凭栏赏荷图轴》(纸,色)浙4-200壬申(同治十一年,1872年,33岁)冬十月于海上。代表作。极精!惜不知肖像为谁。任颐作画,兼擅诸科,基本功特深。平时所见诸作,多应酬之品,不可据为评定其技巧之依据。此公尤擅肖像画,为吴昌硕所绘数帧,惟妙惟肖,堪称高手,不亚于清初之曾波臣(鲸)。今又见其《凭栏赏荷图》,肖像画全身,工笔双钩写荷塘栏杆,全幅气韵浑为一体,神情如生。线描刚劲而流畅,  相似文献   

10.
11.
那荣利  戴立强 《收藏家》2014,(10):62-69
<正>说明:1983年至1990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全国(除台港澳)各文博单位收藏的古代书画进行了巡回鉴定。作为鉴定组专家成员之一,杨仁恺先生参加了全过程并做了鉴定笔记60册计17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将于2014年10月出版)。在鉴定工作之余,先生对每日所过目的一些重点作品又写出评论,记于笔记的背页。每条评论短者几十字,长则数百字,表达了对一些书画作品的见解,可视为先生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从笔记中摘出这些评论,稍加整理,按时代编排,并标出《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号。本文为先生1987年3月至5月在浙江地区鉴定时所记。  相似文献   

12.
下雨的时候,数百万骑自行车的行人穿上了黄色、蓝色或红色的雨披,整座城市被柔软、湿润的色彩淹没。街道变成了镜子,映照出路边梧桐树闪着微光的模样——我想,第一次来上海的最佳时机可能莫过于此吧。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08,(3):86-86
书画鉴定家、博物馆学家,辽宁省文史馆名誉馆长、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2008年1月31日在沈阳逝世。  相似文献   

14.
丁玲 《风景名胜》2021,(5):0367-0367
环境问题如今已经成了世界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更是时时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关于大气污染的防治被联合国列为首要任务。中国在周恩来总理的大力促使下,开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至今已有 48 年的防治历史。在各国经济都基本呈上升趋势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大气污染与防治的过去及现在,并就未来关于大气污染与防治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古今谈》2008,(4)
许竹楼(1908—2005),浙江杭州人,原籍广东番禺。自幼爱好绘画,早年曾受吴昌硕指点,青年时与著名画家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高剑父等共研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作品先后在上海、北京、日本东京、法国马赛等地展出。创作师古人,师自然,师能者。画路既宽且敏捷,擅长花鸟,又工山水,兼画人物。笔墨劲健,秀雅俊逸,尤以画鹰见长,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6.
44.吴伟《谈道图卷》(绢,墨)津70078 江夏吴伟拜画款。人物白描,树石亦佳。精!拖尾铁保乌丝栏小楷书《黄庭经》。 吴伟画多大写意,细笔白描作品少(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各藏白描一两件外,概不多觏)。  相似文献   

17.
那荣利  戴立强 《收藏家》2014,(11):50-58
26.万寿祺《秋江别思图卷》(纸,墨)浙1-207 万氏画上长题。程瑶田七十三岁两长跋,费念慈、张穆、李恩庆等多人跋。明末清初多有志之士,顾炎武、万寿祺诸人乃其中之佼佼者。 今观浙江省博物馆所藏万寿祺为送别顾炎武所作之《秋江别思图》,画江岸远山,笔简意深,用枯笔皴擦,与程正揆、戴本孝取法接近,与万氏本来面目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8.
97.杨文骢《山水图卷》(纸,墨)津2-058己卯(崇祯十二年,1639年,44岁)春日,范我词兄上款。枯笔。近垢道人。明末画中九友中之杨文骢,能诗文,兼长书画,惟绘画传世不多,且皆草草之笔,或以画石为题材,文人画气味殊为浓郁。今见其作于崇祯十二年春日《山水图》一卷,水墨枯笔描绘,相当花费功夫。此卷画风与垢道人近,然名款却为杨氏,无作伪嫌疑,或系同时人相互影响所致欤?书以待考。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4,(5)
<正>说明:从1983年至1990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全国(除台港澳外)各文博单位收藏的古代书画进行了巡回鉴定。作为鉴定组专家成员之一,杨仁恺先生全程参加并做了鉴定笔记60册计17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将于2014年9月出版)。在鉴定工作之余,先生对每日所过目的一些重点作品又写出评论,记于笔记的背页。每条评论短者几十字,长则数百字,表达了对一些书画作品的见解,可视为先生古代书画研究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从笔记中摘出这些评论,稍加整理并标有《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编号,陆续刊出,以飨读者。本文为先生于1989年5月参加安徽地区鉴定工作时所记的整理稿。  相似文献   

20.
说明:从1983年至1990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全国(除台港澳外)各文博单位收藏的古代书画进行了巡回鉴定。作为鉴定组专家成员之一,杨仁恺先生全程参加并做了鉴定笔记60册计17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将于2014年9月出版)。在鉴定工作之余,先生对每日所过目的一些重点作品又写出评论,记于笔记的背页。每条评论短者几十字,长则数百字,表达了对一些书画作品的见解,可视为先生古代书画研究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从笔记中摘出这些评论,稍加整理并标出各作品在《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中的编号。本文为先生于1987年10月至12月在天津地区鉴定工作时所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