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地理学的研究成为城市地理学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2015年12月1日工作日涵盖所有交通出行方式的手机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回转半径、网络分析等方法,分别从市域、中心城区、就业集聚区三个空间尺度分析北京城市女性职住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尺度影响女性职住关系特征,大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女性职住关系特征不显著;与工作在中心城区的女性相比,郊区女性的职住地联系较紧密;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且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工作地对女性就业者的吸引力更大。从工作地的角度探究女性职住关系特征,丰富了城市社会地理学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其研究结果为人性化城市空间建构和设施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胡娟  朱丽霞  罗静 《人文地理》2014,29(3):76-82
基于武汉市统计年鉴和2011年的问卷调查,利用ArcGIS工具,采用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构建总量职住比、独立系数、外出通勤率和外来通勤率的综合职住指标体系,对武汉市职住空间特征和职住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以向心城镇化发展为主,人口和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内;城市居住以中央活动区为中心呈现出向外居住用地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就业表现出向心集聚的单中心结构,次级就业中心还未形成,但就业聚集区开始向外扩散;虽然武汉市具有形成多中心结构的地理基础,但当前单中心城市结构特征明显;城市通勤以步行和传统公共交通为主,大多组团通勤都发生在邻近组团内;主城区职住失衡状况不明显;新城组群独立性较强,与中心城区联系松散。  相似文献   

3.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就业-居住空间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在界定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的基础上,评价北京都市区的就业与居住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就业-居住分离是当今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长春市活动空间特征与社区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时空行为成为透视城市空间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研究长春市活动空间及其社区分异,轮廓性的揭示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和消费休闲空间的分布规律,从人地互动的过程与格局的视角认识城市空间。研究发现,居住活动对中心城区依赖明显高于就业和消费休闲活动,就业活动呈现多中心连片发展格局,近郊的欧亚卖场和郊区的净月潭成为人们消费休闲活动的重要选择。就业-居住距离和消费休闲-居住距离的社区分异显著,折射出三类活动空间关系复杂,由此感知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和社会空间结构。通过对社区分异的空间聚类分析明晰各地域自身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长春的空间调整优化和居民行为引导提出建议,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是指城市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社会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职住空间关系研究学派、职住空间平衡和城市通勤、居住选择和居住空间分异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认为国内相关研究应注重社会调查,加强个体层面的研究,从体制转型和个体社会经济特征等角度寻求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其演化的形成机制,并注重特殊群体,如外来人口、城市贫困人口和原单位制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住空间关系和社会空间后果研究。  相似文献   

6.
空间错位理论研究进展与方法论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错位理论是西方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引发了大量关注弱势群体居住和就业空间机会的实证研究。近年来中国城市快速空间重构背景下的职住分离现象也引起学者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空间错位假设的提出背景、基本假设和主要实证研究结论,重点评述了近年来美国空间错位实证研究的方法论进展及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空间错位理论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源数据的兰州市主城区城市职住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录仓  常飞 《人文地理》2020,35(3):65-75
随着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职住分离”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急需对新的职住关系进行检视。职住关系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锁定居住地、工作地,以及居民如何在居住地-工作地之间位移、居住-就业的空间匹配关系。论文以百度POI大数据和热力图为支撑,辅助问卷调查,结合兰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综合应用职住比模型和最近距离等分析方法,多尺度刻画了兰州市主城区的职住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兰州市职住关系总体处于平衡状态,职住平衡型占99.40%,居住倾向型和就业倾向型分别仅占0.12%和0.48%。从城市核心区到边缘区,职住失衡逐渐加重。职住平衡更多地体现在单位型社区上,失衡主要由商业型社区引致。在街道尺度上,职住关系差异明显,绝大多数街道处于职住平衡状态。城市核心区街道以“就业倾向型”为主;边缘区街道表现为“居住倾向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是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有必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本文从理论基础、方法论、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回顾了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述评与展望。研究首先厘清了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通勤行为、就业可达性测度等方面总结了职住关系测度的方法论,并对居住-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国内外职住关系研究内容进行比较与述评,并展望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王林  杨棽 《人文地理》2021,36(5):101-110
近年来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成效显著,住房困难人群安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其乐业与否也逐步受到关注。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选取网络公示配租数据,探讨2015—2020年公租房配租居民就业空间分布以及职住分离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公租房居民就业少量分散于地铁站点以及公租房小区附近,多数居民就业分布在内外以内,呈中心大集聚、边缘小分散态势。②2015—2020年就业集聚于内环以内的态势未发生改变,局部变化受到了城市发展布局与配租数量的影响。③公租房居民通勤平均直线距离在14—17 km之间,距离经历小幅下降后持续上涨,居民内部分化明显,部分人群距离超过30 km,面临愈趋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④居民职住分离程度在个体和社区层面上具有差异性,区位条件好的公租房小区居民职住分离程度较低,男性和收入较高的居民分离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在界定港口后勤功能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选择不同价值链环节上的港航服务企业为港口后勤要素,通过分析2002-2018年港口后勤要素结构变化和空间演替,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尺度阐释长三角地区港口后勤功能转型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及各城市的港口后勤功能均在不断优化,大型港口城市的转型态势较中小型港口城市更显著;不同城市后勤要素的增速不同,中心城市上海的高端要素增长显著快于其他城市,其他城市在中低端要素增速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3类后勤要素的增速存在明显差异,中高端要素的增速远大于低端要素,且空间分布上较低端要素更集中;区位和行业特性共同导致港口后勤要素在不同尺度上的集散特征也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职住空间组织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空间匹配关系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城市运行的低碳性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并从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大量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大多区位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就业中心,导致低收入人群的通勤成本上升,进而对其就业和收入产生影响。本研究以昆明市为样本城市,选取廉租房、公租房和经适房3类保障性住区,利用通勤距离、通勤时间、通勤方式、工作地点等指标,从居住-就业空间匹配角度,揭示保障性住区居民就业空间特征;并通过建立包含空间虚拟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揭示了保障性住区居民就业空间特征对其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2001-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探讨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存在就业密度下降、集聚程度不强、制造业占绝对地位、服务业郊区化等现象,而规划和市场是推动其演变的主要力量,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将呈现以下的演变趋势:(1)从"带状组团式"向"网状组团式"转变;(2)制造业转型导致就业规模缩减;(3)服务业郊区化促进中心外围组团发展;(4)高端服务业集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依据沈阳市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和市辖县(市)等尺度分析其劳动力结构和行业结构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沈阳市劳动力从原有的就业空间向新就业空间转移,郊区化现象明显,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出现郊区化现象,转移的主要地区为城市近郊区;而人口和工业的郊迁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人口、工业以及就业郊迁对沈阳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作用,导致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发生重构。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区就业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波  甄峰 《人文地理》2011,26(4):58-65
本文采取就业密度分析方法,对南京市区就业空间布局进行实证研究。在南京市区现有11个区的基础上将南京市区划分为159个研究单元。依据2005年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区县层面"分行业就业数据,以及2006年南京市用地现状图,修正匹配得到各个研究单元制造业、服务业、商业金融业及总的就业密度值。并运用Arcgis软件对就业密度值进行核密度分析以及3D模拟,分析南京市区制造业、服务业以及总就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原因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地理编码数据分析了北京市就业密度变化特征,并对就业中心功能进行了分析。北京市就业中心整体上仍呈现单中心格局特征,多中心格局虽有显现但并不明显。本文共识别出中关村片区、金融街片区和CDB片区等三个就业中心片区和上地、首都机场、曙光街道等十二个就业次中心。依据专业行业就业人口数量指标、区位熵指标,就业人口占同行业比例指标,将北京市就业中心分为7种类型,即大型企业集聚型就业中心、临空经济集聚型就业中心、制造业集聚型就业中心、批发零售集聚型就业中心、商务商业集聚型就业中心、金融集聚型就业中心、科研教育集聚型就业中心。传统就业中心因集聚效益、集群效应和锁定效应使范围进一步扩大,密度显著提高,中心功能也日益复杂,细分行业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王慧  吴晓  郑浩 《人文地理》2014,29(5):31-39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以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运用集聚指数、空间网络关联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空间拟合等方法,围绕着"流动人口-城市人口"之间的"局部-整体"关系,从就业集聚分区、就业网络分析和就业中心识别三方面比较和解析"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空间集聚性同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