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又到一年的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二是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闻一多先生持此种观点;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信仰;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其实,端午节可能不是单一起源,其风俗形成是南北风  相似文献   

2.
岁岁端午,年年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是炎黄子孙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挂艾蒿、吃粽子、佩香囊、饮雄黄酒、赛龙舟……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市民过端午节,既完好地保持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又融入浓厚的现代气息,举城狂欢,气氛热烈似胜过除夕,别有一派民风。[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王远昌 《旅游》2007,(7):84-89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炎黄子孙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挂艾蒿、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然而,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市民过端午节却是中西合璧。20年来,既完好地保持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又融入了西方圣诞等节日的“狂热”,整夜不眠,举城狂欢,胜过除夕,别有一派民风。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华埠华区,绝无仅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     
《文史月刊》2011,(6):2-F0002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相似文献   

5.
《风景名胜》2010,(7):24-27
名词解释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大众所认可的说法是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6.
岁岁端午,今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炎黄子孙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挂艾蒿、吃粽子、佩香囊、赛龙舟……然而,在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市民过端午节却是中西合璧。20年来,既完好地保持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又融入了西方圣诞等节日的“狂热”,如除夕一样整夜不眠,举城狂欢,胜过除夕,气氛热烈别有一派民风。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华埠华区,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7.
正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传说女蜗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农历七月  相似文献   

8.
《旅游》1997,(6)
夏季旅游节庆集锦北京大兴西瓜节时间:6月——7月地点:北京大兴县活动内容:参观瓜田、品尝西瓜,观看民俗文艺表演,到农家做客。岳阳国际龙舟节时间:6月10日——14日地点:湖南省岳阳市南湖活动内容: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各地都有赛龙...  相似文献   

9.
端午节来了!     
长英 《文史月刊》2011,(5):37-3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以及许多亚洲国家传统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大致相似的。  相似文献   

10.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农时节日,其中的节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都与端午所处的特殊季节有关。但是,中国的端午节随着下南洋的华人传到南洋地区之后,尽管南洋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与大陆大不相同,南洋的华人仍沿袭了在汉历五月初五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的习俗,对于南洋的华人而言,端午节成为保持民族记忆、强化与故土的文化纽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沅湘江一带五月初五包粽子的习俗传到肃州后融了肃州当地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形成了肃州特有的端午文化和民风民俗。肃州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米糕,喝雄黄酒,洒雄黄水外,尚有许多本地习俗。  相似文献   

12.
正杭州西溪龙舟文化节是由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举办的以龙舟竞渡为主题的文化生态休闲娱乐活动。在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推动下,西溪龙舟文化节已经逐渐成为杭州人过端午的一项新风俗。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除了包粽子、佩香囊、挂上艾草招福驱邪……这些固有的风俗外,杭州人过端午节还有一个特别的节庆内容,那就是去西溪湿地赶一趟龙舟文化节。西溪湿地的水道纵横、水  相似文献   

13.
漫话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天中节、浴兰令节、女儿节、端阳节、蒲节、千秋节、地胜节、午节、重午、端五、重五等等。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名称最多、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一个节日。端午节每个名称都有它的来历。天中节在吴自牧写的《梦梁录》里说道“五月五日天中节”。浴兰令节在《梦梁录》中曾记述:“仲夏一日,禁中宰执以下公服罗衫。五日重五节,又曰浴兰令节。”女儿节相传汉朝时有位著名的孝女名叫曹娥,在她14岁时,因父溺死于今日浙江省境内的一条江中,尸体沉没于江底,她沿江号哭七日,在极其悲痛的情况下,于农历五月初五日投江而死,其尸负父尸而出。当地人为了永远纪念她,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便把此江命名为曹娥江,并立碑纪之,把曹娥死的这天,定为女儿节。端阳节据《月令广义》载:“五月初五端阳节。”由于“午”时,正值烈日当空,阳光灿烂,故名为“端阳”。蒲节《幼学句解》称“端午是为蒲节”。昔日端午节用菖蒲泛酒以辟毒,故云蒲节。千秋节在洪迈《容斋随笔》卷一述:“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另据宋瞡《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午节按照农历以地支纪月的方式: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  相似文献   

14.
《文史博览》2008,(6):34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  相似文献   

1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因为“五”与“午”同音,“端”有“初始”之意,故自古以来习惯称端午节。端午节在我国南北方的意义各有差异,北方是为纪念介子推,南方为了纪念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陈临等说法。五月初五是夏至刚过正进入炎夏之时,也是各种疾病传播,雷电、水旱、虫蛇、野兽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季节。  相似文献   

16.
诱人的棕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个热闹而又难忘的日子。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端午节,在这天回到了龙的传人的怀抱。伴随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东方巨龙的子孙们开始尽情地以节日的独特方式欢度“端午”。人们身挂香袋,头上或家中插上菖蒲或艾叶,观赏那扣人心弦的龙舟赛会,或者参加那精彩纷呈的斗百草游戏。在这当中,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吃那诱人的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已成国人习俗,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龙舟赛会可以不看,斗百草之戏可以不参加,雄黄酒可以不喝,但粽子不可不吃。当吃着那可口的粽子之时,我们可曾想过端午节缘何吃粽子,粽子是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7.
《神州民俗》2010,(5):60-64
端午漫话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又叫端五节、重午节、端阳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传统三大节日。端,开始的意思,“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就是午月,所以初五也叫“端午”。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也就是“端五”了。因为在农历中,五月的别名称“午月”,  相似文献   

18.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在青海,端午节有蒸三角花卷的习俗.这三角馍馍,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青海高原没大米,不包粽子,三角馍馍是仿粽子形式做的,其意仍是投汨罗江,让鱼鳖虾蟹吃米粽而不要吃屈原的肉.这风俗是因大部汉人从南方西迁带来的. 正月十五元宵节送火把、越跳火堆儿和五月端阳各家各户插杨柳的习俗,据说是关公留下的.  相似文献   

19.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演变成纪念屈原的特定日子。屈原大约于公元前278年的一个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为了不忘屈原的诗魂、国魂、民族魂,中国大地历古以来在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  相似文献   

20.
《神州》2014,(19)
<正>"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因为品行高洁,热爱自己的故国,九死而不悔,投江殉国,为后人敬重。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当然,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东南亚多国都有端午节庆活动的习俗。韩国的端午节主要是祈愿谷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