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帕拉朝在吸收湿婆和文殊等造型元素的基础上,创造了狮子吼观音,用于供密教修行者忏悔、冥想和治病,藏地引入后随之改造为藏传佛教式样。元代藏地狮子吼观音传入汉文化地区,与唐宋以来跏趺坐、游戏坐观音结合形成汉传佛教式样,进而促成三大士像且与之并行发展,表述以救济众生为核心的菩萨行思想,成为颇具汉地元明清时代风貌的造像形式。  相似文献   

2.
邢继柱 《收藏家》2011,(10):49-54
东北印度曾是一个高度佛教化的地区,印度各地佛教徒也曾奔赴此地取经学道,因此该地区融入了由各地怫教徒带人的文化艺术。印度佛教在12世纪中叶被回教消灭,帕拉佛教造像也随着帕拉王朝的毁灭而终结。  相似文献   

3.
《湖南文史》2012,(2):32-32
今日我们所见到的菩萨像几乎全部是柔眉善目、面容慈祥的女性形象,但在佛教经典中菩萨多被记录为男性出身。如文殊菩萨是合卫国婆罗门大长者之子,观世音菩萨曾被描写为“勇猛丈夫”,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也以菩萨为号。  相似文献   

4.
石窑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石窑村北,由两窟组成,时代为北宋晚期至金初期。造像题材主要有文殊、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十王像,释迦涅槃图、佛塔,十六罗汉像等四种陕北地区常见的石窟造像组合,反映了战乱时期民众祈望借助神佛的法力来结束战乱,恢复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心愿,为研究宋金时期佛教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与艺术的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菩萨是印度梵文“菩提萨”的略称。“菩提”汉译是“觉悟”。“萨”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情感的动物)。用大乘佛教的理论说,凡是立志修行、求得觉悟的众生都可以称为菩萨。敦煌壁画、彩塑中的菩萨像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但按佛教理论,依据菩萨的地位和职能,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觉悟将等同于佛陀的觉悟。在没有成佛前,常侍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每位佛陀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壁画上经常画的是“八大胁侍菩萨”,即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  相似文献   

6.
名号文殊菩萨(Majusri),全称“文殊师利”,又译作“曼珠室利”。文殊是外来语,因文殊为“妙”意,“师利”为“首”、“德”、“吉”等意,故亦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藏语称“江白央”。在佛教中文殊被视为智慧之神。文殊通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  相似文献   

7.
金申 《文博》2006,(4):4-9
1986年在银川市新华东街出土了七尊窖藏青铜鎏金佛像,这些佛像尺寸高大,做工精美,甚可重视,关于这批佛像的名称和时代,吴峰云有论文发表。名称为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韦驮天王、护世天王以及寒山、拾得像。  相似文献   

8.
王玲秀 《丝绸之路》2010,(12):26-29
文殊信仰是佛教中的重要信仰之一。炳灵寺石窟各历史时期的洞窟中,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石窟中文殊题材更是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清晰的脉络完整地折射出了文殊信仰从印度到中国,继而又从中国到印度的长期演绎、发展、传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丘桓兴 《旅游》2004,(6):28-39
在中国的各大名山中,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曾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曾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故称之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相似文献   

10.
中国除了五岳名山之外,应有五大佛教名山。现存文献中,仅有四大名山四大道场,即东有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西有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北有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中有安徽九华山(金地藏菩萨道场)。南方佛教名山与弥勒菩萨道场一向没有定论。本文试图揭开这一谜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的佛教历史峨眉山佛教历史悠久,公元一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峨眉山;西晋和南北朝为峨眉山佛教奠基阶段;唐朝,峨眉山佛教初具规模,为佛教名山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两宋时期,是峨眉山佛教的发展阶段;延至明清达到鼎盛。普贤菩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南华诞活动     
南华禅寺是中国佛教的著名寺院之一,位于曲江区东南郊6公里处的曹溪之畔。南华禅寺始创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时有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率弟子航海来华,朝礼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先至广州,然后沿北江而上,途经曹溪口时,“掬水饮之,香美异常”,知其上必有胜地,遂追本溯源至曹溪,四顾山水奇秀,叹日:“宛如西天宝林也,堪为沙门修道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教造像碑表现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题材的极为罕见。此碑选取了唐僧取经的民间神话传说作为雕刻题材,表现了明清时期民俗文化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碑中观音、文殊、普贤和地藏四大菩萨及弥勒佛的化身布袋和尚同时出现,反映了明清时期佛教信仰的主流意识和佛教中国化与世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文物世界》2012,(1):2+83-84
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她以文殊菩萨道场位居榜首。五峰环抱的“华北屋脊”上,巍然矗立的白塔,泽被苍生;鳞次栉比的殿宇,香烟不断。这里既有大气磅礴的自然风光,又有精美绝伦的古建遗存,还有浓郁神秘的佛国气息。  相似文献   

17.
格桑益西 《西藏人文地理》2006,(3):138-142,144-149
佛教密乘事部三怙主,简称三怙主,藏语称“日松贡布”,即佛部文殊、莲花部观世音、金刚部金刚手三尊菩萨的合称,表大智、大悲、大力,为佛教密乘行者人人必修的法门,尤为藏传佛教所尊崇,故有“唯诸佛文慧文殊,慈悲本体圣观音,威力自在密部主,敬礼至圣三依怙”的礼赞。  相似文献   

18.
梵宗楼位于故宫雨花阁一区的西北角,是紫禁城中的佛堂之一。梵宗楼为"雅曼达噶坛",是祭祀大威德的坛场。一层主像是文殊菩萨铜像,为轮王游戏坐姿,姿态放松自然,左手按台座,右肘搭在右膝上,面容微怒。此文殊像体量巨大,制作精良,造型在清宫的文殊像中极为少见。作者从风格和图像学两方面,分析了这尊像的身份与特征,尝试探析其出现于皇家佛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恒 《文物世界》2004,(4):13-16
菩萨,全名为菩提萨锤(Bodhisattra)。梵语菩提,意为觉悟,萨堙意为众生,以示既能自觉本性,又能普渡众生。这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菩萨形象在宣扬大乘佛教的美术雕刻和绘画中,不仅数量大而且表现出装饰上(包括服饰和佩饰)的丰富多彩。在佛教中,菩萨是被崇拜和歌颂对象,但其地位又不及佛陀,是与世俗社会更加接近的人物。因而,人们在塑造他们时,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法镜寺石窟是陇南市境内开凿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石窟之一。现存24个窟、可见造像(含残骸)19身,清康熙、雍正年间碑3通。石窟始凿于北魏中晚期,其开凿与古代少数民族活动有某种联系,或与仇池国有关。法镜寺自古佛教活动兴盛,石窟所在的石堡乡"五台山"之名当是在崇拜文殊菩萨、渴求巡礼五台山的背景下产生的。而法镜寺的中心柱窟则体现出佛教石窟艺术由印度风格向中国风格的转变、石窟开凿的大体年代,北方丝绸之路和陇蜀祁山古道对于佛教及其石窟艺术传播的重要性。法镜寺石窟保护现状堪忧,建议有关部门进行修复、保护、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