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乐器有琴、筝、箜篌、钟、磬、鼓、琵琶、箫、笙、笳等,论问世之早,琴可能是最古老的。而在众乐器中,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所谓"八音(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之中,唯絃为最,而琴为之首"(桓谭《新论》)。而琴之用,则与君王治身治国有关。故古有琴制始于伏羲而成于黄帝、琴音调而天下治之说。蔡邕《琴操》即谓"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桓谭《新论》有谓"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于是始削  相似文献   

2.
徐续 《岭南文史》2011,(3):66-66
我国作琴从伏羲始,蔡邕《琴操》曰:“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其后,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  相似文献   

3.
王莉 《收藏家》2020,(10):41-45
裴铁侠(1884~1950),四川成都人,民国时期重要的川派代表琴人,先后成立了"律和琴社""岷明琴社",并有琴学论著《沙堰琴编》《琴余》等传世。裴铁侠酷爱古琴收藏,稍有积蓄便四处寻访,倾其所有购买名琴(1)。所藏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琴,约30余张(2)。大小雷琴最为珍爱,曾仿制大雷琴,其琴室即为"双雷琴斋"(简称"双雷斋")。  相似文献   

4.
百衲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世的七弦琴中,有一种琴叫作“百衲琴”。仅从它的形式、漆色、断纹、声音而论,它并没有什么异乎寻常的特点,但从龙池凤沼向腹内看去,就会发现这种琴的木材是用若干小块木材拼合而成的。这种用特殊手法制成的琴,《琴史》上就称之为“百衲琴”。  相似文献   

5.
《谿山琴况》约成於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因为内容以二十四则文字对古琴进行评点,因此又被称为《二十四琴况》。三百多年以来,《琴况》一直被视为集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为琴人所尊崇。然而,《琴况》的来源是否与《二十四诗品》存在关系呢?学界论说莫衷一是。有鑑及此,本文结合近十余年学术界关於《二十四诗品》之研究成果,配合《琴况》的撰写时间、内容文字等进行考述,以求釐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陈琏(1370-1454年),字廷器,别号琴轩,广东东莞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举人[1],历任:桂林府儒学教授、国子监助教、许州知州、滁州知州、扬州知府、四川按察使、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兼国子监祭酒,以南京礼部左侍郎致仕。还数度出任乡试及会试考官。他"徳行淳懿,文词典重",是明代初期典型的文官。一生著述颇丰,其《琴轩集》还是岭南明代初期的重要文集。关于《琴轩集》,杨宝霖先生考称:"《琴轩  相似文献   

7.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记载的是成王和周公作的儆毖之诗。由于该篇语言古朴,而且有些文字的释读存在分歧,因此很多地方不容易理解。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中成王、周公所作九首诗中的第三首、第五首、第六首、第八首、第九首从断句、释读等方面做了补释和疏通,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该篇的文本整理工作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听到传说,旅顺博物馆藏有一张唐斲“春雷”琴,六十年代初曾送至北京,请当时的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查阜西氏鉴定过,他确认是唐代制品。唐“春雷”琴是古琴中的一件重器,相传为北宋宣和百琴堂所藏,在元人周密的《云烟过眼录》中著录过,被后人视为“最著名之古琴与最著名大家所制之琴。”而旅顺的这张“春雷’’是否就是那一张?前年有机会在旅顺看到了这张唐琴“春  相似文献   

9.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一张仲尼式琴,造型古朴,断纹多样。龙池内朱书楷体八字:"绍兴三年马希仁制。"后髹黑漆,在红外摄影下,琴名与篆印显现。琴背项部四字草书琴名:"万壑松风。"龙池与雁足间方形篆印:"御书之宝。"以形制、用材、工艺、断纹、腹款等判断,"万壑松风"琴应为南宋制作。南宋"万壑松风"琴的发现,打破已有定式,证明"马希仁制"琴横跨两宋,并为马希仁的生平增加了一条重要的解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永乐琴书集成》二十卷精抄孤本的真伪问题,学界有针锋相对的观点。张允亮认为该书系明成祖敕撰,明内府朱丝栏写本;查阜西认为该书系明季书商抄袭万历年间刊行的《琴书大全》,冒充内府写本的伪作。本文试从内容和版本两个角度来考察这部写本,证明《永乐琴书集成》确系明内府写本,自乾隆廿四年(1759)三月由侍卫那尔泰买到庋于昭仁殿,就屡经御览,保存了《永乐大典》中宋元琴论的全部内容,堪称中古时代琴学的渊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周公摄政称王问题,古代经学家多有争辩,近代以来学者也有不少分歧,至今仍是经学史和先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中有《周公之琴舞》一篇,经考证是周成王嗣位朝庙的乐诗,且作于周武王的丧礼后、周公摄政之前的周成王嗣位朝庙典礼上。考察清华简《周公之琴舞》简文,其可补周公由顾命大臣到摄王政者转变的史实缺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在久负盛名的民间古琴流派——吴派古琴中,以吴门世家取得的艺术成就最为引人注目,吴门四代同耕,先后有吴兰荪、吴兆基、吴光同、吴明涛等四代主要传承人,尤其以吴兆基先生集吴派古琴之大成,他创建了吴门琴社,形成了新的吴门琴派。吴门琴风中正平和、宁静古朴、清逸洒脱、气韵生动,被誉为"吴门琴韵"。二、琴社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3.
朱长文《琴史》的版本问题,在之前的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全面清晰的解答,各家说法互相抵牾。《琴史》宋绍定刻本一度较为流行,而在清代曹寅楝亭丛书本问世后,曹刻本逐渐成为其更通行的版本。《琴史》的各个抄本曾被各大藏书家辗转收藏,其中元俞和抄本存在争议,且存亡不明,而在今天仍确凿可见的几个版本中,以明柳佥抄本为最古。  相似文献   

14.
泾县琴鱼茶     
钟穗  邹春玉 《旅游》2015,(5):155
茶叶的故乡在中国,神州茶饮,博大精深。笔者平日嗜茶成瘾,也曾在大江南北饮过不少各具风味的佳茗。但要说到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情趣盎然的琴鱼茶。琴鱼茶,顾名思义就是用琴鱼泡出来的茶。用鱼来泡茶?茶清,鱼腥,这两样东西怎会搅和到一起?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然而,这琴鱼茶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多年前的一个仲春时节,笔者得友人之邀,赴皖南泾县一游。"山川清淑,秀甲江南"的泾县位于黄山东北,此处山明水秀,人杰  相似文献   

15.
郑珉中 《收藏家》2004,(9):27-31
不久前见拍的“龙吟虎啸”琴,曾一度引起网站、报刊的多方关注与报导,然而对该琴的面貌,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尚不具体,今觅得该琴图像,及郑珉中先生所写《双碧琴楼观琴记》中有涉及此琴的内容,这也是郑珉中先生有关此琴的惟一评论,征得郑先生同意,揭载本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叶芸嘉 《丝绸之路》2013,(20):72-74
作为古老的民族乐器,琴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琴不但具有娱乐之功用,还是文人士大夫的修身养性的工具。自居易是爱琴懂琴之人,他的琴诗是唐代诗人中最多的。本文主要介绍了白居易的琴乐审美观,以及其琴诗中所表达出的高雅志趣。  相似文献   

17.
三台琴泉寺     
三台琴泉寺(见图)位于渲川镇的长坪山腰。始建于北周(557—581)年间,初名安昌寺,以后魏安昌王长于、新州(三台)刺史拓跋则的尊称.安昌公为名。经隋、唐初更名慧义寺,南宋易名护圣寺;因寺后山泉滴声似琴,清乾隆时改称琴泉寺;民国年间,田颂尧驻三台时命名为甘露寺。但群众仍称琴泉寺至今。从建寺起,历代很多名人来此留迹。如唐代的杨炯、王勃、杜甫、李白、李商隐等;宋代的苏武、文同、魏了翁等;明代的杨廷和,清代的张铅山、张之洞等。据初唐四杰之一,任样州司法参举的杨炯的《神州慧义寺重阁铭并序》载,从唐初起琴泉寺就…  相似文献   

18.
<正>感受雅韵古琴,又称瑶琴,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历来为文人雅士推崇,以致"士无故不撤琴瑟"。东汉桓谭《新论·琴道》云:"昔神农氏继宓羲(伏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作为"圣人之器""国乐之父",古琴在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中始终占据着至高地位。从《诗经》的"窈窕  相似文献   

19.
《西藏人文地理》2012,(3):17-17
扎年.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悦耳动听之声”。扎年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由第巴.桑结嘉措编著的《眼耳意之喜筵》中.就详细介绍了扎年琴的历史和种类.琴弦的结构分指法和各种弹奏技法,并附有大量的日卡尔鲁(宫庭乐)曲谱和扎年琴弹奏的文学乐谱。在大昭寺壁画反映的1300多年以前藏王松赞干布十善法册的宏伟庆祝场面中,可看到三把扎年琴弹奏的情形。据《拉达克王统记》记载.“在很早时出现了星辰.而后出现了红光.此后太子格曲时期.出现了四音现象及扎年。”  相似文献   

20.
正清末民初,浙江永嘉人任桐寓居湖北武昌,自号"沙湖居士",于武昌沙湖西北岸修建"琴园",并著《沙湖志》及《园林春色》二书。《沙湖志》记"沙湖之十六景"并"沙湖"地区湖景、山景,以及名胜古迹、人物、寺观、村集、出产、风俗等;而《园林春色》则主叙琴园,内容与上书多有类同,唯记该园之营建、景致、诗文、楹联等,别有新意。《沙湖志》出版于1926年,原仅为油印本,国家图书馆有藏,2004年收入线装书局之《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