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多源数据的兰州市主城区城市职住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录仓  常飞 《人文地理》2020,35(3):65-75
随着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职住分离”日趋严重,导致城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急需对新的职住关系进行检视。职住关系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锁定居住地、工作地,以及居民如何在居住地-工作地之间位移、居住-就业的空间匹配关系。论文以百度POI大数据和热力图为支撑,辅助问卷调查,结合兰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综合应用职住比模型和最近距离等分析方法,多尺度刻画了兰州市主城区的职住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兰州市职住关系总体处于平衡状态,职住平衡型占99.40%,居住倾向型和就业倾向型分别仅占0.12%和0.48%。从城市核心区到边缘区,职住失衡逐渐加重。职住平衡更多地体现在单位型社区上,失衡主要由商业型社区引致。在街道尺度上,职住关系差异明显,绝大多数街道处于职住平衡状态。城市核心区街道以“就业倾向型”为主;边缘区街道表现为“居住倾向型”。  相似文献   

2.
林书亭  塔娜 《人文地理》2021,36(2):35-45
提 要:从微观尺度检验不同住房性质居民职住关系的时空演变,有助于理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深层机制.利用问卷调查开展2000年以来上海郊区不同住房性质居民职住地变迁的时间地理学分析.研究发现:不同住房性质居民的职住关系变化呈现显著差异."市场购房"居民多由中心城区向外迁移和郊区侧向迁移,职住距离上升,职住关系更加固定;...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是指城市居民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的社会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体制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从职住空间关系研究学派、职住空间平衡和城市通勤、居住选择和居住空间分异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认为国内相关研究应注重社会调查,加强个体层面的研究,从体制转型和个体社会经济特征等角度寻求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关系及其演化的形成机制,并注重特殊群体,如外来人口、城市贫困人口和原单位制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住空间关系和社会空间后果研究。  相似文献   

4.
城市就业空间分异与职住空间错位是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且存在密切联系的两项重要议题。分析了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分异特征,识别了对职住空间错位影响显著的行业。结果表明:①从城市中心向外延伸,分布产业高度具有显著的梯度性和圈层结构特征;②就业行业空间分布可分为四种类型:中心城区集中就业的高端商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区为主近郊区集聚就业的文化科技型服务业,近郊就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远郊就业为主的保障性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③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及教育业等五大行业对北京都市区职住空间错位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胡娟  朱丽霞  罗静 《人文地理》2014,29(3):76-82
基于武汉市统计年鉴和2011年的问卷调查,利用ArcGIS工具,采用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构建总量职住比、独立系数、外出通勤率和外来通勤率的综合职住指标体系,对武汉市职住空间特征和职住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以向心城镇化发展为主,人口和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内;城市居住以中央活动区为中心呈现出向外居住用地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就业表现出向心集聚的单中心结构,次级就业中心还未形成,但就业聚集区开始向外扩散;虽然武汉市具有形成多中心结构的地理基础,但当前单中心城市结构特征明显;城市通勤以步行和传统公共交通为主,大多组团通勤都发生在邻近组团内;主城区职住失衡状况不明显;新城组群独立性较强,与中心城区联系松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州为案例,通过通勤高峰期间出租车GPS数据的时空挖掘,分析基于GPS起讫关联的居住地交通产生与分布特征,并讨论其所隐含的城市职住空间关系及在交通需求分析中的潜在价值。研究发现居住用地交通产生的出行距离存在ZIPF法则所表现的衰减规律,到达工业、商业金融和公共服务等用地的距离依次降低,而空间上距离呈中心城区向郊区增加的同心环模式。此外,本文还尝试从交通模型参数设定、职-住关系等方面探讨本文研究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及郊区中心的崛起,带来多中心城市结构的演变及一系列城市问题。已有研究较少针对对郊区就业者的工作与通勤行为,未能全面地反映新职住“空间错位”。本文基于2012年对北京上地就业者的日常活动与出行调查数据得出以下结论:①主动郊区化的侧面通勤者体现出典型的郊区生活方式: “朝九晚六”、加班明显,生活活动空间更加广域化。②在郊区化过程中被动调整的逆通勤者职住距离最长、依赖公共交通通勤、“早出晚归”、错峰出行、生活活动空间呈现以家和工作地为主的“两极化”特征。③郊区中心内部相对职住接近的就地通勤者,在享受工作与通勤便利性(如职住接近、“晚出早归”)的同时活动空间高度隔离集中在郊区中心。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是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有必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本文从理论基础、方法论、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回顾了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进行述评与展望。研究首先厘清了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通勤行为、就业可达性测度等方面总结了职住关系测度的方法论,并对居住-就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国内外职住关系研究内容进行比较与述评,并展望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周佳林  王德 《人文地理》2023,(4):81-91+101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从职住分布、通勤流向、距离时耗分布三方面总结北京市通勤空间格局的整体特征,进而划定具有代表性的职住类型区开展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北京的居住或就业密度并非完全由内向外递减,而是以高密度居住环带和点状就业中心呈现;通勤流向上形成“昌平—中关村”和“通州—CBD”两条长距离通勤带;由通州、大兴、昌平三个新城流向中心城区的通勤人数较高,而亦庄、通州和顺义也吸引了一部分中心城区居民反向通勤;西五环内和北五环外的的居民单位通勤距离耗时更多,表明此地居民面临更为严峻的通勤交通状况。此外,通过对比五种居住区与四种就业区中的人口通勤特征,亦发现了不同职住类型区域的通勤分布模式差异。  相似文献   

10.
职住空间组织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空间匹配关系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城市运行的低碳性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进展,并从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林  杨棽 《人文地理》2021,36(5):101-110
近年来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成效显著,住房困难人群安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其乐业与否也逐步受到关注。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选取网络公示配租数据,探讨2015—2020年公租房配租居民就业空间分布以及职住分离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公租房居民就业少量分散于地铁站点以及公租房小区附近,多数居民就业分布在内外以内,呈中心大集聚、边缘小分散态势。②2015—2020年就业集聚于内环以内的态势未发生改变,局部变化受到了城市发展布局与配租数量的影响。③公租房居民通勤平均直线距离在14—17 km之间,距离经历小幅下降后持续上涨,居民内部分化明显,部分人群距离超过30 km,面临愈趋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④居民职住分离程度在个体和社区层面上具有差异性,区位条件好的公租房小区居民职住分离程度较低,男性和收入较高的居民分离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就业-居住空间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在界定就业中心和居住中心的基础上,评价北京都市区的就业与居住平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就业-居住分离是当今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2001-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探讨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化趋势。研究表明,深圳市的就业空间结构存在就业密度下降、集聚程度不强、制造业占绝对地位、服务业郊区化等现象,而规划和市场是推动其演变的主要力量,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将呈现以下的演变趋势:(1)从"带状组团式"向"网状组团式"转变;(2)制造业转型导致就业规模缩减;(3)服务业郊区化促进中心外围组团发展;(4)高端服务业集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The 2008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has led to widespread destruction of employment in Spain. Using municipality data, I examine employment growth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cores, urban hinterlands, and rural areas during the pre‐crisis period and the recession period. The data show that patterns of growth and decline have been very uneven across different types of areas. While in the boom years, hinterlands and rural areas experienced higher growth, urban core areas have done better during the recession years. I then test three strands of explanations for local growth differences: (i) the role of the local sectoral composition, (ii)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and (iii) the role of access to urban core areas. Estimations for employment growth in the two periods show that the crisis has altered some of the drivers of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and that human capital has been a key determinant of local resilience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铁刷卡数据的城市通勤与就业中心吸引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园园  塔娜  李响 《人文地理》2017,32(3):93-101
地理时空大数据为通勤行为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一周地铁刷卡数据,采用出行链(trip-chain)数据模型对用户一天的出行进行描述,建立通勤识别规则,识别出上海市域的职住空间和通勤格局。上海市域平均通勤时间为35 分钟,通勤主流向是向心流,说明上海市域依旧表现出强单中心结构。市域就业单中心与居住郊区化并存,中心城区多核心就业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心城区13 个就业(次)中心的吸引范围、模式以及在整个市域的影响力,讨论多中心发展对职住平衡与通勤消减的意义。结果表明:多中心发展有利于城市通勤的合理分配,虽然次中心的平均通勤时间不一定减少,但是就业(次)中心已经表现出对邻近地区的通勤吸引和对主中心的通勤分流。  相似文献   

16.
依据沈阳市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和市辖县(市)等尺度分析其劳动力结构和行业结构的空间差异,研究发现沈阳市劳动力从原有的就业空间向新就业空间转移,郊区化现象明显,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出现郊区化现象,转移的主要地区为城市近郊区;而人口和工业的郊迁是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人口、工业以及就业郊迁对沈阳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作用,导致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发生重构。  相似文献   

17.
中部农区农户打工距离研究——以河南三个样本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农户打工距离和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三个不同类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打工距离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打工人数随距离的变化呈"U"型分布,打工者在打工目的地的分布上具有群聚特征。影响农户打工距离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家庭类型、家庭代数、上学人数和关系网络因子。年龄较大者、家庭类型较简单者、家庭代数较多者、上学人数较多者和关系网络较少者,选择在本地打工的概率较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