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嘎百福”歌是苗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文学。“嘎百福”是苗语音译。它流行于贯州省黔东南地区。最初在剑河县翁福南、纠洼和方秀等地,是作为酒歌来唱的。在流播过程中,逐渐为其他地方的苗族人民所喜爱,被称为“嘎百福”歌(有译为“嘎别福”的)或“嘎吾洼”歌。“嘎  相似文献   

2.
愿与心随     
《西藏人文地理》2014,(5):26-31
我有过很多漂亮的西藏老嘎乌,也打开看过嘎乌内的秘密,老嘎乌里有经书,擦擦,甘露丸(一种药物与香料糅合成的药丸,是寺庙制作赐予信众的吉祥物),小型佛像,小唐卡(藏人称为扎卡,大不过三寸的小尺寸唐卡,多绘有佛像与神灵),陨石,天铁,僧人的照片,大德的牙齿,头发,指甲,僧衣布条,写有愿望的字条等等,每打开一个老的嘎乌,就如进入一个人的心灵,后来,也就不再打开老嘎乌,窥探别人的心灵了,每个人的心灵都是秘密,秘密就是秘密,还是不要看为好。  相似文献   

3.
《文献》2020,(3)
嘎仙洞石刻祝文与《魏书·礼志一》祝文存在句读和书写程序的差异。综合来看,石刻本祝文的完整性胜过出现错简、脱讹的《魏志》本;在拓跋焘的语气与态度方面保存了最初的真实情况:谦称但饰功,而非后者所记的谦恭到底;对于石洞发现的程序,石刻本并未抹杀乌洛侯国使者的贡献。而《魏志》本存在脱讹、以作者之意删削的痕迹,直接造成中华书局标点版句读错误;改动了太武帝的语气,并且与同书《乌洛候传》的记载相抵牾,着意掩藏乌洛侯国使者贡献信息的重要性。《魏志》本脱落太武帝自称"天子臣焘"的"臣"字,太武帝所表露虔敬之意与祭祀规格都有缩减;而不载库六官,挪移并删削"可寒"、"可敦"的处理,很大可能是出于《魏书》全面肯定孝文华夏化政策的历史观。《魏志》对于嘎仙洞第一次发现的记载,和对祝辞文本的改动,反映出的是太武帝存在以此建构祖先集体记忆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4.
邢继柱 《收藏家》2012,(2):55-64
图24(15世纪六臂白玛哈嘎拉像)高22厘米,重2034克,红铜鎏金。玛哈嘎拉是藏传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护法神,汉文也有译做大黑天的。其地位十分尊崇,在西藏宗教绘画"圣仙树"中,玛哈嘎拉占据了中心位置。其形象有很多种,有四臂的、六臂的等等。图24中的白六臂玛哈嘎拉是护法财神佛,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全品相。  相似文献   

5.
1983年1月,吉林市博物馆在舒兰县征购一方"中书门下之印"。这方印是该县红旗公社嘎呀河大队五队社员高凤昌在嘎呀河畔一座辽金古城旁边的农田中拾得的。此印黄铜鎏金质地。印面近正方形,印文为汉字朱文九叠篆。长方板纽,无穿。印面长7.5、宽7、厚1.45厘米,纽高3、根宽3、顶宽3.5、厚1.6厘米,顶端阴刻一"上"字。印背呈台阶形状(见图)。  相似文献   

6.
正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卢旭谈起拉萨藏族首饰的特点时说:在西藏,玛瑙、松石、蜜蜡、珊瑚、贝壳、纯银、藏银等都是藏饰的主要制作原料,取自于大自然。不过,拉萨装饰相对简单,不求繁杂和堆砌感,头发梳成展翅样式,头戴"巴珠",胸前佩"嘎乌",审美典雅端庄,拉萨贵族女性的装饰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从藏饰的材质、图案来看,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色彩。  相似文献   

7.
明朝末叶,随着东北建州女真的势力日趋强大,明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笈笈可危。清太宗皇太极继主之后,为继承努尔哈赤一统东西南北的誓愿,为进一步奠定入主中原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便改革和调整了原有的牛录制度,开始规划按着“噶珊、喀喇”(译作“嘎善”或“嘎山”,乡、村之  相似文献   

8.
黄石西塞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在这一带先后六次发现了宋代窖藏的大批金器、银锭和铜钱。除金器为殉葬品外,其余都为货币,数量之多,十分惊人,它成为研究我国宋代货币的一批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西塞山窖藏宋代银锭共计292件,全部保存完好。出土时装于一个高32厘米、口径48厘米、底径14厘米的黄釉陶缸内。此批银锭或大或小,轻重各异。最大者为1919克,最小者仅为114.5克。其中155件刻印有文字,银锭的文字或倒或顺,一部分铸造时用字模压印的,记载着银铺所在的街道、银铺招牌、银锭重量和说明银锭成色的文字;一部分是刻写上去的,  相似文献   

9.
刁统菊 《民俗研究》2004,(1):146-152
甘泉寺,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境内,属凤凰村,因寺中有泉而得名。寺内山石或隐或露,宛如数条石龙出没其间,故早称龙窝寺。大雄宝殿西,有一殿堂略小,即窑神殿,殿内塑窑神立像,殿前为一碑林,左前方有《创建窑神庙记》碑杂陈其间。据说原有碑碣两块。现存一块即我们所看到的,为嘉庆六年建窑神庙时立,碑南向,高近三米,宽约一米半,上部系雕龙刻“皇清”字样,碑型甚为壮观。雕龙碑帽高105厘米,宽95厘米,厚34厘米;碑身高236厘米,宽95厘米,厚34厘米;座高26厘米,宽140厘米,厚90厘米。正反两面都有文字,为嘉庆六年六月刻石。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4,(11)
<正>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启动,将嘎仙洞遗址列入发掘和研究计划。由此,嘎仙洞遗址的研究再次迎来发展机遇,有必要系统总结嘎仙洞遗址发现、定性过程和研究进展,为开创新的研究局面探明方向。嘎仙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约10公里处,属嫩江西岸支流甘河上游流域。嘎仙洞是在大兴安岭北段东麓的花岗岩峭壁上形成的山洞,洞口距地面25米(图一)。作为天然洞穴,嘎仙洞本  相似文献   

11.
1991年4月9日,常熟市东张镇居民郑安宗在镇北街建私房挖土时,于地下约30厘米处发现一清代咸丰年间银元宝窖藏.这批元宝共8锭(图一),出土时零乱堆放于土坑内,无容器,附近亦未有其它物件.经实测,每锭元宝重1800~1885克,长度在10.7~11.9厘米之间,正面分别模印或镌刻铸地、年号、吉语、匠名等铭文,银行鉴定其成色为92.5%.现已由市博物馆收藏.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4,(6)
<正>近因协助南京市文物部门核查南京地区古代碑刻之便,搜得早年零散出土或徵集的部分明代勋贵及其家族成员墓志,以其可补证史籍且未经公开发表,足资珍视,今将其录文并略作考释如下。一、武定侯赠营国公郭英夫人严氏墓志出土时地不详,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志石横49.5厘米,纵48厘米。志盖阴刻篆书"营国夫'人严氏'墓志铭"3行9字,志文内容为:  相似文献   

13.
黑山人面岩画遗址位于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查布嘎吐嘎查西南海拨300米高的大黑山山脉东端,该岩画1975年被发现。岩画主画像面朝南,采用阴刻手法刻在山顶的立石上,岩画为高130厘米,宽110厘米人头像。关于扎鲁特旗大黑山岩画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黑山岩画为辽代时期,代表人物为盖山林;另一种观点认为:大黑山岩画为鲜卑时期刻画的。代表人物为:郝维彬郭浩等。综合各种资料,我们认为大黑山人面岩画应为辽代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4.
邦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察及考古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邦嘎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山南地区琼结 县下水乡邦嘎村,分布于邦嘎村之北, 毗邻一条东西流向的冲沟。该遗址在20世纪80年代由原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区文物普查时发现并对该遗址进行过小面积试掘。对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性质、年代等提供了重要资料。2000年9月至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山南地区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察及考古发掘。 陶器残片99件,石器186件 现存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呈条状形分布、其最长约100米,最宽约30米。由于自然环境与人类…  相似文献   

15.
威宁的回族教育,是威宁自治县教育及少数民族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带有威宁县的人文地理色彩和回回民族的特点。威宁回族教育的历史,该民族的历史资料和地方史志都缺乏记载。现只能凭一些零星的间接的史料勾勒其概貌。威宁回族教育的历史是与回民迁入威宁的历史同步的,是与回回民族的经堂教育紧密联系的。回族先民,或随忽必烈征大理后,至元年间逐步渗入乌撒(康熙之前威宁地名),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友德、沐英、兰玉征南后驻守屯垦于乌撒,或随哈元生总兵于清朝雍正年间来威宁驻守;其他或传教、或经商来威宁定居,世代繁…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九八五年七月,滦平县金山岭长城在维修清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明代铜火铳。这件铜火铳出土于砖垛口段长城的敌楼内,出土时铳内装有火药。铜铳长37厘米,铳口内径2.3,外径3.7,铳体均厚0.5厘米,重2.2公斤。 铜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构成,通身铸有五道凸起的铜箍,前膛长22厘米,分两节,一节长,一节短。药室外凸呈椭圆形,长7.5厘米,最大外径6.5厘米,上有  相似文献   

17.
<正> 战国中山王(?)兆域图铜版(以下简称“铜版”),1977年于中山王(?)墓中出土。铜版平面呈横长方形,无铸接及铆、焊的痕迹,为一次模铸而成。原来的铜版表面平光,后因于墓中经过火烧和压砸而凸凹变形,所以各部分的尺寸需仔细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铜版长一侧为95.6厘米,一侧为96.6厘米,中间平整处为96厘米,应以96厘米为准;宽度于平展处量得为48厘米;厚度不匀,为0.7至1.2厘米,大部分为0.8厘米。按长96厘米,宽48厘米,其长宽之比正好为2:1。现器重32.1公斤。这样大的铜版在当时条件下,一次铸造成功,并达到表面平整的效果,在技术上也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博爱县聂村大队社员在村北平整土地时,在地下一米深处掘出一石柱(柱平放于地下)。发现后立即报告了县文化馆,遂派人进行了调查,并将石柱运至县文化馆保存。石柱系用红色石英砂岩雕刻而成,原应为三节,顶盖在发现时已无,现仅存底座,柱身二节,总高3.1米。底座可分上下两段,下段为方形,每边长73厘米,高23厘米,上段自下而上逐渐收成复盆形,高8厘米,底座总高31厘米。柱身也可分上下两段,总高  相似文献   

19.
黄甸宋碑是1984年冬盐亭县黄甸乡南山村村民岁修公路时,于该村水观音地段发掘出土的。碑长110厘米、宽60厘米、厚10厘米。两面刻字,一面横款,刻92字,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闰六月二十五日盐亭县尉何览、县令程縯合刻的题咏诗;(图一)另一面竖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10月20日,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蔡甸区文物管理所,一同到蔡甸区索河街道尹湾村处理文物报案,发现青石质墓志一通,志盖已不存。经调查,该墓志为20世纪70年代农业生产活动时发现,出土时盖碎已散失,墓志埋于私人院内,近日因房屋改造而复现。志石横63.5厘米,纵58厘米,厚12厘米,截面呈阶梯状;志面横55厘米,纵49.5厘米。志文楷书,大部清晰可辨,共24行,计555字,每字约1厘米见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