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根据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创造和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突破了以往文化遗产的范畴,以更具生机的要素结合和更为复杂的文化内涵,在更大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中进行拓展和延伸。其中,城市类文化景观往往是经过几个世纪,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发展变迁逐步形成的景观;往往是具有明显地域特征,为广大民众所熟悉的景观;往往是反映文化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国文博事业蓬勃发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确定了"博物馆与记忆"的活动主题,中国"文化遗产日"又将主题明确为"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和成果,正越来越多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在第二天,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东西怎能压缩在一天之内看完呢?当然只能通过参观博物馆。"博物馆里短短的一天,能阅尽世界的万古千年,这何等夸张,却又如此真实,因为博物馆是收藏记忆的最佳场所。博物馆的收藏储存了真实、连贯、完整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4.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长期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驱动下,产生了持续的交互影响,创造出延续性的关联状态,文化景观即是这一状态的表征与载体。文化景观遗产的提出和相关保护理论的  相似文献   

5.
关注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在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人类生态学等学科中历史悠久,并被广泛应用。作为世界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杰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出现,但它已经成为遗产保护和利用领域中的热点。文化景观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其重点在于保护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和产物,涉及到空间过程与土地利用、地形、水文、植被、交通、细部结构与装饰、健康与环境等方面。在中国倡导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对于整个遗产的保护、生态的维系、文化的延续、旅游的开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西方,文化景观概念的形成均经历了长时期的积淀,各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西方各国经过19世纪工业文明后的深化认识与研究,特别是20世纪中叶对环境的关注,至20世纪下半叶将之提升为文化景观理念,并于20世纪末提出了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我国的文化景观研究则于20世纪得益于近代地理学,区域社会与历史文化,区域考古学、环境考古学与景观考古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国际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的推动下,逐步完善了文化景观及文化景观遗产的理念。进入21世纪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逐渐达成国际共识并在诸多国家取得了成功,而《西安宣言》、"杭州论坛"及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的申报潜力,则分别标志和预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重大贡献和突破。  相似文献   

7.
"文化景观遗产"是近期文物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文化景观遗产"的核心是景观,应兼具自然形态魅力和美学情感内涵,如泰山、哈尼梯田和中国传统园林,同时体现了自然与文化之美。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丝绸之路》2011,(13):2+1-F0002,1
2011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其基本涵义是:文化遗产保护是广大民众的共同事业,文化遗产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旅游纵览》2012,(8):6-9
瑶族是我国南方一支历史悠久的山地游耕民族,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共有瑶族人口263.74万人,主要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北起湖南辰溪,南至广西防城,东达广东南雄,西及云南勐腊,广泛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西的五岭、十万大山、雪峰山等  相似文献   

10.
村落文化景观是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类型,也是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在美国圣菲(Santare)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大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将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纳入《世掳擀名录》。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哈尼梯田概况(一)哈尼梯田的地理特征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总面积约6.7万hm~2。梯田坡度在15°~75°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左右,全年日照1 670h,年降水量约1 000 mm,气候温和、阳光和煦、降水充沛,适宜人居。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愈发发达,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国最集中、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二)哈尼梯田的成因作为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的形成是自然与人文共同作用的产物。作为人工湿地中的稻田类型,哈尼梯田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结合角媛梅等的观点,其人文因素集中体现在千年的农耕文化影响,富于创新、坚韧不拔、团结互助和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中国历代中央政府边疆开发政策,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卿雪梅 《旅游纵览》2013,(6):308-309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卓越价值得到承认和保护的产物。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命题的背景和提出的相关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解读了它的内涵,并对我国的未来文化景观之路提出了要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连接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纽带,不仅是一种最近新出现的遗产类型,更为人们观察和理解遗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3.
“文化景观”作为特殊类型的文化财产,从1992年至今,保护实践仅有20年,其保护理念和实践的特殊性仍在认知和阐释的过程中。2008年版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specifictypesofproperties),建议采用特殊导则以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苗疆边墙防御体系位于湘西苗疆地区,是我国南方山区体量最大、设施最健全的明清防御系统,是苗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军事文化、治边文化的共生体。苗疆边墙防御体系的兴建跨越明、清两朝,历经从单一的城镇防御空间、单个防御聚落到整体防御体系的构建过程。在防御设施总体空间布局、防御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同时对居住环境和区域内的山水资源进行了整体的营造,在有限的山地地区构建了宜战、宜居、宜耕的特殊人居环境图景,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边思想、屯田戍边因地之形,用地之利的军事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山地人居思想。整个防御体系在时间、空间、精神维度方面具有多重价值。为了强调和保护其作为文化景观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不仅要关注各遗产点的整体、协同保护这种空间维度的价值保护,还应该兼顾时间和精神维度的保护;挖掘场地特有的历史价值,空间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重塑和提升;同时注重可持续地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在各国的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重视国际专家话语权,而忽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话语.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国际专家不能全面地理解国内专家在西湖申遗文本中陈述的价值.而游客与当地居民的话语不仅能够理解西湖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也会将其与个人的情感、经历和记忆联系,构建...  相似文献   

16.
17.
宋涛 《世界》2012,(10):190-191
非工作日的一个午后,我在影棚见到穆杉的时候他正给国内某知名品牌的Pad拍静态样片。拖鞋短裤,外加松松垮垮的大T恤,热情地迎上来苦笑着甩给我一个疲惫的眼神:“拍静物太费脑子,随便坐别拘束,需要拍照吗?我去车里找套衣服换上?就在门口,白的酷搏。来,喝杯咖啡……”  相似文献   

18.
辛华 《神州》2012,(12):299-300
“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7岁的小真自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时间,经常都是一个人,自己玩自己的。幼儿园阿姨教唱歌、教数数,他也从不张口;问他为什么不跟小朋友一起玩,小真就回答一个字:不!再问就始终不说话了。小真家住在一幢高层公寓楼中,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一段时间很少与别的孩子接触,加之小真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家庭吵吵闹闹时常发生,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小真在家里就很少说话,更别说到幼儿园和小学。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健康成长。小强本…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特别是党员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光彩。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作为边陲的广西,也正处于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坚持改革、努力创新必然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干部具备的时代要求。作为地方志青年干部,不仅要有忠实记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史家作风,更要有在改革大潮中成为中坚力量,成为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弄潮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