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实来看,遗产与旅游关系密切。其一,遗产的潜在价值将是最直接的旅游资源,这可从蜂拥而至的大众旅游看出;其二,遗产旅游的独特性可能会使规划者依据需要选择遗产地的一些文化特质,一方面适应于全球化的模式需要,另一方面则凸显其地方文化特色。这一观点呈现出遗产地村落面临遗产旅游而可能发生的两种现象: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本文将以武夷山城村古村落为个案,在重新审视世界遗产保护模式的基础上,考察村落共同体在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变迁与调适,以期说明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现象是地方(村落、民众等)应对当下遗产运动所做出的表述,由此强调遗产的地方性主体的文化自觉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记忆具有复杂系统性,从单一要素理解可能导致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的误解,不利于地方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传承。本文采用质性方法分析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化与旅游化对文化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权威话语主导的遗产化通过遗产归属族群、核心区与核心要素选取与认定等途径将文化记忆的主体、媒介、空间等系统要素建构为哈尼化的核心—边缘结构,导致遗产地文化记忆系统内不同主体、空间与媒介的发展失调。另一方面,市场话语主导的旅游化通过多主体参与、核心景点与周边村落协同发展及多元媒介要素展演的路径解构文化记忆系统的主体、媒介、空间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权威遗产化带来文化记忆系统要素的核心—边缘化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活态遗产理论与保护方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一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遗产价值评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利益相关者珍视的价值往往不同。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活态遗产所具有的文化价值,通过对遗产使用功能的延续来表达其文化重要性。在全球化与地方文化复兴的新世纪,ICCROM建立起基于非西方保护实践的活态遗产保护方法(LHA),它突出核心社区在遗产决策中的话语权,不惜以物质替换来保证功能的延续,并将此视为对文化价值的阐释。在我国保持活态文化的遗产地,应当考虑将遗产社区纳入遗产管理体系之中,尊重他们对地方与民族文化的表达与实践。将权利共享与地方发展相结合,以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遗产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有重建损毁建筑之传统,或因表达文化传承之精神,或因地方记忆再现之需要。近代以来,由于对建筑遗产历史价值的强调,基于历史真实性的考虑,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将"重建"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遗产保护行为,明确反对建筑遗产的重建。然而,"重建"部分承载了地方文化记忆的建筑遗产,客观上具有复兴地方文明、延续文化记忆之意义。特别是随着人类文化视野的逐渐开阔,基于文化多样性及遗产文化价值再现的目的,"重建"已逐渐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讨论的热点,《奈良文件》的达成,表明遗产真实性应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予以思考。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语境下,重建部分已毁的标志性建筑对于民族文化之传承、城市精神之弘扬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潘宝 《民俗研究》2020,(2):100-108
非物质文化被认定为遗产是现代性社会作用于文化的一种机制,遗产生产则是这种机制的具体表现。非物质文化可以成为遗产生产的客体,将现有的文化形态从传统社会融入至现代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遗产生产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原有的生产与休闲功能也因现代性社会的影响而改变着地方性社会的关系与结构。非物质文化可以成为遗产休闲的对象,在此过程中它也可以成为地方性社会与外部社会沟通与交往的媒介。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只有使其再次回归至生产与休闲的本质,再次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有可能彰显对其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社会变革的加速、文化思潮的演进和大众需求的转向使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呈现为当前迫切的问题.本文吸收文化记忆等理论,建立起乡村遗产的“文化记忆-展示-凝视”模型,认为,乡村文化记忆是文化展示的基础,乡村遗产的主题化展示为凝视确立了具体的视觉焦点,文化凝视又以获取文化记忆为旨归.继而,在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张力下,本文从主人与客人、实践与表征、历时与共时的双重维度考察了乡村遗产的主体、性质和构成.本文并以鲁西南3个典型村落为例,从记忆符号梳理、展示主题定位和凝视目标强化等方面,构建起乡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现路径,提出乡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型、乡村地方感培育、乡村文化记忆载体化及遗产“展示-凝视”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遗产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反映城市主体过去生存状态、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物证,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生命里程的根基。一种文化价值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产,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城市的遗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遗产包括城市周边地区行政主管范围内所有的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景观遗产等。狭义的城市遗产主要指  相似文献   

8.
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原真性”是一个动态、多元和复杂的问题。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强调客体本身衡量标准,讨论建构公认的遗产保护标准体系与技术指标;而旅游研究则强调主体的实地体验,讨论主体对客体“真”、“假”的辨别及其体验效果。旅游与遗产保护是一个互动演进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旅游与遗产保护研究中要从互动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原真性概念。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干预,自上而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联合国粮农组织到中国农业农村部,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县级政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农业与农村的价值,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农业农村部出台政策,地方政府无力逐一落实,保护工作难以及时跟进。究其原因是缺乏遗产保护的人才。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0.
遗产认同:概念、内涵与研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遗产产生、发展及其遗产本质属性特征的视角提出了遗产认同的概念,并从“遗产身份”和“遗产认同”两个角度解释了遗产认同的内涵,即前者强调遗产的客观属性,后者强调主体对遗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根据遗产与认同的四种交叉关系,作者提出了遗产认同相应的研究路径,即从时间视角的遗产化过程分析每个阶段的遗产认同;以尺度的视角从表征层面的空间身份和文化身份特征理解遗产认同;从非表征层面的遗产实践分析相关者如何通过具体行动表征和重构自己的身份认同。遗产认同概念的提出与研究不仅可能丰富新文化地理学的景观研究理论,也为遗产旅游地治理提供理论借鉴,未来还需对遗产认同与遗产保护利用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在意涵上要从两个方面深化思想认识,丰富人与遗产关系的内涵。一是从主体(人)到客体(文化遗产),做到人正确对待遗产,包括理性认识接受遗产、积极保护传承遗产、努力发展创造遗产三个维度;二是从客体到主体,实现遗产为人服务,服务人的素养提升、文化生活、精神需求。基于文化遗产文化性、聚合性、创新性等鲜明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对人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及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的目的主要是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共同体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幸福指数。而要真正做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首先必须重构文化遗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社会功能,努力兑现文化遗产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同时还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文化创意、广泛运用新科技等方法、渠道和平台,推动文化遗产内涵活化和向文化资产、文化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2.
遗产价值是遗产话语和实践的核心议题之一。由专家主导的权威遗产话语体系深刻地影响了遗产的价值认知与实践。旅游作为遗产利用的方式之一,与遗产保护呈现出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两者从各自学科的价值观念出发,阐释了对原真性——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的理解。遗产领域更强调对遗产客体(物质遗产本身)的保护,旅游领域则更关注主体(在地居民和游客)的实地体验。遗产的建构或遗产化,往往与建构的文化真实性、地理原真性或历史连续性的社会想象联系在一起。伴随着"遗产热",不同利益的群体逐步介入遗产旅游决策,对遗产价值进行多重的阐释。对遗产的表征性和建构性及其背后的"遗产政治"(即遗产与权力、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等关系)的关注,推动了批判遗产研究的兴起。站在文化遗产本体的角度,对于特定的文化遗产类型来说,特定程度的再利用本身意味着或至少有助于其功能意义上的一种延续,本身可以视为"保护"其价值内涵的方式之一。不同行动者的功能角色与行动作用的对立性是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过程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包容的遗产价值观,是实现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协调发展的首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系列遗产概念定位及其申报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多样性发展影响着世界格局,而世界遗产运动无疑是各国展示自然和文化资源的舞台。"系列遗产"是出现在《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为拓展申报思路而出现的遗产类型,与历史城镇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运河、遗产线路等属同一概念类型。系列遗产概念的产生,是随着遗产保护理念发展而出现的,承认文化、生物多样性发展价值是系列遗产出现的前提。在"代表性、平衡性、可信性"国际遗产全球战略背景下,加大对系列遗产申报研究,把握系列遗产概念、探索申报规律、归纳申报路径,加快申报速度,使更多遗产资源得到科学管理与保护,对推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展示文化自信均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潇雨 《丝绸之路》2021,(1):167-170
科学详实的记录档案是对遗产进行保护、研究等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遗产档案充分记录了该遗产在人类文明与文化史上的价值与地位,是传承文化的纽带,是诠释和传播遗产价值并发挥遗产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教育传播、生态保护等综合作用的的实物载体.  相似文献   

15.
魏甜甜 《民俗研究》2023,(1):39-49+157
非遗研究与民俗学研究虽都关注民俗文化,但是二者的研究性质和目的不同。非遗研究是工作性质,以改进文化保护策略为目的,而民俗学研究是以认知、理解、体认民族文化为目的。由于研究目的和性质的限制,非遗研究与当下民俗学已确立的整体的、实践的、主体的研究理念相脱节。非遗研究的“遗产观”将自然遗产、考古遗产等非生活态文化的保护理念应用于生活态文化之上,呈现出忽视社区生活本位、缺乏实践主体观的倾向。非遗研究与民俗学研究的学术分工,与其学术视野差异有关,即非遗研究是“遗产视野”,而民俗学研究则是“民间视野”。当代民俗学研究还应关注文明转型进程中民众的生活变革和文化实践,以“文明进程视野”在中华文明的创新、转化进程中做出应有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喧嚣的新村:遗产运动与村落政治龚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16开,192页,定价28元。本书是一部有关遗产地村落的民族志,主要讲述坐落于福建省武夷山境内的新村在面临遗产保护运动时的境遇、反应,以及村落权力结构的变迁与重构。该书试图懈答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全球性"遗产运动"进入中国的路径与影响问题;其二,遗产运动背景下国家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其三,遗产运动对乡村社会尤其是村落政治的影响问题,譬如地方文化的"消解"、重构或发明,地方社会对遗产运动所做出的回应等,进而探讨遗产保护、管理与发展等时代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2013,(6):23-23
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是一种线性的遗产区域,它把文化意义提到首位,对于遗产的保护主要采用区域而非局部点的观点,同时又是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目标的综合体系。这是盛行于美国的一种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休闲游憩等于一体的保护与发展战略,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及区域复兴平台。  相似文献   

18.
朱刚 《民俗研究》2023,(6):55-68+153-15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非遗公约》通过以来,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引发了一场全新的范式转换。遗产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其识别、认定和保护的过程无不渗透着人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故其界定和理解也必定以非物质的主体性阐释为依据。非遗保护虽在实践上晚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在认识论维度则实现了重大的革命性突破,是谓“所有遗产都是非物质的”。非遗保护作为一种国际文化政策的在地化实践,对民俗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方法论上更高的要求。《非遗公约》以社区为中心的方法论基础,不仅框定了保护遗产及社区受益这一最终实践目标,同时也呼吁学术界生产兼具学理性与对策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探讨了自然遗产地居民地方依恋与遗产保护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武陵源风景区居民遗产保护意识很强,居民地方依恋与遗产保护态度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一、引言世界自然遗产则是大自然演化进程中遗留给人类的十分宝贵的财富,绝大部分自然遗产更是独一无二的,一旦破坏损毁,便很难恢复到原状。然而,现阶段我国自然遗产地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过度利用等的矛盾。如何处理自然遗产有效保护与  相似文献   

20.
相辉堂作为复旦大学师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仅见证了复旦大学校园发展的历程,更是复旦大学的文化载体、精神象征。近年来,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相辉堂及其周边建筑与环境面临着功能转型和被拆除的危险。校园遗产作为遗产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普遍面临着保护什么、为谁保护、怎样保护等问题。复旦文化遗产课堂站在不同主体的立场,分别从"复旦大学"、"复旦师生"、"上海市"、"中国"等四个视角对相辉堂及其周围建筑进行价值辨析,认为相辉堂要想延续其核心价值,必须进行合理的修缮与保护,继续作为复旦文化沉淀、延续、演变的载体,重新发挥其实用功能,提出对于高校历史校园建筑的保护而言,拆旧建新与隔离保护都较为欠妥。在维持遗产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依据现代需求,将遗产纳入现代生活,才能焕活遗产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