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昭和22年太宰治发表的《斜阳》在描写二战战败后的日本社会的同时,融入了《圣经》思想来歌颂女性的解放,并结合了《圣经》来塑造人物形象。本文将深入考察《斜阳》这部作品与《圣经》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太宰治对《圣经》的独特理解,以及所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兆  邵小龙 《丝绸之路》2009,(22):74-76
《左传》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新时期以来,《左传》中女性人物形象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对《左传》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全面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对《左传》中出现的所有女性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归纳和分类,并对其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女性形象作为其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相关的描述主要收录在《贤媛》篇里。受当时社会背景与风尚的影响,这些女性身上具有不同于以往传统女性的特点,由此反映出当时士人们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4.
刘秀娟 《神州》2013,(8):2-2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结晶,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举世公认。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可说是文学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其对《红楼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到《红楼梦》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判与否定,而忽略了其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借鉴、继承与创新。本文将《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与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进行比较,从中探究一下两者的异同及才子佳人小说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志磊 《沧桑》2010,(4):240-241
浩瀚的民间文学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女性形象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主要以民间故事为基础,归纳出传统的美善象征、真实的丑角形象、悲剧的扮演者和时代的叛逆者四类女性形象,试图以此来打破人们以传统的单一视角对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审视,从而进一步在多样性中展开对一个真实完整的女性世界的还原。  相似文献   

6.
刘小刚  刘琳 《丝绸之路》2012,(14):77-78
沈祖菜以轻灵婉丽的诗人气质,赋予其作品的浓浓诗情和瑰丽幻想,照亮了历史暗隅中挣扎着的女性世界。正如她在《赠孝感》一诗中写道:“我却用彩虹架起梦的桥梁,采摘璀璨的星斗和皎洁的月光,用情丝和思绪系上灵活的笔尖.去做灯火照亮每个灵魂的暗隅。”而在她的小说里,塑造得最有代表性、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是《马嵬驿》中的杨贵妃。在这部小说中,是作为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在其生命的即将终结之时,杨贵妃发出了对女性整体存在状态的悲叹——痛苦又无可奈何,清醒地认识到了女性悲剧命运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使自身也升华为一个现代女性觉醒者的代表形象。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她的文学形象颇具现代女性的叛逆性与自觉性,折射出了现代女性的心路历程和生存体验,并与作者的心灵完全契合,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薛晓霞 《沧桑》2008,(4):230-231
《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这一人物形象给读者越来越多地呈现了一种丰富性与无限性,如将其作进一步的分析,便会发现在这样一个"喜剧式"的人物形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肃的时代主题:即女性群体在其生存历程中主体精神的放逐。三仙姑,包括潘金莲、曹七巧、蘩漪等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将给读者留下一个关于女性命运的永恒的思索话题。  相似文献   

8.
明代周清源的《西湖二集》是"西湖小说"的代表作。吴越王钱镠是《西湖二集》中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主要对这一人物形象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吴越王形象的多面性以及其形象多面性的原因的解释,进一步分析其形象多面性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在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塑造方面,展现出了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不同的风采.无论是其中轮番出现的神仙还是妖怪,无论是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代表着作者吴承恩对于世间百态的思考与感触.文章主要针对作品中出现的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详细的阐述,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代表意义及对作品产生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王瑶 《神州》2012,(28):13-14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乐府民歌可谓中国文学史上又一瑰宝。汉乐府民歌中的女性,形象丰富,性格多样,历来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汉乐府民歌为基础,对其中展现出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试图探寻造成其独特性格的深层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1.
晚清传教士从基督教文化的普遍主义出发,试图以《圣经》为基准,在中国典籍中爬梳中国上古史,索隐、比拟及调和中外历史文化,借此打破中西文化的沟通藩篱,以证明《圣经》的权威性及其普世价值。其中既有对比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与《圣经》记载的暗合之处,也有对中国上古时期之上帝的信奉文献的爬梳,同时也涉及到中国上古人物与《圣经》人物的比拟论说。  相似文献   

12.
曾流行于大正时期的日本女作家田村俊子虽然作品不多,但在日本女性作家创作史上却占有重要位置。她取材于自身经历的两部代表作《木乃伊的口红》与《炮烙之刑》展示了她那个时代的新女性形象,并因为她自身的强烈个性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富有张力和感染力。作者提出的因女性的自立自我而产生的两性问题并没有过时,依然存在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这更凸显出田村俊子这两部作品的可贵。  相似文献   

13.
聂依丽 《神州》2013,(15):9-9
《诗经》有很多的作品着眼于女性,描写她们的形态及理想追求,通过爱情和婚姻来展示她们生动的形象。《诗经》里出现的女性形象之多,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诗经》反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本文将从婚恋诗中的未婚女子即少女这一类入手,分析其形象特征及其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14.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一个奇迹。《圣经》的汉译活动在中国也是相当活跃的。以严复翻译《马可福音》片断为标志,圣经汉译呈现了文学化的趋势。本文将运用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从意识形态和诗学两个方面对严复翻译的《马可福音》片断及和合本圣经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璐 《丝绸之路》2013,(2):122-126
《圣经》凝聚了古犹太——基督教文化的精髓,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文学巨著,它包含有多种文学体裁,其中诗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旧约中的《诗篇》在基督教崇拜中极为重要,是《圣经》中与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篇章。文中收录的圣经颂赞歌均以《诗篇》为创作文本,歌曲节奏简洁朴素,音乐旋律空灵神圣,将歌唱者对上帝的赞美引向极致。本文将文学批评方法和音乐曲式作品分析手段结合起来,对颂赞歌的诗化美、旋律美、唱腔美及颂赞歌的美学功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圣经》与西欧史学徐波西欧文化有两个历史传统:一个是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另一个是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圣经》作为基督教文化的支柱,对西欧观念形态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拟就《圣经》对西欧史学的影响作一简要论述,以求引玉之效。一探索《圣经》对西欧...  相似文献   

17.
哈代在其威塞克斯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新女性形象,本文以《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还乡》中的游苔莎,《无名的裘德》中的淑这三位女性为例子,来分析哈代笔下的新女性形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范宇婷 《神州》2013,(17):11-11
哈代在其威塞克斯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新女性形象,本文以《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还乡》中的游苔莎,《无名的裘德》中的淑这三位女性为例子,来分析哈代笔下的新女性形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袁静 《丝绸之路》2011,(10):73-75
《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它描绘了相当广阔的社会画面,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宋慧莲是书中塑造得较为成功的艺术形象。本文通过对宋慧莲人物形象及其死因的分析,指出她身上存在着被虚荣、浅薄和淫荡掩盖着的善良的人性光芒,并揭示了宋慧莲这一形象存在于"金瓶梅世界"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曲健 《神州》2014,(17):17-17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以其优美的文笔描写了众多女性艺术形象。她们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显现了进步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从经济、文化、爱情三个方面入手,选取典型女性形象,阐述《聊斋志异》中所折射的女性意识,并简要探讨形成所述女性意识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