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在我国正方兴未艾。不用说,历史认识论是一般认识论的一个分支。一般认识论和它的这个分支,在近代西方都属于哲学的学科。在这方面,近代西方哲学已经积累了巨大的知识财  相似文献   

2.
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吴剑杰 《近代史研究》2001,1(2):258-28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思想理论战线“拨乱反正”的进行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展开,有的近代史研究开始对所谓传统观点,即“革”前17年间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得出的基本认识进行重新审视,初步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新思路。此后,赞同和运用这种新思路的研究日渐增多,至90年代,研究成果续有发表,这种新思路也发展成为一种新“范式”,以这种新“范式”构架中国近代史的学术作也有多种出版,其中由冯林先生主编,改革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论严复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是近代名的启蒙思想家,蔡元培是近代名的教育家。作为思想启蒙,严复对教育的认识直接和明显地影响着蔡元培“五育”教育、“男女平等教育”、“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美育代宗教”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n但这种影响不是全盘的接收,而是学习中的改造和借鉴中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孙洋 《攀登》2008,27(2):70-73
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康德在近代哲学史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以前的哲学皆流向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哲学的地位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和“实践观点”就直接受到了康德哲学的启示,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意义更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国内的历史认识论研究,在承接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有别开生面的发展。总括而言,十年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认识客观性、"历史事实"概念、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西方历史认识论和对历史认识论发展趋势的判断五个方面。学界的研究认为,历史认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应该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1.研究、建立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历史认识论体系;2.重视历史认识生成机制研究;3.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思想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新的研究领域;4.应该重视借鉴西方现当代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成果;5.历史认识中的主客体问题、历史认识中的价值性认识或历史价值判断等问题,有进一步深入发掘的必要。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将能把历史认识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未能自发产生近代科学是中国科技史研究中长期受到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中国学者近来提出的四种主要解释理论,即外因论、内因论、综合分析论和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的解释,分析比较了中西学者在相关问题上的论点。作者认为缺少一种追求揭示现象的深层结构的哲学认识论倾向也许可以对这个核心问题做出新解释。西方认识论的一个中心特征被德里达称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它预先假定现象中存在严整的秩序和结构。这种认识论因而推动西方思想家去揭示所研究事物的逻辑结构和本质。这种具相主义倾向是西方科学和艺术现代性的本质特征,没有这种揭示事物结构的愿望和努力,科学研究就不能说是现(近)代的。  相似文献   

7.
近代科学不是西方文明独有的产物,而是不同文明特别是东西方文明间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的成果。在历史上,古代希腊科学没能直接发展成近代科学,而东方文化对西方科学中过度的理性主义传统却起到了纠偏、涵化和升华的作用,对其疏离价值、缺少人文关怀的“先天不足”作了适当的“培补”和“修复”。这些不仅体现在东方科学文化所给予的大量科学思想启迪中,而且表现在西方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嬗变中。没有东方文化的这种影响,近代科学(革命)是不可能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解放以来,学术界有一个传统的观点:梁启超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保皇党,辛亥以后也一直站在反动派方面。因此,不少关于评价梁启超的文章,对他在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作用,一概骂倒。这种传统的观点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梁启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经过实践被证明是正确的。今天重新学习这一光辉理论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闪烁着光辉的历史观点、实践观点,是我们史学中宝藏,对于我们研究历史,认清历史发展前途,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一、新民主主义理论与近代的思想文化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十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班固的这种学术发展辩证法思想是十分卓越的。他就诸子十家思想学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看出了“相灭相生”的道理。这里虽然没有提到普遍性规律的高度,但已经作出  相似文献   

10.
方志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方志学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也是整个方志学赖以成立的科学基础。近代志家、学者在接受章学诚“志”即“史”观点的同时,又面向现实,认识到“史”、“志”的不同。这一认识上的飞跃,相应地促进方志编修的体例、篇目、内容、编修方法,以及实用性认识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理学经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吸收,对近代湖湘学派中“经世致用”思想的弘扬和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发扬,使他最终完成了由中国传统文化观向近代文化观的转变历程。  相似文献   

12.
百年存废 三次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当推清末国学大师俞樾。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这也是近代“废医存药”思想的滥觞。俞樾思想的影响逐渐扩大。1900年前后,思想界已出现否定五行说的思潮。到民国时期,废止中医作为当时“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在思想界乃至政界都引起激烈的争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学被当作旧传统、旧文化一并否定。当时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鲁迅、梁启超等都有这方面的言论。在中国百年历史中。关于中医的存废问题,有过几次大规模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上古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有关上古神话的研究更引起了广泛关注。吕思勉利用文献考据、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及“统属思维”塑造的“同质人类群体”的概念,对上古神话进行清理和重构,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的新解释,并尝试以此取代传统思想中有关上古神话的“旧常识”。这种新旧知识迭代背后隐藏着吕思勉以“统属性思维”取代“关联性思维”的研究理路,是近代新史学打造学科话语体系的尝试,也彰显出历史学家普遍面对的“当下主义”的困境,以及这种困境对于历史知识迭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些报刊杂志对"历史虚无主义"展开批评,指出当前国内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表现、认识论根源以及社会危害。"百度百科"还推出了一个新写的"历史虚无主义"词条,全面地介绍了目前的各种批评观点和立场。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偏激或片面的思想方法,它妨碍人们对历史的准确认识。对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5.
西田几多郎(1870~1945)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他集日本资产阶级哲学之大成,创立了人称“西田哲学”的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本文仅对“西田哲学”的来源做些新的探索。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为西田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其中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东方佛教思想是构成西田哲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王秦丰 《攀登》2006,25(1):13-16
“知”、“言”、“行”既是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具体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认识与实践关系的经典表述。领导干部作为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要努力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认真提高讲话文稿的质量,正确对待本职工作的实绩,在更高的层面实现“知”、“言”、“行”的有机统一,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7.
周祥森教授的《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一书,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检讨。著者做了艰苦的资料爬梳工作,对历史认识论范畴所涉及的历史认识运动的个体—社会机制、历史认识客体与历史事实的多重性诸领域的研究进行了阐释。通过从体例、方法和内容三个层面对该书展开讨论,可以发现,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是文本的解释,认识主体总是从个人的处境和社会的需要去看待认识客体的,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交互运动构成历史认识过程的核心矛盾与本质特征,因此著者提出主客体双向交互运动的主张有其重要的学理意义。该书不仅对于我们厘清历史认识论这一问题本身有着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推进史学界各个专门领域的具体研究,促进史学实践和历史认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晚清最后十余年,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成为各派人士特别是学术、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夷夏之辨”命题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康有为、刘师培通过对《春秋繁露》中“晋伐鲜虞”和“郯之战”两事的各自解读,展现出不同的夷夏观。观念的背后,则是经学传统的各自继承与阐发,以及西方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特别是民族国家认同理论的不同影响。分析康、刘的解读,可了解“夷夏之辨”之解说传统在他们那里的延续与更新,从而对思想观念导源于学术资源这一思想、学术史上的通例,以及这一通例在某种情形下的变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日两国在实行地方自治前,都存在着一定的“自治传统。”这种传统在日本日村落共同体,在中国日宗族自治、乡绅自治。但是虽然同为“自治”,实际上有着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也可谓是导致两国实行近代地方自治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中日“自治传统”在地方公选议会、地方公共财政的运营和地方公共团体法人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中日“自治传统”具有的不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仁”在日本近代史观中的非主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间的根本分歧是历史观的分歧。与中国传统的道德史观不同,滥觞于江户时期的日本近代史观,具有鲜明的道德排斥特征和实力崇尚主义倾向。以“仁”为核心的儒家道德标准的降诸次位,决定了日本人的历史认识方法、历史编纂原则甚至国家体制走向。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近代史观的形成,既有日本传统哲学的作用,更有江户时期反朱子学的思想巨变所带来的基调性影响。它解释了何以明治维新不时被称为“反革命”运动,而“万世一系”的国体传统也并非悉数决定于“皇国”史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