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一、“丑”的原初意义。审丑意识的原初意义与死有“关”,渗杂着人们对死的畏恶感。《塔夫论·德化》有一句话,叫作“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在从《尚书》开始的人们的习俗观念中,长寿或寿终正寝是美的和值得称美的生命形态,而吞噬人们生命的灾凶或人的天折、短命则是丑恶的形态了。汉代许镇又这样解释“丑”(配)说:“可恶也,从鬼。”他把“丑”同习俗观念中侵夺,害人生命的鬼较搭上了勾。于是死连同导致死的事物、阴影都在人们的忌讳、厌恶之列,都难免不是“丑”的原初成分。民俗观念中审丑意识的原初意义,还带有嗅觉感受…  相似文献   

2.
打开电视,不管什么节目都塞满了帅哥英女,可能已经有“审美疲劳”的你,会不会偶尔想审审丑呢?伦敦就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一家叫作“丑人模特”的公司诞生了。几年前的一天,快递员戴尔到一个公司送包裹,意外被人拉着拍了几张照片。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内各地出现讨债“热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人联想到前不久的一则消息:数十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联合成立“法律保障同盟”,专门负责向拖欠其债务的美国“老赖”讨债。与国内“讨债难”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讨债行动“很有成就”。追问原因,有关人士答曰:美国的“老赖”容易“治”。  相似文献   

4.
热词     
《南方人物周刊》2013,(22):14-14
差评营销 一部电影获得了好的票房,可能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演员表演精彩、主创阵容强大、特技效果出众等因素,但也有可能是因为糟糕的口碑。烂片通过差评营销,激发观众的“审丑”冲动,进而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以此来赚取票房,  相似文献   

5.
在59年前即1940年的延安,由党中央的两个领导人同时分别提出了两个不同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依时间先后,是张闻天与毛泽东,张提出的今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道路,是沿着“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前进;毛提出的则是以向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前进。一个十分强调“民主”,即使在解释“科学的、大众的”两个特点时,也是密切联系甚至是围绕着民主的发展而立论的;一个则几乎未涉及民主这个实际上是灵魂、核心的问题。59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个问题,这似乎不是偶然行文的不同,而是两种原则上颇为不同的两…  相似文献   

6.
《华尔街日报》在分析富豪出处时出示的最新一份调查显示:随着中国跻身全球经济的实力增强,“金矿”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被发现了。中国企业家要通过满足新一代的需求来赚钱。福布斯酝酿了一年的中国富豪榜有8人与胡润的富豪排行榜相同,但福布斯富豪榜与胡氏百富榜总共也只有20位不同上榜人士,而且,一些富豪本身对富豪榜很不“感冒”。国务院经济研究发展中心一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在更多的媒体或者是调研机构热衷于推出形形色色中国排行榜的同时,却没有照顾到评选结果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富豪榜的影响力没有纵深化,没有给大众一个富豪榜后面的导向性、一个引伸的内涵,这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7.
冯学钢 《旅游科学》2010,24(1):25-35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冲击具有自身的阶段特性、传导路径和影响领域,在“突机破危”的特殊环境下,出现了从“大众旅游”向“国民休闲”的转变趋势,而国民休闲计划也随之成为旅游减危排危、扩大旅游弹性消费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国民休闲的消费约束,重点撬动四类旅游市场,扩大旅游弹性消费空间,并适时出台一系列有效的杠杆政策,以推动国民休闲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字拼音化思潮的一个学理基础就是把文字视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在西方的“言语中心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但清代“小学”已经发展出一套“因声求义”的理论,其中就包括了“文字起于声音”的内容,而近代学者在论证中国字拼音化趋势的过程中,确实使用了这些成果.这很容易使人认为传统学术已经出现“声音中心主义”的趋势.不过,仔细考察可知,传统的“因声求义”说是在六书系统下的训诂理论,并不涉及文字的性质问题;中国字拼音化的思潮却是要“因声造字”.二者基本取向完全不同.换言之,新思想通过一种“继承”的方式“颠覆”了旧思想.必须把表面相似的观念还原到各自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在历史延续性的背后看到它们的实质性断裂.  相似文献   

9.
中国巨贪高山频频出现在加拿大移民暨难民局的聆讯庭上,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同样潜逃在那里的远华走私案“主角”——赖昌星。难怪加拿大媒体在报道高山案时,将其喻为又一个“赖昌星案”。高山案难道真会沦为另一个“赖昌星案”?高山与赖昌星究竟有何不同,会否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0.
伴游伴游     
丁贤华 《旅游》2000,(9):36-37
有一些聊天,我问周围的人,听说过“伴游”吗?大家全乐了。伴游是新词。出现在旅游生活中委有容易让人浮想联翩。据说这种新生事物在南方的一些大城市很在市场,如上海、深圳……,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对伴游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荟萃了几方情况,如果你对这话题感兴趣,不妨仔细看看。  相似文献   

11.
肖华锋 《史学月刊》2002,(11):54-61
19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开始从“精英时代”进入“大众时代”。当时的报刊杂志恰当地映照了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主观性的政党报刊转向客观性的独立报刊;廉价又通俗的报刊杂志的兴起等。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二三十年代提出、执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本文从各个不同角度时专作了具体研究,揭示了这一政策的复杂演变和丰富内涵,认为:“攘外必先安内”有违背大众意愿、消极抵抗的一面,也有权衡整体国力,在当时形势下不得已的隐衷;有时内镇压和武力反共的迫切要求,也有最后关头准备起而抵抗的决心。是当时内外交困局面下,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应付时局的一种复杂无奈的抉择。  相似文献   

13.
马登春 《神州》2012,(9):37-38
网络是自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主流媒介之后发展起来的“第四媒介”。然而,它不仅具备传播范围广的大众传播功能,还包括了更具亲和力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是传播史上飞跃性的突破。新的传播环境下.受众的“去中心”化使得大众媒体的注意力减弱。也使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更加容易。本文将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意见领袖”的理论应用到网络环境中,探究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是如何产生并起作用的,并与传统意见领袖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网络意见领袖这一特定人群的产生原因、作用以及相比传统传播环境之下所发生的变化,从这一小的切入口,进而窥探现今网络人际传播所具有的特点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阿娇主演的《出水芙蓉》开机,2008年1月,发生了“艳照门”事件。电影上映日期被无限推后,时隔3年,2010年7月6日,这部历经磨难的电影和它的女主角一起出现在大众面前。  相似文献   

15.
彭文丽 《神州》2021,(1):36-37
粤剧是传统戏剧之一,自公元1522年~1566年起就开始出现在广东、广西一带,距今已有快500年的历史了.粤剧作为极富有一方特色的传统戏剧在物质文化丰富的今天逐渐落寞,粤剧的生存在快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显得困难,在不同文化的冲击下,粤剧如何从百花齐放中脱颖而出,走进大众的视野,获得大众的认可,是粤剧戏剧从业人员所要深思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学和民俗学,在本质特征上都是关于“大众”的学问,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民俗学视野研究新闻本质和传播规律,构建民俗新闻传播学的积极意义在于:有助于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科学把握,从而有效规范纠正新闻娱乐化倾向;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受众观”,实现新闻传播的价值;有利于还新闻传统形态上“官学”为“大众民学”,推动民主和谐社会构建;有利于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构建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
陈蓓 《风景名胜》2021,(1):0288-0289
为解决在我国“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的传统旅游模式的弊端,对旅游业进行深入的了解,本文以大创项目作为依托,展开了对我国小众旅游模式存在的原因、当前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的探讨,弥补传统旅游模式旅游的缺陷,对大众旅游作有益补充,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星 《贵阳文史》2013,(1):74-76
各地大街小巷相继出现了打出“正宗阳朗辣子鸡”的店名或品牌。不过,最地道,最有名气、最具代表性的还要数息烽本地的黄南武辣子鸡和叶老大辣子鸡。息烽“阳朗辣子鸡”原本是一道普通的餐桌小菜,短短数年一跃而成为风靡黔中、影响远播川渝滇湘的名吃。2001年在首届贵阳美酒美食节活动中荣获“大众喜爱的小吃”称号;2003年荣获“贵州省名菜”殊荣;2004年写入《中国黔菜》副刊;2005年获得“詹王杯”名火锅称号;  相似文献   

19.
顾向丽 《神州》2012,(3):29-30
为满足大众的“精神休闲”而从事演艺生产,可能是演艺活动在“文化产业”感召下首先必须作出的决断,但美学的象牙之塔绝不能倒塌。美是一种崇高的东西,是一种精神境界.境界不能降低,不能仅仅满足追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文学研究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各种文艺批评理论把重心转向文学作品本身,试图找出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而作为“文学”特有的本质属性,从而趋于内敛,以至于形成所谓的“精英文学”,有了高雅和通俗之分,与大众脱离,甚至出现了文学理论的“终结”。但随着文学及其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趋势的有限性,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文学形式发生变化,大众文化兴起而发生文化转向,成为“文化研究”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