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满教神话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神话是比较典型的原始宗教神话。在萨满教神话中.萨满与其他神话中的神人一样具有非凡的能力和超人的本领。她们同样可以开天辟地、创造万物、哺育人类。在我国萨满族教神话中.自然崇拜神话、图腾崇拜神话和萨满教起源神话比较突出。研究这些神话.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萨满教及萨满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其神话传说都是靠口传相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赫哲族神话以赫哲族民间流传的赫哲古代神话为核心,以原始萨满崇拜观念为基础,经过世代赫哲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之中不断加工创造,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口头流传的神话体系。在宇宙起源、自然现象起源、人类起源诸方面都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3.
张光直先生指出中国先秦化的基本框架属于“亚-美化连续体”。楚化中的巫术或仪式属“亚美-化连续体”中的萨满教范畴。本从动物符号与神话、动物符号与巫术和动物符号与萨满教三个方面论述楚化中没有图腾崇拜,楚人社会的萨满教只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存在的前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清宫萨满祭祀仪式与满族天宫大战神话的关联分析,论述了满洲中心观的神话学依据,并进一步考察乾隆年间清王朝自身对清宫萨满祭祀与中国上古以来的仪式体系之关系的解释,以说明使得满洲中心观得以成立的宫廷化进程,同时也将自身纳入到了华夏文明的历史与结构当中。  相似文献   

5.
对于伪民俗、民俗主义、民俗化等现象,学界和社会长期持批评的态度,将之与造假、腐蚀、抑制、疏离、僵化等特质相关联;也有开放而宽容的学者尝试将民俗的不同形态理解为民俗生命进化的不同阶段。这种本质主义和直线进化论的民俗生命观有待修正和补充。立足于河北涉县娲皇宫景区的田野研究,细致考察了社区内部的神话传统(所谓神话的"第一次生命")与旅游产业生产的神话主义("第二次生命")之间存在的交互影响与密切互动,进而提出了"循环的民俗生命观"。这一观念主张:民俗与伪民俗/民俗主义/民俗化/类民俗、神话与神话主义,无法截然区分和对立,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民俗的生命发展阶段并非简单的直线进化,而是相互影响、彼此互动,呈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董晓笛  陆昊 《神州》2013,(15):7-7
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作为民间文学的源头之一,有力地证明了劳动人民从来就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揭示了民间文学从一开始就与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俄罗斯神话故事是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俄罗斯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致力于分析俄罗斯神话中的典型形象,尝试总结典型形象在神话中所起的作用,并浅析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区别。本文对俄罗斯神话的形象及中俄神话区别的研究,对于分析俄罗斯人的文化心理和中西文化的不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是中国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最早的奠基者和理论家之一,也是中国系统介绍国外神话理论的第一人。他一生对神话饶有兴趣,扼要而全面地介绍了西方主要神话理论流派,评点其优势与不足,并运用古典进化论、心理学等理论研究神话,提出了广义童话是神话之源等新颖而深刻的观点,并对神话的性质和内涵做了重新思考。梳理周作人的神话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必要回顾,对当下的神话研究亦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钟融冰 《南方文物》2024,(1):150-158
阿尔泰语系诸族的起源神话中,保留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史资料。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各族群的洪水-人类再生神话在生成和变异上的差别,体现出受不同程度外来文明影响的特点。从神话和民间故事出发,发掘阿尔泰语系诸族包括天人关系与国家观念在内的基本思想观念研究新材料,对我国阿尔泰学思想史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盘古神话不是原始先民神话思维的遗存,与域外神话传播无关,而是先秦道家宇宙论哲学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渐次综合天文观念中的“浑天说”和纬书中的“三皇”传说以及道教神学理论等文化因素最终在三国时期形成的。盘古的原型是“道”、“太极”、“混沌”等宇宙本原概念。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不发达并且相对晚出,这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的体现。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不适宜用来研究中国神话。文化要素分析法是21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的理想方略。  相似文献   

10.
神话在民间的流传和信仰情况主要是通过地方志得以记录和保存的。方志记载了神话产生的地域、供奉神话英雄的庙宇、对神话英雄的祭祀,正是这三方面的记载,使神话更为丰富并得以世代流传。本文以山西方志所载羿神话为例,以翔实的资料来说明地方志对于神话传承的独特意义。在这一点上,方志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比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户晓辉 《民俗研究》2002,(1):172-175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神话堪称是民间文学各种体裁中被研究得最充分的一种,所取得的成绩也十分骄人。要在这样一个领域里取得实质性的研究进展,绝非易事。在我看来,简单的出新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和反思学科基本观念或方法的基础上,弄清楚应该在哪些环节上用力才能真正把学科推动向前。吕微的《神话何为》正是在前人止步的地方迈开了研究的步伐,在神话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成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该书研究的神话传承与阐释的问题,前人涉及不多,尤其是中国神话在后来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详情还没有得到学术上的洞  相似文献   

12.
"神话"进入中国学界后始终与"历史"相形相生。顾颉刚受民俗学的启发提出"疑古"口号,倡导多角度审视"神话"的独特性质,然"古史辨"极端派却将"神话"与"历史"完全剥离;钱穆、徐旭生等历史学家驳斥其"妄肆疑辨",认为神话传说中自有历史真实的因子;陈梦家、张光直等考古学家将神话学理论用于古史研究并取得新的进展。随着"神话历史"理论的提出,"神话"与"历史"经历了对立、交集、融合的百年发展,最终走向同一。  相似文献   

13.
神话主义为学者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神话传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传统的神话传承人相比,在神话主义的相关实践中,新式的神话传承人对经典神话的态度不再那么虔诚,甚至常常对神话展开解构性的改编与挪用。这种传承可以被命名为"祛魅型传承"。祛魅型传承对当代神话讲述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使当代神话呈现出一些新的倾向,即由一种独立的体裁变成特定群体日常交流的表达资源,并以传统为取向综合性地传承,只是这种传承、传播仍然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传统神话传播的影响尚属有限。面对神话主义,学者需要充分关注袪魅型传承人的主体意识与诉求,并吸收文化研究的方法,以此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于洋 《满族研究》2015,(2):85-92
俄国民族学家史禄国曾对满族萨满的分类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他将满族萨满划分为"包衣滚萨满"和"安巴萨满"两种类型,指出围绕两者所形成的典型文化要素,并在满族整体文化语境中对萨满活动的历史和作用做出系统说明。虽然史禄国对满族萨满教的历史考察有所欠缺,但其萨满教研究的民族志方法、功能论立场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神话在民间的流传和信仰情况主要是通过地方志得以记录和保存的。方志记载了神话产生的地域、供奉神话英雄的庙宇、对神话英雄的祭祀,正是这三方面的记载,使神话更为丰富并得以世代流传。本文以山西方志所载羿神话为例,以翔实的资料来说明地方志对于神话传承的独特意义。在这一点上,方志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比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满族独特的民族构成,及满、汉间由来已久的民族交往,两族文化的异同倍受学术界关注,对神话的探讨尤为甚之。满族三女神造人神话与中原女娲造人神话均为"女神造人"母题神话,对此进行比较研究,辨析两族文化的异同,探究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7.
高句丽与夫余是我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在东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曾留下了他们辉煌灿烂的文化。而高句丽与夫余建国神话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在高句丽与夫余建国神话叙述与对比的基础上,阐述其建国神话包含的史料线索及对当今我国东北史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奥西里斯神话和基督神话分别是古代埃及宗教和基督教中的重要神话。它们之间在五个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神话都能够被划分成三个部分或阶段:秩序的创造,英雄的出现和完美秩序的回归;两个神话在秩序创造阶段的内涵是一致的;两个神话的第二阶段具有相似的英雄出现的过程;两个神话的结局部分,也即完美秩序的回归,在其终极理想上具有同一的特征;两个神话基本的寓意是相同的。由于两个神话的可比之处是如此之多,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埃及神话对基督神话产生了极其深厚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也无法对埃及神话对基督神话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明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木粲成 《黑龙江史志》2013,(13):142-143
神话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关注的重要话题。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于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便专门罗列章节对神话进行了探讨。本文基于对《原始文化》之中神话研究的解读,试图展现在古典进化论范式之下神话研究的理论根基与核心议题。并认为,理解泰勒对于神话的认识与分析,明确其问题意识与解释路径,对理解后世人类学的神话与信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将世界萨满教化圈分成广义与狭义两种,并且主张采用狭义的观点,认为中国是世界萨满教化的中心。其理由是:中国是世界记载和研究萨满教最早的国家;“萨满”一词出我国的女真语;从地域上看,中国正好处于这一化圈的中心;这一地区的中国北方民族众多的人口中仍然保留或残留着萨满教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