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是一部高质量的碑刻文献整理著作。但个别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释文错误,缺文未释,原刻有误而未全部指出,标点误施等。通过考证,予以补充订正,可以使该项成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汉魏六朝碑刻中辑出隋前经籍8种,有确切篇名的文章2篇,诗赋铭诔咸(箴)颂、书奏诏咏策若干篇,并就所涉著作和文章的流传、著录、存佚,著者生平事迹等略作考述,期望为隋代以前文学、史学、文献学等的研究提供可靠材料.  相似文献   

3.
于安澜先生的《汉魏六朝韵谱》分“两汉谱”、“魏晋宋谱”、“齐梁陈隋谱”。三谱即三个时期。“两汉犹近先秦,魏晋宋即入新时期,至齐梁以下与切韵大同矣。”(钱玄同,1936年与于安澜书)因此,该书是研究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语音发展的重要参考献,但它也存在材料失收、字失校、误认韵脚、韵段划分失当等问题。本仅对《汉魏六朝韵谱》中的沈约韵谱进行补校。  相似文献   

4.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土,渐渐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绔,并且在同一地域并肩发展,因此存在互相之间的影响势在必然。自晋以后,两教在教义上,仪式上,都有渐趋于混同之势,清末民初的沈增植先生利用大量事实指出这一现象,其在《海日楼札丛》卷六“道士学佛”条记《真诰》十四:“周真人有十五人弟子,四人解佛法。”又:  相似文献   

5.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土,中外佛教徒及信士们开始了他们漫长的传教进程。到南北朝时,影响已非常之大。多数君王皆尊崇佛法,礼遇沙门。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佛教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呈现日益发展之势。中外佛徒频繁往来,长安、庐山、建业等地设立了佛经译场,译经、  相似文献   

6.
宋吴淑《事类赋注》是一部用赋体写成的、征引富博、体裁特别的类书.其中引证汉魏六朝赋作颇多,将其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所辑赋作相比勘,出入颇多,或可据以辑佚,或可为校勘之资。  相似文献   

7.
白景皓 《神州》2013,(14):11-11
《怀风藻》是第一部日本的汉文山水诗集,其中不免沾染了些许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山水诗风。那么《怀风藻》与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山水诗的异同则是本文的主要分析点。  相似文献   

8.
《隋书·经籍志》(简称《隋志》)、《旧唐书·经籍志》(简称《旧唐志》)、《新唐书·艺文志》(简称《新唐志》)、《宋史·艺文志》(简称《宋志》)作为《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前代与当朝文献典籍的权威性目录学著作,属通史性质的史志目录,通过对它们的阅读、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宋以前历朝历代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科技发展的概况,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还可以利用它们所著录的各个朝代的文献名录,考察不同时期各类典籍的存佚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顾野王《舆地志》在唐代流传较广,多为具有南方背景的学者所利用。宋代以来,伴随着各类书籍的大量征引及其地理信息的失效,《舆地志》逐渐淡出了主流书籍的行列,最终散佚。据现存佚文,其成书时间应在天嘉元年(560年)后,记叙范围似不涉及外国与四夷。《舆地志》在具有六朝文学色彩的同时,也保留了不少较为实用的地理信息。其文本在传抄过程中被不断修改,这可能是佚文中的年号、政区多有抵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七言作为韵文体,在汉代已被广泛使用,但作为诗歌的一种体裁,却至南北朝后期才开始流行,盛唐以后方成为诗歌的主体。这是由汉魏六朝的音乐体制决定的。汉魏六朝的诗歌史,经历了由歌谣到乐歌,再到徒诗的演变进程。七言徒诗是从七言歌诗中发展过来的,早期的汉至晋宋的七言诗歌都是歌、舞词,主要是由句句入韵与杂三七言这两体构成,这两体都不能成功地转化为大宗的徒诗体,这是由汉魏旧乐体制所制约的。南北朝后期,在新的音乐体制中,七言诗流行,隔句押韵的七言歌曲流行,并由此迅速孕生徒诗七言体。到了隋唐燕乐时代,七言已经成为歌曲主体,同时在徒诗体中七言也逐渐成为诗体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汉魏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辖制度,由分封朝贡制向民族区域设置制的发展、转变的初始时期。这一时期在东北地区的民族设置有两种形式,一是朝鲜四郡,二是辽东属国。此外还有统辖少数民族的机构护乌桓校尉与护东夷校尉。中原王朝在确立对东北民族统治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民族区域的设置,使之具有因俗而治的民族统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六朝时期建康的仓库分布颇广,按其经营性质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由官府设置之官仓;二为非官府设置之民仓。本文试以六朝时期建康地区的仓库为研究中心,就其类型、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和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六朝时期建康的语言状况及其所蕴涵的时代信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霍巍 《考古》2015,(2):103-113,2
六朝陵墓地面与地下均有镇守性质的神兽雕刻或图像出现,其题材及风格与汉代墓葬之间既有渊源关系,更有新的文化因素。其中以狮子为代表的陵墓装饰中瑞兽系统的形成,与过去的"汉制"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这些变化体现出"晋制"形成的标志性特点,并对唐、宋墓葬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舒 《大众考古》2020,(2):55-59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年来的城市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六朝文化遗存非常多,其中青瓷又占据很大比例,这与六朝青瓷烧造技艺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因为南京是都城,集各路优质资源于此。南京城内出土的六朝青瓷,窑口众多,东吴、西晋瓷器中,以当时久负盛名的越窑青瓷产品为大宗;东晋以后,长江中游地区的瓷器逐步输入,以江西洪州窑瓷器极具代表。  相似文献   

16.
六朝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丰富多彩的时代,除了在学术思想、文艺和科技等领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外,教育和藏书的发展也令人瞩目。本文旨在探索建康教育和藏书的发展过程及其对造就人才、繁荣学术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六朝墓葬中考古出土的玉容器作细致分析及系统考证,希冀通过这样的整理对六朝玉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建立起六朝玉器的某些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秦明 《收藏家》2010,(10):53-60
黄易所藏碑帖拓本虽然来源众多,但是主要途径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其一,访碑所得;其二,遣工椎拓;其三,亲友寄赠;其四,出资购买。现仅就黄氏所藏汉魏碑刻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在抚顺市刘尔屯墓地抢救性发掘了21座墓葬,包括砖椁墓、砖室墓、瓦棺墓、瓮棺墓等不同形制。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筒瓦、铜钱等。墓葬的年代属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和东汉末至曹魏两个时间段。此次发掘为研究本地区中下层居民墓葬的发展和演变,及其与中原地区文化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六朝统治集团对贾谊故居的保护到了十分重视的程度,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是源于此期贾谊的政治形象上升到统治集团的宗师地位;二是源于贾谊直系后裔在六朝时期强大的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