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使"新旧"教育递嬗于无形,并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清末四川本着"因陋就简""重精神轻形式"的理念对私塾进行改良。受清末时局、社会风气、塾师守旧、地方办学员绅办学不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清末四川私塾改良成效不大。  相似文献   

2.
正私塾改良的主要目的是祛除"科举时代教育"的旧形式(陈东原:《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7页),在私塾管理、私塾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良。20世纪前半叶,私塾改良活动因受政府更迭影响,时断时续,总体来看,可分1905~1911、1915~1920、1930~1937年三个主要时段。在这三个时段里,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加强了对私塾的管理,如浙江在行政管辖、私塾设置条件、塾师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寿价藩:《私塾指导》,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  相似文献   

3.
私塾·塾师     
塾师,就是旧时的私塾先生,说得更“新潮”些,就是往日民办教育机构里的老师。塾师是旧时教育体系中执掌教鞭者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师资队伍里,应该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私塾在中国城乡依然大量存在.新政权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积极实施改造私塾的政策,到1952年底农村私塾基本绝迹,私塾改造取得了很大成效.建国初期的私塾改造与清末以来的私塾改良一脉相承,符合小学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新政权在改造私塾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出现了忽视私塾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普及文化知识、不利于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漫话私塾     
如今的影视里,常出现私塾和私塾先生,不过就连70多岁的人,怕也弄不清那里头演的究竟是真是假了。我老家住在浙江的一个县城里,家里人认为私塾的基础能打得扎实,于是决定让我上私塾。现将当时私塾的情况回忆出来,大家可能会感兴趣。私塾的教书先生也称塾师,最受欢迎的是“禀贡生  相似文献   

6.
塾师     
赖晨 《文史月刊》2013,(1):62-63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一生中,各种能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关键期大多数是在幼儿期,1-6岁是人的大脑快速生长发育期。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幼师的职业无疑是重要的。从孔子设帐授徒以来,私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民间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塾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最基础的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基本靠它传承。私塾中,很多是塾师自设的学馆,少数是殷实  相似文献   

7.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播,意义非凡。1840年以降,国运罹难,士人纷纷求诸解救良方,西学思潮蔚然成风。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批新式学堂,掀起了开办新学浪潮。因推进新学之需,由地方乡绅发起,后全国颁行,对乡村私塾进行改造、整合,以资补新学的开展和推行。其过程历时近半世纪之久。通过以乡村私塾改良为视角进行考察,将有助时人对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过程窥测一二。  相似文献   

8.
刘波 《文史春秋》2004,(12):15-16
李宗仁在童年和少年时代.曾从过四位塾师:第一位开蒙塾师是他的父亲李春荣(字培英),当年他6岁,读了大约三年书;第二位是龙均时,读了两年书,随后又到他父亲设在古定村的私塾读了两年书:第三位是临桂县两江镇肖家村的李庆廷;第四位是拳师李植甫。  相似文献   

9.
徐懿 《巴蜀史志》2008,(4):44-46
私塾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教育机构,在传统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般民众眼中是读书识字的最佳去处。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官方对私塾按照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进行改良。然而受社会习俗、传统心理和新式学校存在的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民众对私塾的认知长时间停留在过去。造成官方和民间对私塾认知的分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民众逐渐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这就使在近代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旧两种观念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10.
金佛庄出生在浙江东阳县横店良渡村一个乡村医生的家中,因家境清贫,少年时代,由开设南货店的叔公带养,6岁就被叔公送入私塾启蒙,老秀才塾师吕松贵老先生见其聪敏好学,十分喜爱,常赞其日后前程远大,光辉灿烂,遂为其取名“金灿”,号“辉卿”。  相似文献   

11.
朱志明 《神州》2011,(3X):52-5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在改革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对严修非常敬重,请严总理直隶学校司.严开拓进取,使直隶教育为各省之冠.清廷新设学部,袁荐严任侍郎.袁任总统,复请严为教育总长.袁氏诸子拜严为师.筹安会起,严进行了忠告.袁世凯死后,严与袁家仍长期保持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依据档案资料对北洋政府的蒙古教育政策进行了概要探讨。认为虽然蒙古地区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北洋政府还是出台了一些与蒙古教育有关的政策。这些政策尽管缺乏系统性,但继承了清末教育变革的精神,继续推动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接轨。这一时期蒙古教育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动荡的严重影响,但热河、绥远、察哈尔三个有蒙古族分布的地区,其教育还是在困境之中维持或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发展更多的是来自于上述地区内部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把创建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革命的共同奋斗目标,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对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等问题做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明确规定,其中的国体,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具有最根本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有着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韩家炳 《安徽史学》2015,(3):108-114
二战结束前美国颁布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案》没有能够为战后国家经济、科技与军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大约同一时期,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重要项目“生活调整运动”因其对学生个人兴趣、家庭、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的偏重,对学术标准的降低以及学术性课程的忽视而遭到学者的责难。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太空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Ⅰ)的发射成功标志着美国在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中暂时处于下风。举国上下展开了对教育的诘难,《国防教育法》获得通过,联邦政府开始大规模卷入到教育调节与干预中,并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行政院为应对危机,在内部动力与外在压力之下进行了机构调整与改革。主要内容是机构调整与人员裁并,目标是提高行政效能,树立政府威信。行政院的机构调整与改革具有延续性,以谋求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取向。在派系矛盾严重的政治环境中,这一时期的行政院机构调整与改革未能深入进行,但为抗战时期的机构改革建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邓小林 《史学月刊》2004,18(10):47-54
近代国立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不仅是一个复杂且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政府对大学教师的聘任进行了制度规范,国立大学在实际操作时也有相应的政策,或规定或按照对学术成果的判定来鉴别受聘者是否有真才实学。但政府制度运作和大学实际操作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成立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因而课程改革被提上了日程。经过改革,高校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课程目标与方向逐步建立起来,课程的内容、结构、方法等也逐步摆脱陈旧的模式,理论与实际一致、师生互助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此次课程改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张书娟 《神州》2011,(3X):144-144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工作刚刚开始,作为一线教师在业务上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曾丽雅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1):33-40,125,126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尽管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但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高积累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后,在"三步走"发展战略下,现代化战略的制定实施凸显了民生取向特点,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亦与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紧密结合,但也带来了发展中新的民生问题。在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下,党和政府在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实践中实现了若干重大转变和提出了若干重大举措,使民生问题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曲折过程既受到不同时期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变化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也受制于演进中不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