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在泸州市江北镇的桥头山墓地清理了2座宋代石室合葬墓,墓葬形制、石刻内容和雕刻风格等不仅具有泸州、宜宾等川南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共性特征,同时也综合了四川盆地不同区域宋代石室墓的诸多因素,对重新审视四川宋代石室墓的类型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南宋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丧葬习俗、宗教信仰、音乐舞蹈史、雕刻艺术史、服饰史等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此次清理的4座南宋时期的小型仿木构石室墓,保存较完整,发现青龙、白虎、武士图像以及影作木构建筑,出土一批有一定科研价值的遗物,丰富了川南地区宋代仿木构石室墓的类型资料,对于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的宋墓考古学研究、思想史、美术史、兵器史、服饰史、建筑史、民族史、道路交通史研究都将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蕃兵是北宋时期设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军队建置。宋代播州杨氏蕃兵的创建,与宋王朝对播州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政治治理有关。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宋王朝在四川成都设置“都大提举茶马司”,对四川地区实行茶叶专卖,又在川南地区的叙州(今宜宾)、泸州、南平军(今赶水)等地开设茶马交易市场,对黔北和黔西、叙南、滇东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茶马贸易,黔北地区少数民族“乐墓圣化”,纷纷要求归附,宋王朝借势首先在黔北地区设置蕃兵。  相似文献   

4.
《文物》1980,(6)
四川宜宾地区珙县的"僰人"悬棺葬,是古代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遗存。1954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普查。省人民委员会于1956年正式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研究川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弄清悬棺葬的时代和族属问题,1974年的7月下旬至9月中旬,四川省博物馆和珙县文化馆共同将该县洛表公社麻塘坝的"僰人"悬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峡江地区宋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进行类型学研究,将本地区宋代墓葬划分为三个时期。然后,分析了峡江地区宋代墓葬的文化因素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使我们了解到峡江地区在宋代是一个较为封闭和落后的地区,有些文化现象在这种稳定的落后状态中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6.
林向 《四川文物》2010,(1):82-84,95
盐津豆沙关的"僰人悬棺",科学上应正名为"崖洞式崖葬"。它与川南珙县麻塘坝及贵州的同类遗存最为接近,故其年代也应相近,即相当于明代中期以前,早不过宋代。  相似文献   

7.
排姆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丁堰街道排姆村南部.2020年4—8月,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宋代墓葬21座.常州地区宋墓多为零星发现,此次发现的宋墓排列有序,方向大体一致,随葬器物时代特征相近,墓葬数量之多为常州地区首次发现,为研究江南地区宋代墓地排列及地方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相似文献   

8.
川南蜀人墓葬和蜀国南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南蜀人墓葬和蜀国南疆唐长寿川南地区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金沙江、长江等重要河流交汇之处,历代为成都平原与滇、黔交通的要途,与古蜀中心成都联系尤为密切。三十年来,蜀人墓葬在川南时有发现,目前所知,主要有以下10处:1.峨眉山市符溪墓群,1963年...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在四川仪陇县新政镇东北三安置区的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座宋代仿木构石室墓.墓室仿木构壁龛中雕刻高僧坐像,陶罐中均有骨灰,推测该墓应为僧人合葬墓.该墓的发掘为四川地区宋代火葬墓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泰州市博物馆抢救性地清理了一处宋代墓葬群,这是泰州地区第三次发现宋代墓葬群,出土了一批瓷器和带文字的漆器,为研究宋代泰州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1.
吴敬 《考古与文物》2014,(1):95-100
秦岭—淮河沿线以南地区已报道了1000多座宋代墓葬,通过对这些墓葬的分类、统计和归纳,我们发现其在分布特点、区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上有着一定的共性规律。在分区上以河流山川为分界形成若干文化圈,在各文化圈中又受到了自然地理以及宋代社会、经济、宗教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宋代南方各地葬俗的共同特征,这是宋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南方地区宋代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四川资中县在基建工程中发现了4座石室墓,考古工作者对其中的3座进行了清理,墓室雕刻精美,题材丰富,为研究川南地区南宋物质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市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2):54-78,中插3-中插4
201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张庄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五代墓15座、宋墓16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00余件套.这批五代、宋代墓葬形制特殊多样、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墓室建筑工艺脉络清晰.不仅在连云港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苏北鲁南地区也不多见,为研究连云港海州地区五代至宋代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丧葬...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0月,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时曾在川南宜宾县的双龙、横江两区发现一百多座岩穴墓,其中主要是宋代的遗存。有关的调查报告已经发表。 川南的岩穴墓1979年在高县曾有相当数量的发现。这类遗存建国前已为我国一些民族学家所注意,芮逸夫所称的川南兴文县南广河流域“凿岩为圹”的岩藏遗存就是指此。过去资料零散,族属问题往往难以判断,大多认为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受汉人文化影响逐渐汉化,或汉人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两者之间。1981年3月召开的“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对岩穴墓曾有涉及,一般认为是“与汉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显然已倾向是汉族以外其他民族的遗存,但也设有更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宋代铜镜,其中湖州镜存世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年代集中于北宋晚期到南宋中期。成都作为宋代重要的铸镜中心,而四川地区却大量流行湖州镜,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宋代的四川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为铜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内需市场,然而由于手工业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当时该地区的制镜业相对羸弱,铜镜市场的供需失衡为外地铜镜的输入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6.
2016年8—12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宋代窑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其中,桂平罗秀伟杨窑、北流平政岭垌窑、钦州浦北土东窑是时代上前后相继的三处青白瓷窑址,反映了广西青白瓷不同时期的烧造技术特点。桂平蒙圩顺东窑为广西地区宋代青瓷窑场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本次调查不仅丰富了广西地区宋代陶瓷考古资料,也为瓷器外销和区域文化交流等研究提供了可资对比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泰州市北宋墓群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在泰州市东郊抢救性地清理了一处宋代墓葬群,这是泰州地区第二次发现宋代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漆器、成套的文房用品和标有墓主姓名的买地券,为研究宋代泰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杨果  陈曦 《江汉考古》2005,(3):77-82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制瓷业发展的历史中,江夏地区名不见经传,相关文献资料缺乏。本文主要依据考古资料,考察了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发展与特点,并从自然与社会条件方面探讨了该地区制瓷业兴起、繁荣,及走向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华南地区宋代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可初步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发展阶段.从各类墓葬的发现情况来看,华南地区宋墓的特点与当时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地区的外来文化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墓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南地区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0.
宋代结束了五代时期中国北方连年争战的局面,于公元960年重新统一了古老的大帝国.从公元960年起,到公元1126年金兵入侵并占领中国北方部分地区止,宋王朝统治着中国的大部分地区,这个时期被称为北宋.之后,金兵不断南侵,逐步扩大在北方的统治范围.从公元1127年到1279年,宋王朝在中国南方重新建立它的政权,维持着对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统治,都城在现今的杭州,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南宋.在宋王朝长达三个世纪的统治期间,绘画艺术空前繁盛,绘画题材无所不包,绘画作品难以数计,为浩如烟海的中国艺术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来各个王朝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宋代绘画在山水、人物、花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