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是指陕西北部地区。一般指乔山以北,长城以南,子午岭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域。包括现在延安、榆林两个专区,面积八万七千四十五平方公里,人口四百六十二万。据考古资料得知,远在旧石器时代,陕北  相似文献   

2.
榆溪塞又称榆林塞 ,是蒙恬在打败匈奴以后设置的一个重要关隘。由于史书对榆溪塞的位置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每当人们提到榆溪塞时往往感到费解。自三国以来 ,曾经有一些学者对榆溪塞的位置进行过解释 ,但说法很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 ,榆溪塞在秦上郡治所北边 ,即今陕北榆林市北部一带。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河水注》中说 :“河水又南 ,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次山……其水东径榆林塞 ,世又谓之榆林山 ,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自溪西去 ,悉榆柳之薮矣。缘历沙陵 ,届龟兹县西北。故谓广长榆也。王恢云 :树榆为塞 ,谓此矣。”另一种观…  相似文献   

3.
榆林新明楼魏忠贤铜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刘合心 《文博》2002,(3):69-80
塞上名城榆林,秦汉时为上郡,唐代则属银州。明正统二年筑榆林城,成化九年(1473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将延绥镇署自绥德迁至榆林,随后在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三拓其城,逐步形成现在的城市布局。康熙元年九月,清政府裁撤延绥巡抚,雍正九年设榆林府。1986年,榆林市(今榆林市榆阳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  相似文献   

4.
郭洲 《中国钱币》2006,(4):40-41
一、陕北地方实业银行陕北,是一个历史性的地理概念。民国初年,陕北道统辖23县(榆林、神木、府谷、葭、米脂、横山、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延川、延长、肤施、安定、安塞、保安、洛川、甘泉、宜川、、中部、宜君),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民国十八年(1929)冯玉祥主陕,令西北银行在榆林城开设办事处,陕北地区始有现代金融业务开展。但随着民国十九年(1930)冬陕西省政府改组,西北银行停办,其所属榆林办事处也随之关闭,导致陕北地方市面上的筹码缺乏,事业停滞。时任国民革命军十八师师长的陕北土皇帝井岳秀召集陕北23县的著名绅士会商成…  相似文献   

5.
陕西北宋铁钱阎福善陕西北宋铁钱出土概况北宋时所称的陕西,是泛指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以西之地,包括陕西省的大部、甘肃、宁夏、青海、河南等省部分地区。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北宋政和元年,现陕西省的北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等四县属西夏;陕北东部吴...  相似文献   

6.
陕北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古时是农耕民族防御游牧民而构筑防御工事的必然地带。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王朝几乎都在陕北修筑过长城。如今陕北榆林地区共存有6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是我国长城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张在明 《文博》2008,(4):95-96
吃透榆林,至少要去三个地方:榆林城、统万城、白云山. 去榆林城,是看政治、经济. 早在四十多年前的初中时代,就从陕北同学那里,听到"榆林三迁"、"城里的老街石板路"等等关于这座塞外古城的言语.  相似文献   

8.
为配合210国道榆林段项目建设,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队配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走马梁汉墓群羊圈梁沙区域进行了发掘。本次发掘墓葬13座,出土器物46件。墓葬类型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土洞墓、斜坡墓道砖室墓。走马梁汉墓群从西汉早期延续至东汉晚期,墓葬等级较低,属于西汉至东汉时期的平民墓葬。走马梁地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带,墓葬总体风貌主要为农耕文明,为研究汉代陕北地区平民阶层的丧葬习俗、生活风貌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刘翠萍 《文博》2005,(1):50-54
陕北,即陕西北部,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 包括延安和榆林两个市。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栖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则遍布各地。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活动在这块土地上。在汉代,陕北作为西北边疆,有大量朝廷派出的戍边将士,也有数次大规模的移民实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榆林市档案局搜集到一批刊印于1924年的《榆林之花》《榆中旬刊》(前期称《榆林旬刊》)和刊印于1925年12月至1927年1月的《榆钟》刊物。其中有《榆林之花》六期、《榆中旬刊》两期、《榆钟》六期。  相似文献   

11.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接壤,是草原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最佳路线,为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扰掠,中原历代王朝多在榆林境内修筑长城,长城的修筑很大程度上是保护了汉族的农耕文化,但也使榆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态环境逐步遭到破坏,促进榆林沙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李建增 《旅游》2014,(1):18-21
"春牛走到哪里哪里就好,牛王会打到谁家谁家就旺,牛王菩萨保佑十里八乡一年四季都平安,春耕播种能风调雨顺"。这是春节期间在陕北横山马坊一带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庙会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经千百年的庙会活动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黄土特色的陕北庙会文化。陕北地处西北内陆地区,这里曾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汇地,是草原文化向中原文明的过渡地带。或许是基于此的缘故,陕北庙宇的组成形式在西北地区极具代表性,基本上是佛、道、儒不分家。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党岔乡管辖的马坊村,坐落在无定河畔。在陕北以农耕为主的农村有两个神灵尤为重  相似文献   

13.
提超陕北,就会因它是革命圣地而引起人们对它的怀念和敬意,但是,陕北除了在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外,在我国古代历史方面也有辉煌的事迹和丰富的遗存,从这次陕西省博物馆所展出的陕北文物展览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陕西省文管会和博物馆在去年秋季组织了陕北文物古迹调查征集工作组,调查了耀县、铜川、鄜县、绥德、横山、靖边、榆林专县的文物古迹,以  相似文献   

14.
陕北榆林一带是匈奴族长期游牧驰骋的地区之一,素以出土“西番片”——匈奴族特有的艺术装饰著称,这种考古文献上所谓的“鄂尔多斯式铜器”,解放后在陕北及关中续有发现。本文介绍的是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动物纹钢饰牌。图1 双虎纹透雕带饰四周长方形边框,上有幅射状纹。框内铸二虎,方向相反,张牙舞爪,回首对望。二虎唇吻上方有一饰物与边框相连。榆林出土。长10、宽4.3厘米。匈奴双兽铜饰牌甚多,如双牛、双羊、双驼、双鹿等,象这样双虎图案的饰物,尚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6,(1)
正李林先生的遗著——《陕北两汉画像石及墓室保护研究半世纪》于201 5年10月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978-7-5368-3205-3,16开本、120千字。定价65.00元。陕北两汉画像石多出土于榆林市绥德、米脂等地,与山东、河南、四川的汉画像石并称。此次出版的《陕北两汉画像石及墓室保护研究半世纪》一书,对陕北两汉画像石的发掘清理、墓室形制、出土器物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重点对汉代画像石的创作造诣、  相似文献   

16.
郭洪涛是陕西米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他是“陕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者之一”,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也是“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开创人之一”。立志革命和狱中斗争郭洪涛考入榆林中学时,校长是著名的西北民主革命人士杜斌丞。当时  相似文献   

17.
陕北的榆林东部(以及山西吕梁地区)是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近50年来的发掘、收集和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然而我们对它的认识深度并未赶上资料增长的速度。本文以图像分析的方法,将陕北汉代画像石当作一个连续发展的有机整体来看待,以纪年画像石为依托,通过追踪题材的衍生、配置与消长,图像与造型的变化,尤其是以西王母图像的演变为主要线索,试图建构图像的类型与年代框架,深化和促进对陕北汉代画像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榆林地区,历史上曾是魏、秦、汉、隋、明等五个封建王朝修筑军事防御长城较集中的地区。1980年和1987年,陕西省文物局曾组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在榆林市境内,也曾陆续发现一部分不同历史时期的长城遗址。 1990年9月,榆林市文管会在前两次全省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入考察全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名城—榆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县位于陕西北部,无定河中游,其西北是沙漠地区,北与内蒙毗连。面积7,053平方公里,其中百分之六十五的地面为沙丘覆盖。榆林城是著名的沙漠城市。建国以来,由于植树造林,防风固林,现在榆林已成为沙漠中的绿洲。榆林地区在远古时已有人类活动。1932年在榆林以南油房头、鱼河堡等地曾发现有旧石器时代遗址。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古城滩、三岔湾以及城南沙丘中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秦时榆林属上郡,汉代设龟兹县(西域龟兹国人内迁居今古城滩一带故设县)。后魏为夏州,后周置弥浑戌。隋开皇  相似文献   

20.
坐落于陕西省北部的城市——榆林市,旅游资源丰富,涵盖多种类型,如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地质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目前榆林市的旅游资源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的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从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自然地质旅游资源3个方面分析其开发现状,并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充分利用和挖掘榆林市的旅游资源,推动榆林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