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下生花与生花的笔毛无关,也有关,似乎有些看人说话。用羊毛制出的羊毫,其毛柔,写出的字轻灵秀气;用狼毫制出的紫毫,其毛硬,写出的字刚健;有人不走极端,用“七紫三羊”制笔——七分狼毛、三分羊毛,硬柔兼施,写出的字刚中带秀。笔毛多样,生花万千!但同样的笔,拿在韩愈手中,就能文起八代之衰,若拿在刘后主阿斗手中,就只能签“城下之盟”了。  相似文献   

2.
早在秦代,制笔就采用劲健之毛作柱,软毛为被,二者刚柔相济,便于书写。而连云港市网疃汉墓出土的单管短套毛笔,其制作工艺及笔之性能已步入成熟期。从短笔套、笔杆、笔头分析,汉代毛笔不仅具有“四德”而且具备“五善”。  相似文献   

3.
浅谈宫廷笔     
蒋炳昌 《收藏家》2002,(8):36-39
古人制笔,不仅讲究实用,也注重对笔帽、笔管的装饰。笔管是毛笔装饰的主要部位。《西京杂记》中记载着汉代天子所用的笔管则饰以错宝,毛则用秋兔之毫,并以杂宝为匣,厕以玉壁翠羽,皆值百金。汉唐以后,制笔工艺越来越精致,种类更加丰富,而笔的装饰亦益发多姿多采。据王世襄先生《竹刻》一书介绍,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载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竹笔一管,稍粗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已来,中间刻有《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每一事刻《从军行》诗两句,若“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雕。乃  相似文献   

4.
笔帖式是清代品级不高但很重要的职官,是继承和转化后金时期“巴克什”群体职能后的产物,且只能由旗人(主要是满族人)担任。康熙时期,出于政治、军事需要,始有派出之笔帖式。有清一代,笔帖式设置遍及中央和地方各个部门,并设有专门考试用于铨选。笔帖式升迁较之他途为快,乃旗人重要的进身之阶,是清代“首崇满洲”的具体体现。从其职掌考察,笔帖式具有沟通满汉关系、联系中央和地方的两大作用,与清王朝同兴衰共荣辱,在清代职官系统中极为独特,颇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5.
中日笔话,又叫笔谈,笔语,是两国人在言语不通的情境下产生的。中国在东亚有较高的化地位,“它的化传播四方,逐渐引发了周围各国的化。”①周边国家虽言语不同,却使用汉字,这构成笔话的化背景。中日笔话起源较早,据《莲池笔谭》,19世纪30年代,中国人朱柳桥与  相似文献   

6.
蒋炳昌 《收藏家》2006,(11):29-35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句话:“墨陈如宝,笔陈如草”,讲此话有其一定的道理。在文房四宝中,毛笔是最不容易保存,笔以实用为主,随时生产,随时消费。使用过程中,笔毫极易磨损,使用期限不长,即使是一支未使用的新笔,而毫毛因涂有胶质又容易被虫吞食蛀掉,如放置地点不妥极会霉变受损,失去实用价值。可是,社会上收藏毛笔者并不少见,这些收藏者以笔者观察或可分为两个层面。首先是以用笔为主的书画工作者,这一个群体把笔作为使用工具,重在一个“用”字,首重的是制笔工对笔毛、笔头结扎工艺是否精良,使用能否得心应手,自身流派特色是否能得以充分体现。世…  相似文献   

7.
周恬逸 《东方收藏》2022,(10):63-65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门类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工笔花鸟画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本文从“新工笔”的产生背景入手,选取几位当代“新工笔”花鸟画家,围绕题材、构图、色彩三个方面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体会“新工笔”将传统文化和时代元素巧妙融合的新意。  相似文献   

8.
笔墨纸砚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用品,被誉之为“文房四宝”,最著名者当数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它们是传播和发展文化艺术的重要工具,既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也具有收藏价值。收藏毛笔要选择制作精致者,笔头应以尖、齐、圆、健“四德”为标准,即笔头尖而细,其内外的毛整齐,周身饱满浑圆壮实,笔头的弹力好,美观挺拔;毛管则应讲究质地精良,制工细巧,轻重适用,且图案装饰华美。收藏墨要挑选质量高且装饰美者,或是制墨名家的作品。好墨其质如玉,内闪蓝光,久不变色,芬芳宜人。除黑墨外,专供绘画用的色墨因其色泽艳丽、图案繁富…  相似文献   

9.
笔山书院     
介绍始创于清代乾隆年间在贵州兴义的笔山书院情况 ,其规模 ,成效对当时、当地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以“明文”与“隐文”并呈的“错乱之笔”记载汉惠帝的事迹。自班固至今绝大多数学者所解读的是“明文”,本文通过系统性的考证与诠释尝试解读“隐文”。依此解读,惠帝具有成为“守成之主”的良好条件;他是父皇的孝子、母后的逆子,是因孝道矛盾而牺牲的皇帝。依此解读,司马迁的错乱之笔才气纵横,史识宏伟。  相似文献   

11.
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其制作工艺精湛,品质优良,与微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珍品,是中国毛笔发展到最高水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张啸风 《神州》2020,(1):47-47
马克笔工具由于自身的特性及使用的便捷性,长期广泛应用于设计手绘表现图领域。近年来由于相关设计专业考研热潮,马克笔表现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其技法层面被专业人士深入挖掘研究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也产生了对此类工具再认识重新定位的新思潮。本文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新时代设计领域对马克笔工具的合理定位和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3.
杨臣彬 《收藏家》2005,(4):57-58
罗聘(1733—1799年)字遯夫,号两峰、自署花之寺僧、金牛山人等。祖藉安徽歙县,世居扬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中年龄最小的一位重要画家,故有“扬州八怪”殿军之称。罗聘是一位早熟的天才画家,他工诗善画,刻印亦属上乘。20余岁就有绘画作品传世。其绘画作品题材广泛,技艺全面,笔情古逸,思致渊雅,道释人物、山水、花卉、走兽无所不精妙,梅花、兰笔均极超逸,古趣盎然。乾隆二十二年(1756年)25岁的罗聘拜在“扬州八怪”之一书画家、诗人、金石学家金农门下,成为金农的入室弟子,在绘画上也曾得到金农的指点。  相似文献   

14.
《论语笔解》成书时的卷数不是2卷,是10卷;成书时间不是北宋之末,而是北宋中期之前;成书方式不是后人得韩愈、李翱稿本而别录之,而是韩愈、李翱讨论论语之后,李翱据记忆而撰写。四库馆臣为《论语笔解》作《提要》时,在这几个问题上的说法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仇生负俊才,善得丹青理。盛年遂凋落,遗笔空山水。至今艺苑名,清风满人耳。”诗中说的“仇生”便是明代中期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吴门四家”的著名画家仇英。  相似文献   

16.
蔡襄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创"飞草书"。但是关于蔡襄"飞草书"的研究甚微,故而产生了许多误解。如明代娄坚将飞草书解释为"渴笔草书",今人曹宝麟先生指出蔡襄《陶生帖》为飞草书代表作。二种论述皆非。蔡襄的飞草书应为用散笔书写的草书体飞白书,飞、白、草、散笔四要素缺一不可。本文将主要从历史文献入手,并结合实证材料,对飞草书进行释义,考察飞草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风格特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洪瑞 《古今谈》2001,(4):42-45
徐贲字幼,其祖先是四川人,至元元年(1335)生于江苏常州。后迁居苏州城北的望齐门外,自号北郭生,因名他的诗集为《北郭集》。他工诗,善画山水,与高启、杨基、张羽交好,并称“吴中四杰”。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一批为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高唱赞歌、涂脂打气;为日本国民战争狂热鼓噪喧嚣、推波助澜;为天皇笔战、为天皇献身的法西斯作家——“笔部队”。他们包括长期在军队服役并直接参与作战的“军人作家”;受日本内阁情报派遣到侵华前线体验战争的“从军作家”及受报社、杂志社派遣或自愿赶赴前线的“民兵”。“笔部队”的这些作家受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扭曲的“大亚洲主义”和狭隘的“文学报国”思想支配下,本着“吾为君书,吾为君亡”的精神,心甘情愿地投身于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食货志上》载:“初,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这是中国钱币史上第一次由名家制词并书写钱文的明确记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自古文人多善书法,但书名往往为其文名所掩,即使号称“诗仙”、“诗圣”的李白,杜甫也不例外。如元人郑杓在《衍极》中说:“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刘有定注云:“杜甫善楷、隶、行、草”。清人叶昌炽《语石》中也说:“柳子厚工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