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德行为大量地表现为集体性的法人失德,并由这种法人失德引起或助长了许多个人失德行为。制度与伦理的疏离是造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人失德现象滋生蔓延的根源,只有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实现制度与伦理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遏制法人失德及由法人失德所导致的个人失德现象的蔓延。鉴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德现象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法人失德,必须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法人道德建设特别是法人制度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2.
3.
在志书编纂当中,有一个普遍存在、大家比较苦恼、也绕不过的问题,就是讲政治和讲真实的关系。人们都说,实事求是是编修志书的根本性原则,也是我国修志的优良传统。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也不例外。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从客观上讲,需要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具有一定支撑力的经济物质环境。从主观条件看,有些是属于制度性制约,有些则是一些领导人认识不到位,思想偏于守旧,不开放,或因利益关系的牵扯,不愿讲真相、写实情。应当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这些方面有了根本性好转,民主、法制、明、富裕、和谐等都成了我们治国的理念,成为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主要内容。但是,也应看到,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化和物质条件还不可能那么宽松,特别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化制度改革还不到位,还存在某些局部难以求真求实和有意弄虚作假的环境条件。加之我们的一些编纂在思想、品德、化素质、认知能力以及编修经验等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都是讲真实难的一个原因。但目前,对多数人来说,最重要也是急需解决的是在政治性和真实性关系上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4.
任弼时有许多突出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湖湘文化的熏陶是任弼时实事求是思想作风形成的深厚文化底蕴,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坚强的党性是任弼时实事求是思想作风深刻的理论基础,不断的革命实践和实际工作的锤炼是任弼时实事求是思想作风强大的现实基础,注重调查研究和密切联系群众是任弼时实事求是思想作风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作为湖湘学人的典范,继承并发扬了湘学务实践履的传统,创造性的将"实事求是"由历史上的考据学命题转变为哲学认识论命题,并将之由一种学风演变为一种办事风格,对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事求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十年来,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主要集中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命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廉政制度和反腐制度经验的借鉴,反腐倡廉制度设计的缺陷和改进的方法,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措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和制度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是其中的一个举措。这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农民因生病导致贫困的局面,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是一般的政治口号,不是风靡一时的流行语,它具有高度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境.具有总结和鸟瞰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高度,具有引领和映证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践高度,具有继承和超越人类认识智慧的哲学高度。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最具现代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就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但因未能形成经常化和制度化而使这一时期的探索历经曲折。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分别从不同方面为推进党的制度创新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推进党内民主应强化制度功效并力求制度创新。从与时俱进的视角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是党的十七大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农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增进农民权益,也要防止以建设新农村的名义侵害农民已享有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逐步兴起并发展,且影响深远。网络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大立法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扩大阵地、搞好产品服务、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引导水平、加强行政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强化技术保障、建设人才队伍等十一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治合法性作为一个系统,其建设只有遵从一定的运行规则和运行规律,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才能使系统有效运行并达到功能最大化。本文就如何在系统指导下建构我国的政治合法体系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必然要体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点,必须结合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实践。只有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才能使民族地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谱系并不仅仅是满足村居宗族的收族作用,它也具有与宗族社会互构与映照的关系。谱系构造以人们的祖、宗、族观念为结构基础,此种祖、宗、族观念与国家—族群—宗族的历史联结密切相关,其远祖及始祖象征着姓族的神圣来源以及与国家的关联,也反映了主流族群的认同意识;宗祖与族祖则是国家制度下的世居权与户籍地位的象征。徽州谱系以祖、宗、族三层次结构为典型,谱系结构也在与现实社会关系互动中构造了一个以宗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汉代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和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土地所有制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劳动与土地的结合这一思维视角,分析了汉代土地所有制的结构和运动的前提条件、基本结构、运动特点和运动的结果,从中总结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十七年,史学界实际存在着两种学风,一种是教条主义学风,在1958年以后一度盛行;另一种是倡导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风。范文澜恰恰是后者的代表人物,他作为正直的史学家,十几年如一日潜心治学,精心修订和重写《中国通史简编》这部巨著;作为近代史所的创建者,他卓有成效地提倡和培育了全所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他在领导中国史学会的工作中,更是贯穿了高度重视扎实的史料基础和提倡严谨学风的指导思想,当教条化的错误潮流袭来时,他挺身而出进行抵制,表现出捍卫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尊严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