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现在已拥有45处世界遗产。然而,与世界遗产数量急剧增加不相称的是,中国在世界遗产立法方面存在明显滞后现象,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本文拟在概要评述和检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基础上,以北京故宫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为样本,分析和探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度报告是我国履行世界遗产监测义务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内容和形式特点不仅继承了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下的定期报告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需求,具有以保护突出普遍价值为核心、为定期报告提供信息支撑、是遗产地定期实施监测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模板、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提供重要数据来源、成为遗产地横向交流的重要工具等特点。随着世界遗产保护理念、视野的扩展和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需求的提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度报告需在保持内容动态更新、深化数据成果向保护管理决策的转化、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等方面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是《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提出的遗产保护管理的重要举措。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后,在保护管理规划方面做了持续的探索,结合中国文物保护体系要求,形成一套既顺应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要求,又符合中国文物保护法规体系的规划模式和工作方法。但是,随着世界遗产申报和管理的理念、策略和规程的转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也需要顺应潮流,总结已取得的经验教训,完善规划体系和制度,更多地关注遗产价值的保护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更主动地谋划世界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参与了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承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及遗产地经济发展”课题研究(2009年10月至今)。该课题旨在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管理,促进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大量案例研究和现场调研为基础,依据保护经济学理论,探讨世界遗产地对其依托城镇或地区直接和间接产生影响的主要经济领域、作用模式、遗产地产生的长期效益及其未来发展情况,最终提出有利于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古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文简称《公约》)以来,至2012年7月,共有4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7处,世界自然遗产9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3处,世界遗产总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它们不仅是中华大地自然瑰宝和中华民族绚烂文明的集  相似文献   

6.
《世界遗产》2015,(3):94-97,10
三清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于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为UNESCO—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项目地。项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地游客管理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二是遗产地管理部门的能力建设;三是提高遗产地当地公众的意识和其他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7.
“文化遗产”作为先人遗留的文化财产的指称,本是西方人首先使用的术语.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用于文件并在1972年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而为世界各国接受。国人普遍使用这一术语,则始于我国参加《世界遗产公约》而成为公约缔约国之一的1985年。我国从此积极参与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和加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公约》和《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框架下,逐步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工作,是在以上框架体系下,结合我国文物保护的实际情况,逐渐建立、健全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监测体系。该体系针对我国文物管理体系制度、保护管理现状等国情,建立和实施了一套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框架、机构组织和技术手段,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物代表团于2004年访问印度,考察了10处世界遗产地、5座博物馆。在代表团印象中,印度的古建筑普遍得到较好保护。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印度与中国有许多相近之处。印度拥有相当一批掌握了文物保护先进理念并拥有丰富经验的文物保护管理人员;在保护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方式和成功的经验;在世界遗产地的管理、文物科技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都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10-110
世界遗产地和生物多样性地区之间的整合《世界遗产公约》的诉求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社会的迎合海洋世界遗产:保护海洋中“最好中的最好”,现在就是时候。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1985年,中国正式加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国世界遗产增加到41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数量稳居世界第三位,并保持了世界文化遗产连续9年申报成功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2.
潘运伟  杨明  刘海龙 《人文地理》2014,29(1):26-34,65
研究导致世界遗产"濒危"的威胁因素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与保护提供重要借鉴。对全球濒危世界遗产威胁因素定量统计发现:武装冲突、管理不力、工程建设是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自然遗产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濒危因素还包括城市发展压力、不合适的维修/重建等;世界自然遗产濒危因素则还包括非法偷猎、捕捞,以及林业采伐、农业种植、放牧等农林生产活动等。中国世界遗产面临的首要威胁因素是旅游发展压力,管理问题、城市发展压力、水利工程建设等也较为突出。提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建议:明确遗产旅游价值取向,加强高峰期游客管理,控制旅游设施建设规模;提升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探索世界遗产管理的新体系、新思路;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积极预防极端自然灾害的破坏;严格控制世界自然遗产地内的道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监测是根据国际公认的文物保护准则以及《世界遗产公约》,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状况进行周到的专业检查、审议和评估,包括系统监测及反应性监测两种类型,前者要求遗产地主权国主动进行且每6年提交一份详尽报告,类似我们定期的“体检”;  相似文献   

14.
北京有6项世界文化遗产,已经采取和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管理方法和措施。建立了专职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坚持遗产项目的维护和保护,控制外围的建设工程,保护世界遗产周边的历史环境,制定和完善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规章及法规。目前世界遗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有,自然风化与腐蚀的威胁,遗产地中商业化倾向问题仍时有显现,遗产地周边历史环境保护中的问题仍然存在。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及发展趋势,一是实现遗产项目保护工作的近期目标是完成“人文奥运”规划中文物保护计划;二是全部搬迁遗产地保护范围内的占用单位和住户;三是…  相似文献   

15.
<正>1987年,中国第一次申报世界遗产。最终周口店猿人遗址、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长城、泰山等6处遗产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泰山由于既符合文化遗产标准又符合自然遗产价值,被列为"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17年可可西里和鼓浪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已有52处遗产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也已经从一个遗产保  相似文献   

16.
开展世界遗产监测的背景 1982年,也就是在1978年第一批遗产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的第四年,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并讨论世界遗产地的监测问题。当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希望了解缔约国保护管理世界遗产所采取的行动情况,并收集遗产地保护状况的最新信息。1983年,世界委员会会议决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等咨询顾问机构来收集信息提供报告。于是,1984年IUCN提交了第一份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状况报告;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四十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缔约国启动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为此,本期的聚焦推出了"世界遗产:人和遗产的关系变革"。近十年来,在公约的框架下,关注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今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与本地社区的作用"。《保护世界遗产谋求可持续发展》一文,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官员角度,阐述了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中国世  相似文献   

18.
反应性监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敦促《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提升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操作指南》对反应性监测有明确的规定,授权世界遗产中心对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管。反应性监测体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问题导向"倾向,是对缔约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能力的检查。中国应该以"内容大干形式"为指导原则,做好迎接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反应性监测的准备工作,与国际同行分享中国遗产保护经验和做法,严格控制世界遗产缓冲区内的环境整治和建设活动,建立中国国内的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国外资讯     
<正>21处新遗址获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7月2日—12日在波兰历史名城克拉科夫举行。本届大会共审议通过了21处新的世界遗产地,其中包括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截至目前,世界遗产地总数达1073处。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2处。安哥拉及厄立特里亚国是首次有世界遗产地列入。此外,大会还讨论审查了已经列入遗产名录、但由于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遗产》2009,(3):112-112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6月22日~30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第三十三届会议。委员会审议关于把新遗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会议期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的35个缔约国介绍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其中包括三个迄今尚未有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和吉尔吉斯斯坦。今年提请的新遗产共有30处:4处自然遗产.23处文化遗产和3处混合遗产(即既为自然遗产也是文化遗产).其中包括4处跨境遗产提名。此外.还包括7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的扩展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