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于明清之际的柳如是,是一位气节高尚、才貌双全的女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柳如是视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风流名妓。其实,据拙著《柳如是新传》考证,马湘兰、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李香君等六人是秦淮妓,陈圆圆是吴中妓,柳如是是吴江妓。今人把...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印象中,柳如是不过就是秦淮八艳之一,一个很有文采的妓女而已。可是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当时几乎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却在贫病交加中拼尽全力,用十多年的时间,由他口述助手笔录,写下80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相似文献   

3.
16年前,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经出版即在知识界、文化界激起强烈反响。尘封多年的陈寅恪一时成为焦点人物,并开始由学界走向普通公众。10年前,《陈寅恪集》终于由三联书店推出。首先与读者见面的是《柳如是别传》,首印1万册,短短数月间销售一空,不得不加印——"陈寅恪热”丝毫未见消退。  相似文献   

4.
赵焰 《江淮文史》2012,(2):158-162
汪然明爱不爱柳如是柳如是与钱谦益这一对老夫少妻的姻缘,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花絮",由此引起的"羡慕嫉妒恨"波及很广。数百年之后,还有陈寅恪情不自禁为之作传。只是很多人不知晓,柳如是在认识钱谦益之前,还曾与汪然明交往密切。比较起与钱谦益的关系,柳如是与汪然明的交往,很有点"像雾像雨又像风"。  相似文献   

5.
王菊梅 《文史春秋》2013,(12):43-45
驰誉江南的“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虽不幸堕入青楼,但其对情感的执著、对平等爱情的追求为今人赞叹;其在文学、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为后辈敬仰;其对国家、民族兴亡的忧思之感,为民族复兴尽倾己力的行为为后人钦佩。她曲折却不平凡的短暂一生,闪烁着不可磨灭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让我们认识了一位风华绝代人品高尚;的风尘女子柳如是。要担心的是这位令人起敬的风尘女人,不知何时会被“影视家”们戏说!  相似文献   

7.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之《身后是非谁管得》章,我由原本的感慨万分陷入尴尬非常的境地。这一意谈到1978年5月刚复刊(书中说“创刊”似未确)的《学术研究》第一期刊出《柳如是别传》“缘起”部分时有一段我早忘得精光的编者按,其中最后一段分明写着:蒋帮的一些无耻文人、政客。因为陈寅信先生十多年没有发表文章,便大谈他的晚年迁遇,并借此进行反共宣传。这部洋洋数十万言的著作,就是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我十分惊讶:为什么时为(学术研究)主编的我对这段文字竟一点印象也没有呢?我至今仍清楚记得,当我们奉命一起筹备(学…  相似文献   

8.
自从陈寅恪《柳如是别传》问世以来,二十年间,关涉钱柳姻缘的论、说部层出不穷。人物和故事总是存在并消失于一定的时空之间。钱牧斋和柳如是人生悲喜剧,从序幕到终场,明清易代之际天崩地坼的沧桑巨变为其历史背景,常熟虞山之麓、长江之畔,半野堂、绛云楼、拂水山庄、荣木楼等则是这出传奇的各个场景。好多章涉及这些地方,说对的固然很多,写错的也不在少数。笔为虞山人,从儿时所闻到后来踏看,六十年来,略有所得,惜乎谫陋,乃失学之过。现姑妄写出,以博同好指教。  相似文献   

9.
一、《明通鉴》(中华书局1980年重印本)卷4页265:“若出其不意,直捣阶文……”按:“阶文”,不是一地,而指的是阶、文两州,见《明史》卷42《地理志·陕西》。《明通鉴》卷4页272:“大书克阶、文、龙、绵日月投汉水。”又卷11页518:“阶、文寇平。”此两例“阶文”标号明确,应仿之。二、卷14页632:“庆远,柳浔诸蛮……”按:将“柳浔”当作一地,误。柳,柳州府;浔,浔州府;见《明史》卷45《地理志·广西》。“柳浔”,应标作:柳、浔。三、卷20页823:“柳庆蛮韦朝烈等……”“柳庆蛮之叛在二年。”按:“柳庆”不是一地。柳,柳州府;庆,庆远府;见《明史》卷45《地理志·广西》。“柳庆”,应标作:柳、庆。四、卷44页1645:“起右副都御史周南巡南  相似文献   

10.
昭和初期是日本加大学习西方力度的一个时期,近代日本的“中国学”也成立在这个时期。其中,《老子》研究尤以引领“中国学”的武内义雄和津田左右吉二人最为著名。被誉为“评论家”的长谷川如是闲虽不能说是一位“中国学”的大家,但他注重对《老子》思想性的研究且颇具特色,与津田左右吉不分伯仲,堪称日本昭和初期《老子》研究的代表。本文就长谷川如是闲“老子论”的研究手法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其具有“outside”和“inside”兼在的双向研究视野剖析他研究《老子》使用的社会学研究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之”与“止”在战国文宇中形近而可通假,因此郭店楚简《缁衣》中“言从行之”一句,“之”应释为“止”,句意为言行不一致。今本《礼记·缁衣》亦应作如是解。  相似文献   

12.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寅恪先生 ( 1 890— 1 969) ,6岁起在家塾和家办学堂读书 ,得益于义宁陈门家学 ,打下国学基础。 1 2岁至 3 6岁间又多次飘洋留学 ,前后断断续续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 ,合计约有 1 8年之久。一生治学广泛涉猎史学、文学、佛学、敦煌学、东方古文字学、比较语言学等许多学科 ,自称“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①,特别钟情于他界定为中国中古时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历史。留下名著四稿一传 ,即《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和《柳如是别传》 ,以及 1 0 4篇论文 ,还有近年陆续整…  相似文献   

13.
1981年8月初,苏珊娜终于盼到了中国大使馆打来的电话,孩子已经找好了。她是名唐山孤儿,目前寄养在石家庄育红学校,名叫党育红“我已经老了。”苏珊娜·施奈德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家中如是写道。这不是《情人》的开头。距离她上一次来唐山也已经十年了。此刻,她正和她的养女党育红斜倚在北京一家饭店的床上,窗外大雨倾盆,屋内双目交汇。曾是当年最小的唐山孤儿,  相似文献   

14.
“余幼喜诗赋,而壮都不为,耻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①这是刘知几在其不朽名著《史通》里的夫子自道。作为史学家的刘知几,早已为学界所熟知,有关其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的论著可谓多矣;②而作为文学家的刘知几,却一直鲜见有人注意,至于综合探讨其文史之学者,更是付之阙如。前贤陈寅恪先生尝倡“以诗证史”,其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③淹贯博通,足以藏之名山,传诸久远。此种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乃撰此小文,亦知几所谓“才唯下劣,而迹类先贤”④之举耳。知几“初好文笔,颇获誉于当时”,⑤“少与兄知柔俱以词学知名”…  相似文献   

15.
来信摘登     
卢蒙坚 《炎黄春秋》2003,(10):73-73
贵刊2003年第1期刊出拙作《中国包产到户首创者王定的遭遇》十分感谢。我将此文寄给王定同志的老伴叶葵仙同志,她阅后十分激动!她的儿子从挪威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将全文刻成碑,立在他父亲的坟侧,作为永久之纪念!叶同志再三叮嘱我,对你刊表示谢意!她并提请贵刊更正文中的误植3处;1、26页左栏第3行第5个字应为“两”,即“两江师范”。2、26页左栏第9行最末一个字,应为“县”,即“副县长”,而非“副师长”。3、26页右栏第3行第2个字“榔”应为“柳”,即“柳江县”,广西没有“榔江县”。这是我原稿将“柳”写成另一种笔法“”所致。另外,27页左…  相似文献   

16.
寻访柳如是     
从地图上看,柳如是墓位于常熟城西、虞山的西南麓,和钱谦益的墓相距不远,且一同坐落于路之左侧。锁定目标后,我们的车遂沿着虞山迅速南下。一路上,但见南方夫子言偃、勾吴国君仲雍、清代画圣王等人的陵寝依次从窗外辉煌闪过。可此时,我已无心停车拜谒这些名垂青史的大男人,因为我正专心致志牵挂着一个别具一格的小女人。这个女人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业,没有留下什么惊世华章,她只是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的心愿活着。结果,当千千万万的女人和男人将宝贵的生命泥土一般随意抛散之后,冰雪聪明的她却将46年的短暂人生活成了一个诗化的传说。柳如是…  相似文献   

17.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说的“蒌蒿” ,有人考证就是柳蒿。柳蒿为菊科植物 ,属蒿中的白蒿 ,略苦 ,味似柳 ,故名柳蒿。柳蒿有解毒作用 ,与河豚同煮 ,可消解河豚之毒。从苏轼的诗看 ,我国食用柳蒿的历史十分悠久 ,而且范围很广。可要说最会吃柳蒿的 ,当属嫩江流域的达斡尔人了。柳蒿芽达斡尔语“昆米勒”。清人西清在《黑龙江外记》中写齐齐哈尔一带特产时 ,说“野菜有柳蒿者 ,春日家家采食”。齐齐哈尔本是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 ,其食俗受到达族人的影响极深 ,春天吃柳蒿芽 ,早已成为风气。我小的时候 ,经…  相似文献   

18.
昔陈寅格先生在其晚年所著《柳如是别传》中曾经指出:“自来信释诗章,可别为二:一为考证本事,一为解释词句。质言之,前者乃考今典,即当时之事实;后者乃释古典.即旧籍之出处。”又说:“解释古典事实,自当引用最初出处;然最初出处,实不足以尽之。更须引其它非最初而有关者以补足之(重点是我加的),始能通解作者遣词用意之妙。……然钱、柳因缘,则不仅有远近出处之古典事实,更有两人前后诗章之出处。若不能探河索源,剥蕉至心,层次不紊,脉络贯注,则两人酬和诸作,其辞锋相对、思想印证之微妙,绝难通解也。”陈氏这段话,说…  相似文献   

19.
黄肃秋先生在给《醒世姻缘传》中“陈门柳”一语作注时,认为此语本于《诗经一陈风一东门之杨》。但是,本认为,此语与《诗经一陈风一东门之杨》毫不相干,而是本于晚明戏曲家汪廷讷的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戏典《狮吼记》,指的是剧中的悍妇一陈造的妻子一柳氏,从而对《醒世姻缘传》中的“陈门柳”一词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吕春晖 《神州》2013,(4):9-9
本事考证毋庸置疑地对文学研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撰著缘起起谈到:“自来诂释诗章,可列为二。一为考证本事,一为解释辞句。质言之,前者乃考今典,即当时之事实。后者乃释古典,即旧籍之出处。”这段话对考证本事作了很精确的解释。对于古代小说来说,本事考证就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孙楷第泛览四部群书,对通俗小说尤为重视,积久成帙,将小说本事的收集、考证与研究提升到当时的新高度。孙楷第在《小说旁证》序言中说:“征其故实、考其原委,以见文章变化斟酌损益之所在。”这一小段话,言简意赅,深刻地揭示了本事考证在小说研究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