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收藏甲骨有多少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认识,80多年来,中外共收藏甲骨多少片呢?最近,由著名的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统计,目前国内大陆上各机关共收藏95880片,私人收藏1731片,台湾省收藏30204片,香港地区收藏89片,合计1...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05,(2)
周方清1961年5月生,江西省永修县人,现为《艺术与收藏》杂志诚邀专家、陶瓷鉴定顾问。江西省收藏协会顾问、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先生长期从事古青花瓷的收藏与研究。1986年开始收藏研究景德镇明、清青花瓷。1990年至今,主要研究与收藏景德镇元、明早期青花瓷。近年来,多次参加景德镇出土瓷片的研究,在实  相似文献   

3.
嘉信诚     
《收藏家》2007,(10):86-86
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是适应海内外广大收藏爱好者的迫切需要,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河南省开封市政府联合发起创建的集收藏理论研究、收藏鉴定、收藏展示、收藏文化交流、收藏经济开发、收藏品拍卖、收藏品物流为一体的高层次文化实体。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性的理论研究讨论会,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广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专项活动,致力于通过收藏组织与收藏家、收藏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整合,促进中国收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木子 《收藏家》2010,(4):77-80
推荐词:叶承耀先生是香港著名古典家具收藏家。以明清紫檀、黄花梨家具等收藏而著称,著有《攻玉山房藏中国古典家具》等书。继任香港敏求精舍会长后对于明清家具收藏影响巨大。叶承耀,祖籍福建,1933年生于一个殷实的商人之家,先后就读于香港大学、伦敦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叶承耀介入收藏也是机缘巧合。1965年,他回到香港开设私人诊所,几年后,手中有了闲钱,在两个叔叔的影响下开始参与收藏。1971年,一位收藏古玉的叔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1《人民日报》开辟收藏专版的启示2009年7月19日起,《人民日报》开辟《收藏》专版。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此举意义非凡。民间收藏至今在许多地方还未"登堂入室",许多地方政府谈起民间收藏还是讳莫如深,那里的民间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组织仍处于"另册"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06,(10)
周方清先生工作室于2006年2月26日在武汉、景德镇成立。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杂志社、《艺术与收藏》杂志社、《收藏界》杂志社等多家团体单位及省外藏家分别致信、贺词以表祝贺。周方清先生工作室武汉鉴定藏品交流中心于2006年9月28日成立。周方清祖籍江西湖口县,1961年5月生于江西永修县。周先生现为中国艺术收藏研究会陶瓷鉴定专家、《艺术与收藏》杂志社诚邀聘请专家,江西省收藏协会顾问。周先生从1990年开始研究景德镇元、明早期青花瓷。近年来多次在《收藏》杂志,《收藏家》、《艺术市场》、《收藏界》、《艺术与收藏》等杂志…  相似文献   

7.
正2002年6月,借一次出差江西上饶市的机会,我顺道拜访了横峰县退休老干部左进亮先生。说起左进亮,很多人都知道他热爱红色收藏,中央电视台,江西省电视台多次做过采访报导。正是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文物得以收藏和保护。左进亮老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部队复员后来到横峰县,一直专心于他的红色收藏爱好,退休后仍然坚持不懈。2009年6月,近20万字的红色收藏研究成果《左进亮红色收藏》  相似文献   

8.
<正>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收藏协会,各相关收藏机构,定窑研究者,收藏爱好者: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保定市人民政府主办,保定市文广新局、保定市收藏鉴赏家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国名窑名瓷收藏研究论坛——定窑论坛",将于2014年5月27日至5月29日在河北省保定市举办。此次论坛活动,旨在全面反映我国定窑民间收藏的基本面貌和水平,将定窑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9.
李晶 《收藏家》2006,(12):56-62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收藏历史亦极为久远,早在周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收藏和陈列文物的场所,历代皇宫、祖庙、武库等都是博物馆的雏形,收藏也曾是皇家一族的特权,皇帝就是最大的收藏家。清代,无论是收藏还是对藏品的研究均超过前代,从皇室到民间,从贵族官僚到殷实富户,均以收藏古物为时尚,成为了中国收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至当代,收藏之风更是如火如荼有增无减,谓之“盛世收藏”绝非虚言。最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将收藏、鉴赏、学习、研究融为一体,以研究的视角考察其历史文化价值的收藏现象。这使得原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很早以来就有收藏典籍的历史,并有整理保护古籍的优良传统。清朝也不例外。它在接收明末内府遗籍的基础上,经过几次大规模的访查搜求,将全国传世的宋元以来的善本古籍陆续征集至京。乾隆四十年以后,清官秘府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收藏单位。其收藏总数多达万余种。收藏地点星罗棋布,如乾清官东侧的昭仁殿以收藏善本古籍为主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6日,河北省博物馆、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河北省博物馆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联合在河北省博物馆举办了“99双跃民俗文化收藏展”及“社建文物与民间收藏研讨会”。上午10点,首先在河北省博物馆举行了“99双跃民俗文化收藏展”剪彩开幕式,...  相似文献   

12.
门人 《收藏家》2010,(4):87-89
推荐词:翟建民先生是知名瓷器收藏家。主要收藏宋代和明清官窑瓷器,近年在大众传媒参与收藏类活动极活跃,对于瓷器收藏理念的传播颇具影响。翟健民,1956年10月生于山东烟台,青年时代投身文物收藏,1988年创办永宝斋。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习深造,后又进入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学习深造。前后七年中,在权奎山、秦大树教授和金卫东导师指导下,系统学习了中国古代文物方面的知识。现为香港求知雅集及东方陶瓷学会会员。翟先生认为,融入学术思维,收藏与研究并重才是真藏家。  相似文献   

13.
开头的话     
郭小凌 《收藏家》2010,(1):I0001-I0001
《收藏家》杂志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解冻而生,自1993年创刊已历17年,可谓改革开放的产物。近20年来,文物艺术品市场虽起伏不定,但喜爱收藏的人群却非但没有萎缩,反倒不断壮大,毕竟收藏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而是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取向的举动。《收藏家》杂志也在这种时起时落的群众性收藏热情中,筚路蓝缕,守道有恒,成为我国收藏事业大画卷中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正>清华大学是国内收藏甲骨较多的单位之一。2006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网上展示了其收藏的部分甲骨,并介绍说:"馆内共收藏有甲骨1755块,兽骨233块。尤其以潘氏旧藏‘滂喜堂藏龟’令人瞩目。潘氏为苏州世家,以潘祖荫时收藏最富。潘祖荫,字  相似文献   

15.
南京雨花石在全国一向有极大的声誉,历史上屡次掀起收藏、鉴赏的热潮,形成了奇特的雨花石文化现象,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及图片资料,对雨花石收藏试作综述。一、早期的“雨花石”收藏“雨花石”收藏已有六千年的历史了。在原始时代,“雨花石”作为“美石”之一  相似文献   

16.
《收藏家》2017,(2)
<正>2016年4月24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换届揭牌仪式在北京天雅古玩城十层会议厅举行。新一届玉器收藏委员会由李江涛担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李江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此次换届,代表着中国民间玉器收藏真正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得到了收藏界广大民众的认可。新一届班子充分体现了视野开阔、架构年轻、富有活力的特点。我们要积极传播民间玉器收藏成果,促进民间玉器收藏健康发展,将中国7000  相似文献   

17.
徐彬  吴宣 《南方文物》2005,(2):130-130
2004年12月19日,“江西省收藏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隆重举行。会上通报了江西省收藏协会的筹备情况,选举产生了江西省收藏协会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及常务理事。原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彭适凡当选为协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程陶庵 《收藏家》2003,(4):36-40
盛世兴收藏。在当今民间收藏蓬勃发展的大潮中,收藏名人信札爱好者的队伍异军突起,已成为民间艺术品收藏的一个热点。随着收藏名人信札爱好者的增多,名人信札出现求大于供的现象。有人在金钱的驱使下,不惜一切手段制假卖假。最为典型的实例是2000年春季在北京市场上出现一批数量多达七八十通的名人信札,竟无一真迹。因此,如何鉴别名人信札的真伪,对收藏爱好者来说,是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收藏经验,鉴别信札真伪的方法同鉴定书画有相同之处,应从笔墨、笺纸以及信札的内容等诸方面综合考证。  相似文献   

19.
张群 《钟山风雨》2008,(3):63-64
如今,红色文物收藏方兴未艾,特别是在红军长征70周年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等纪念年的推动下,红色文物收藏更是吸引了爱好收藏的民众。日前,笔者就在南京芳草园书画院蔡志芳院长深锁着的保险柜里看到了三野领导谭  相似文献   

20.
已故华裔艺术史学者王方宇,研究八大山人凡六十年,在明清艺术史界享有盛誉。他从五十年代开始涉足八大书画收藏,聚四十年精力辛苦网罗,到九十年代中期,其拥有八大山人作品的数量,已位居宇内此项收藏之首。王方宇之八大收藏,以学术为本.偏重作品编年,讲求风格流变。按年份排列其藏品,八大一生艺术的心路历程,了然在目。王方宇孕治学之心于收藏,以藏品为其治学张目,故其收藏与学术互为生发,自成系统。本刊特约王方宇老友,中央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汪世清老先生撰文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