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形式逻辑原本属于哲学的范畴,在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人类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自然科学发现后,逐步从马克思哲学的范畴内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及规律,为人类提供认识事物、论证思想的科学工具。运用形式逻辑的科学原理指导军事志书的篇目设置,就是按照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抓住事物概念的科学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而发生的变化,通过理性的组合,使其形成合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的篇目。  相似文献   

2.
篇目是志书的总体框架,对于编纂志书至为关键。篇目的设计,应根据编纂志书具体情况,体现横向分类的合理性、纵向归属的系统性及篇目排列的程序性。设计篇目,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严格按照形式逻辑的原理对事物进行分类,应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给事物定位;要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我们编修的地方志书,它既包括自然地理,又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含盖内容广泛。因而,它应该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既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无疑也是在哲学思  相似文献   

4.
沈庭玺 《丝绸之路》2012,(16):118-119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他也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对词的意义和词分类进行了深入研究。实体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认为实体是个别事物,后来在《形而上学》中认为实体是形式。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认识变化过程表明了他对实体研究的深入,其前后期的实体观具有紧密的联系,对此后的哲学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列举方志界以往几种有代表性的篇目分类理论,诸如:系统工程理论、城市生态系统观点、人类生态学观点、产业结构形式、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平衡系统理论、自然—居民—社会发展规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分类等,指出这些篇目分类理论在学科理论研究上并没有本质的突破。认为地方志应有自己独立的篇目分类法,从而提出志书的经济部类篇目分类应以地情要素为依据的观点。文章对有关经济要素的概念以及逻辑关系进行详细解说,并强调志书经济部类篇目分类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以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分类为基础参考,同时结合本地国民经济行业发展与存在的实际、本地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分工实际、本地统计部门的统计方法和报表制度实际,即“三个实际”;再结合资料的可操作性、约定俗成的习惯,即“三个因素”来进行。同时经济部类地情要素划分以及记述事物的排序应采取先总述后分述的排列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6.
范畴不仅是人们的意识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高度概括和反映,而且是人类的一种认识工具,是掌握规律和每一门科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或创立一个新的科学体系的重要的条件和途径,是改造世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多次说过:地方志的篇目设计和写作,要讲究逻辑,但又不能完全套用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分类原则(以下简称逻辑分类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两轮编修的地方志书篇目标题存在的事物分类过粗、使用其他文体标题和标题概念不准确等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地方志书体例,即没有按地方志书特有的编写形式和编写方法的要求设置篇目标题.设置地方志书篇目标题必须坚持科学、规范、严谨的地方志书体例,这是编修高质量地方志书的关键.设置地方志书篇目标题必须注重横排门类...  相似文献   

9.
地方志学属于科学的范畴,其研究涉及概念、属性和功能。概念是研究地方志理论的基本思维形式,由地方及地方志事物的内涵与外延组成。属性是地方志事物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特点,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功能则反映地方志在地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地方志基础理论应该从概念、属性和功能开始。  相似文献   

10.
李健 《神州》2012,(23):56-57
宗教与科学历来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对矛盾的事物,它们彼此存在着深刻的相互的影响。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对立由来已久,两者的论战经过了此消彼长的过程。宗教和科学可以说是影响人类发展的两股最强大的力量,历史的未来如何取决于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见,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当今这个科学的时代,我们新时代的公民还应把高科技用于宣教之中,走"科学兴教"之路,让宗教与科学更完美地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幸福、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志书的客观性,只能是一种特定时代的客观性;首轮修志以后的特定时代事物,当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当代志书所应反映的重要内容;当代志书篇目设置,要以资料的完整、科学收集整理为基础,要以现状事物横分门类,结果要体现科学分类事物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2.
混沌理论是当今世界科学的前沿与热点,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深刻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提供着新的自然科学的论证,丰富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内容。一、混炖理论例证和丰富了质量互变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而质的变化又会引起量的变化,质和量是互变的。即质量互变规律从事物的状态变化方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恩格斯比较集中地表明了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7页)。…  相似文献   

13.
郑帅 《神州》2013,(26):166
后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向,必须在科学构建和科学认知后现代化的基础上,建立后现代化的科技哲学,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和眼光审视当前的世界和后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以焦点问题的理性反思,以重要特征的体现、运动轨迹的把握、发展规律的掌握和价值取向的规范使科技哲学更具有指导性。本文立足于对社会学和哲学的研讨,对后现代化态势下科技哲学进行了概念、发展的研讨,提供了后现代化态势下对科技哲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志书的生命在于质量。篇目是志书编写的提纲、框架和蓝图。多出精品,是志书及其篇目质量的根本要求。要在总结首届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一、以科学有序、先综后分、先主后次的原则,横排门类、突出时代特点;二、按部门隶属关系和事物属性划分门类,分别编写;三、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分别整合、提升、增设或保留修改相关的篇章节目,反映地方特色;四、按分量均衡原则分门别类,力避畸轻畸重。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个时期以来,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因此,重树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成为我国史学界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创建唯物史观初衷的考察、对唯物史观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考察,以及对唯物史观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接受检验并发展自己的考察,阐明唯物史观是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具有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本性。与此同时,有鉴于唯物史观所建构的对人类社会的系统认知体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规律,它同样具有历史哲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不少领导讲话和学术研讨中经常听到“突出地方特色”之类的说法.受其影响遂在某些志书或志稿中出现篇目安排和内容记述上的“拔苗助长”现象,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其结果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最低限度是不够科学、严密和准确.正确的提法应该统一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上来.“新方志要详今略古,古为今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设计续志篇目应该注重的理论和认识问题:设计篇目的依据主要有方志体例、地情、地方特点、时代特点和事物特点;篇目划分要遵循科学分类原则;县市志篇目的结构体式首选大编,次选中编;运用体裁时应注意,大事记不分设要事纪略,人物志中不用简介等形式为生人立传,图照选取以资料性为原则,可入附录的内容不必另设特载等,要用好专记和索引;要辩证地对待和灵活运用篇目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志书分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志书的质量。科学合理的分类不仅便于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事物发展规律,更能增强志书的逻辑性和可读性.因此志书分类历来被方志学家和方志编纂者所重视。民国时期的方志学家李泰菜认为:“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目标题则为首要”。一部志书的优劣,知其门目,便知其有无鉴别之力。这说明了志书篇目的设置及其重要,而志书分类又是篇目设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篇目是志书的总体设计和基本框架,是搜集资料的向导,是志书编写的提纲。地方志必须严格按照"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原则,突出所记事物种属划分,强调志书记述事物的有序排列,以体现志书的科学性。如何全面、系统、科学地分析与认识一个地方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科学、系统地将各种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设计具有整体性、科学性、逻辑性和时代性的篇目体系,是编修志书的基本功,也是提高志书质量和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史学的两点意见王宗琦一、史学与现实历史是指过去的一切事物,我们通常指人类社会的过去。史学则是研究过去事物与现实的关系,探讨过去对现实所施加的影响。过去,我们讲史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史学是研究人类过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这固然不错,但它仅从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