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四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墓中。四图在构图内容与造型艺术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征;但通过对其在墓葬中的安放位置及与周边其它画像石组合关系的考察,则四图又具有着相同的现实功用与宗教意蕴,即通过对嫦娥获得不死之药而飞升入月的造型进行艺术化的表现,表达汉人热切企盼生命再生与生命永生的宗教情感。  相似文献   

2.
汪小洋 《南方文物》2004,(3):37-41,15
在汉画像石的图像中,西王母是引人注目的一个神话题材。东汉中期以后,几乎所有画像石墓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的图像,而且位置显赫。从西王母图像的发展轨迹和组成看,西王母信仰具有了比较完整的宗教形态,它所具有的宗教品质,特别是西王母至上神的努力,对我国宗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体现出汉画像石的宗教价值和宗教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发现一座拆用汉画像石建造的晋墓,共出土汉画像石12块,这一组画像石时代不一致。其中7号石孔子见老子图上的人物多榜题,其中位居颜渊之前的"左丘明"是前所未见的。  相似文献   

4.
山东滕州汉画像石馆藏有一块疑似早期佛教内容的汉画像石。本文通过对其图像志的分析,结合山东地区其他汉画像材料,并将其放置在汉代佛教初传中国的视野中,将其初步定为"胡人礼佛"题材的汉画像石。这一图像与同时期犍陀罗美术中"梵天劝请"佛传故事图像形成可供对比研究的序列,代表了早期佛教与中国本土神仙信仰和儒家信仰在鲁南地区的碰撞和融合,对研究早期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汉代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时代。人们以往对汉代历史的研究,多是从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资料及实物等方面入手进行论证。本文试从一幅汉画像石着手,通过画像反映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对汉代南阳铁农具进行论述,进而对南阳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情况有更深的了解.一、"中耕图"所反映的铁农具河南是全国汉画像石出上较多的地区之一,而南阳又是河南汉画像石的集中地.南阳汉画像石制作精美、构图严谨,内容丰富,可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1994年3月,南阳市…  相似文献   

6.
杨锡开 《丝绸之路》2014,(14):38-39
在反映战争内容的汉画像石上,胡汉战争图居多。胡汉战争题材画像的出现,反映了"胡虏殄天天下安"、以求吉祥平安的思想。在临沂馆藏汉画像石中,有五幅胡汉战争图,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汉画像石早期风伯拔屋图的构图规律,并与孝堂山祠堂风伯拔屋图及其新增内容进行结合研究,可以认为,风伯拔屋图背后秉持的是天文星官语境下的东宫角宿天门信仰,即箕宿风伯行请谒、天门二星待客应对,这一信仰也在先秦秦汉时期的文学升天描述中得到反映。风伯拔屋含义的模糊,与其自身流传不广、东王公信仰后来居上的宗教与社会背景相关。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陈列有两块较罕见的汉画像石。其一(简称石一),残长218、宽127、厚25厘米,画现残第192、宽99.5厘米(图一)。其二(简称石二),长283.5、宽146、厚25厘米,画面长200、宽99厘米(图二)。二石皆是1956年清理徐州市铜山县洪楼村汉墓时发现的。清理前墓葬已遭到严重的破坏,两石的使用位置不清。这两块汉画像石在已出版的汉画像石图  相似文献   

9.
徐州汉画像石馆新征集到画像石11块,其中包括大禹治水图、应龙、穷奇、伏羲、雷公、玄武等图像.此11块画像石雕刻技法均为剔地平面阴线刻,时代为东汉晚期,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风格,与中原汉画像石内容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汉代画像石中,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画像,以山东嘉祥武氏祠为最多,而且大多附有榜题。50年代以来,山东境内出土和收集了大量的汉画像石,除沂南汉画像石墓有少量带榜题的历史故事画像外,其他画像石中,历史故事题材的不多,有榜题者尤为罕见。《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墓》中介绍了4组带榜题的历史故事,其中刻于第6石的"孔子见老子"画像为常见题材,另外3组刻于第2石,自右而左分别为"(女丽)姬计杀申  相似文献   

11.
海宁汉画像石墓前室的两方"祥瑞图"内容丰富,但因没有榜题而难以定名。本文在前人考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对图中所刻祥瑞重新予以考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嵇娟 《黑龙江史志》2014,(24):34-35
笞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历史悠久,在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并在被喻为"绣像的汉代史"的汉画像石中有非常形象记载,本文对笞刑的沿革及其出现于汉画像石中的含义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汉画像石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汉画像石的背景展开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在汉画像石中凝聚着汉代人民创意的结晶,可以充分展现出汉代人们的艺术审美,对汉画像石的艺术功能进行探讨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为现代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基于此,文章将对汉画像石的背景和艺术功能进行探讨,深入分析汉画像石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对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石墓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几个出土汉画像石的主要地区都存在着再葬汉画像石墓现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这一现象未能予以重视,以致引起研究的歧误。本文试从分析徐州的几座汉画像石墓入手,试探再葬汉画像石墓的有关问题,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正>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艺术品类,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汉画像石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对生命充满了渴望,是古典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从本质上讲,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了画像的建筑构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表现了汉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是中华艺术的延展。从艺术表现上讲,汉画像石是一种装饰画,是为丧葬礼制性建筑服务的刻在石头上的装饰性较强的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出土的4块画像石形状、内容及雕刻技法的分析,认为它们应是东汉石祠画像石。并根据其形状、尺寸将它复原成单开间平顶房屋式建筑,填补了淮北市汉画像石祠的空白,并为认识同类画像石找到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汉画像石中有很多"鱼车图",很多学者认为是河伯出行图,但笔者认为"鱼车图"和文献记载的河伯出行形象不符。琴高骑鲤鱼升仙的故事在汉代已很流行,"鱼车图"应当是模仿这一故事。坐在鱼车上的尊者应当是墓主人,驾鱼车而升仙。  相似文献   

18.
河南永城固上村汉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城县固上村社员,于1961年春,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两座汉画像石墓,我们协同永城县文化馆进行了发掘。永城县位于豫东平原,固上村在永城县东北23公里,北距芒砀山20余公里。两座汉画像石墓发现于村西半华里的平原上。(图  相似文献   

19.
<正>汉画馆是汉画像石的家,不论是从建馆时间还是馆藏数量,南阳汉画馆都堪称"中国汉画第一馆"(图1)。用画像石垒砌的汉墓,经过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多数被盗掘或拆  相似文献   

20.
1999年 8月 3日- 9月 8日,在河南省浚县贾胡庄发掘清理了一座东汉时期的砖石混砌多室画像石墓,出土画像石4块,雕刻画像5幅。其中有铺首衔环图、鹤鸟育雏图、伏羲女娲交尾图、羽化升仙图等。艺术表现手法独特,为进一步研究汉画像石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