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五四运动前唯物史观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蒋大椿马克思在欧洲发现唯物史观,是19世纪40年代中叶。到1859年1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对他的理论发现作了经典式的简要表述。到60年代《资本论》第1卷出版,唯物史观便由假说而成为经由严格事实检验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是作所《中国中世社会》一书的序论。章大致叙述了四个问题: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史论战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现在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发展的一个高潮;二、这次社会史论战主要是理论之争,缺乏材料作理论基础。以重理论更应重材料为宗旨的《食货》半月刊应运而生;三、论述了史学研究中理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简单介绍了辩证唯物史观全面的、运动的观点和以物为主,但又不轻视精神的反作用的观点;四、指出辩证唯物史观是当代最先进的方法,是真理,仍是有生命力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史学思想涌进了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辩证唯物史现有些技忽略。但在不远的将来,辨证唯物史观会在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道路上重现光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史学理论研究断想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世纪中叶直到70年代末,我国史学界通常以历史唯物主义代替史学理论。在历史学界,历史唯物主义被称为唯物史观。而这种唯物史观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历史观的精神实质。因此,以过去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代替史学理论,曾经给我国的历史研究带来了相当大的消极影响(这当然不是完全抹煞这一时期史学的成绩)。20世纪的最后20余年,亦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的重要而具有深远影响的收获之一,便是史学界觉悟到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代替史学理论,历史学应该建设自己的学科理论。我们将史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划分成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前者是对客观历史过…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汉全 《近代史研究》2003,4(3):154-179
李大钊在20世纪20年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进行了许多研究,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进行了探索;特别是他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华民族革命史、中国近代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奠定了以后(特别是30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学术思想的唯物史观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峰 《史学月刊》2003,(1):81-86
20世纪30年代唯物史观在中国学术界的奔腾而人,直接影响和规定着冯友兰学术思想的基本状貌。《中国哲学史》、《秦汉历史哲学》和《新事论》等文本共同凸显出冯友兰在哲学史观、史学观和文化观上的唯物史观取向。冯友兰在30年代取法唯物史观这一事实,对我们审视以往的学术史及反思当下的学术语境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清代学术思想史自清末以来即为近代史家所重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代学术思想史领域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成果,其中谭丕模所著《清代思想史纲》即当时较有特点的一部。该书之成一方面得益于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文史学科对于清代学术思想史的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唯物史观的传播所促成。该书大体赓续章太炎、梁启超对于清代学术思想史论述的思路,从中可以明显看到大学教育影响的痕迹;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该书则不乏新见,这主要由唯物史观所赋予。在唯物史观和时势变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思想史的写法开始兴起,并逐渐取代学术史的写法,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思想史领域的主流。以《清代思想史纲》一书为中心展开的相关讨论,一方面呈现了以大学教学、研究活动为媒介,近代史学研究推陈出新的具体过程,另一方面亦反映了近代以来史学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唯物史观史学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至少表明,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史学具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与学术土壤,亦有其对现实与史学的贡献与担当。在当前中国史学呈多元发展的学术趋向下,更需要认真分析唯物史观史学产生的原因、梳理唯物史观史学在20世纪的走向、研究唯物史观史学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各种影响。20世纪初,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历程。"新史学"在批判旧史学  相似文献   

8.
黄苇先生早先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2 0世纪 70年代后专治方志之学 ,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可以说是新中国涌现出的一大批方志学者的代表。研究这些学者的方志学理论 ,对总结新方志学的发展和指导新方志编纂实践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仅就黄苇先生的方志学理论进行探索研究 ,作一番系统性的介绍。一、方志多源与“志乃一方古今总览”黄氏首先梳理历代学者有关方志渊源的论述 ,然后对方志源头争讼的焦点《周官》、《禹贡》、《山海经》、《越绝书》、《吴越春秋》、《华阳国志》 ,从其内容、体例以及后世方志的编纂缘起、记述…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阶级观点源于西方,伴随着唯物史现在中国的传播,20世纪上半期,阶级观点中国化逐渐形成。与单纯的学术话语建构不同,阶级观点中国化过程,是理论与实践双重轨迹运行的结果,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社会革命视阈下,中国传统的均平观念渗透进入阶级观点的内涵,但不同政派对待阶级斗争问题的分歧巨大,对立十分严重,成为导致当时中国社会政派分化的思想根源之一。20世纪上半期,唯物史观阶级观点中国化建构经历了几次重要的转换,除传统的均平观念渗透外,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发展主观能动力量,被纳入唯物史观理论体系,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民群众观点使阶级观点的内涵再次发生转向,成为对20世纪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0.
民国政府实业部出版的《中国经济年鉴》是晚清民国时期我国质量较高、影响较为广泛的一部官修年鉴。它的诞生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危机中统制经济理论大行其道,统计理论广泛传播,统计工作普遍开展,本土年鉴迎来发展热潮等有密切关系。《中国经济年鉴》框架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善用统计图表等体例,在编辑和与运行方面展现出较高的水平。对此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了解中国早期官修年鉴的发展情况及本土化历程等提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张越 《史学集刊》2006,(2):73-77
20世纪30年代,经过中国社会史论战而迅速扩大影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存在着明显的教条化和公式化、轻视史料与考证的缺失。4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和纠正,而且还从理论上论述了史料及考证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阐述了理论观点与材料方法间的辩证关系,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中国化和学术研究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的角度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总结。新中国史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若干曲折,但成就始终是第一位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能够创造辉煌,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综合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绩。我们希望四位学者的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的角度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总结。新中国史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若干曲折,但成就始终是第一位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能够创造辉煌,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综合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绩。我们希望四位学者的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本刊约请四位学者分别从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的角度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与成就进行总结。新中国史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若干曲折,但成就始终是第一位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仅能够创造辉煌,而且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综合创新,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业绩。我们希望四位学者的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丰富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性社会发展与派生性社会发展的问题,实质上是文明的创造与文明的传播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自始就是原生论与派生论相统一的历史观。但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唯物史观却在基本理论的层次上被彻底地误读为了只讲原生性社会发展、不讲派生性社会发展的“单纯原生论的唯物史观”。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理论倒退和普遍的理论混乱,极大地削弱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力,严重地限制和阻碍了我国的历史学和历史理论的正常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在我国早期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所遵循的基本指导理论 ,早在中共成立以前 ,中国的仁人志士就开始宣传介绍这一理论。清末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改良派以及无政府主义者 ,都涉猎过关于唯物史观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是社会存在的基础、阶级和阶级斗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等理论观点 ,都被他们所重视而先后提到 ,形成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壮大了清末国人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自李大钊开始传播唯物史观,此后经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结合,显示出自己建构研究中国历史体系的规模和力量,因而20世纪把中国史学推向了新阶段。建国后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成绩仍是主要的,主要表现在:以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得到坚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领域以及大规模整理历史文献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1958年以后教条化严重泛滥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挺身而出进行抵制,一批熟悉历史考证的学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使史学达到新的境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批判和反思极“左”路线危害,解放思想,史学出现了开拓进取、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李振宏 《史学月刊》2002,(11):101-111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论研究,是一笔丰厚的史学遗产。从梁启超的《新史学》,到三四十年代一系列史学理论方法论读本的出版,再到当代台湾的史学方法论研究,是新史学派史学方法发展的大体脉络。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介绍和宣传,到郭沫若所代表的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尝试和实践,再到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从50到7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广泛普及和曲折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方法论研究空前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总结百年来的史学方法论研究,给新世纪史学发展留下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Karl Kautsky's writings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were cru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not only of the Marxi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volution, which wa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reference point for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at event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but even of Marxism itself as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theory partly based on historical studies. However, these writings have been neglected and practically forgotten for decades, mainly because of the general rejection of Kautsky's theories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of 1917, in Marxist as well as non-Marxist circles.

Studying these writings, spanning roughly four decades from 1889 till 1930, we may see dynamic interrelations between historical study,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ntervention. Kautsky's approach to such key Marxist concepts as class and state prove to be much more subtle and nuanced than what has commonly been assumed, incorporating the results of historical study rather than pure social theory. Yet, his account does contain important internal tension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agency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betwee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and the normative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ographer. Several of these internal tensions were carried on into mainstream Marxist accounts of the Revolution, with important historiographical as well as politic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