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湖,又称西海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和南山之间,面积为4 635平方公里,绕湖一周有360公里,最深处达28.71米,平均水深在19米以上。湖面海拔3 195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内有云遮雾障、若浮若沉的海心山、海西山、三块石和栖息着10万多只飞禽的鸟岛。在湖的四周散落着许多名胜古迹,处处都有动人的故事、美丽的景色和神奇的传说,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 青海湖的由来 说起青海湖的由来,不能不说西海龙王造海的神奇传说。 古时,地球上只有东海、南海和北海三个海,唯独没有西海。相传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的传说和崇拜那巴青海湖古称"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青海湖面积为463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我国最大的盐水湖,湖岸有广大草原,是良好的牧场。青海湖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藏人,藏民族也用崇拜和想象给她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西海印碧天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和象征,也是青海省瑰丽的珍宝和骄傲.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湖":蒙古语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始,才更名为"青海".后来,青海省就是以它命名的.  相似文献   

4.
1983年9月,云南大理城内一处旧房基下发现一通碑石。碑通高3、宽1.2、厚0.2米。半圆形碑额,高、宽1.2米,正中刻楷书"加封圣诏"四字,周刻双龙捧日浮雕。碑身高1.8、宽1米,四周刻缠枝莲纹,中间刻碑文。文分上、下两段。上段刻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圣旨,下段刻至大二年(1309年)尚书省据旨行文各地建立加封孔子"圣诏"碑石的文告及刻立碑石职事人员名单(见图)。  相似文献   

5.
田海峰 《文博》2020,(1):67-72+7
轮台与西海是唐朝于天山北麓庭州下设的两个郡县,其地扼交通要冲,在唐廷经略西域的进程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两县置地问题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和争议。笔者认为,轮台与西海的置地随着唐廷经营西域的不同阶段存在相应不同的调整,自贞观二十二年至永徽二年、开元至宝应二年,轮台管辖范围大致为今乌鲁木齐峡谷与昌吉市大部分地域;宝应二年之后,唐廷析轮台置西海,西海管辖范围大致为今乌鲁木齐峡谷,县治即今乌拉泊古城,而轮台管辖范围缩减至仅限今昌吉市一带,县治在今昌吉古城。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2010,(23):71-72
2010年11月4日,青海湖2010年冬季旅游暨2011年旅游推介会在西宁召开,青海湖景区不仅组合推出了新的旅游产品,而且面向旅行社推出了多项组团游青海湖优惠套餐,青海省内近200家旅行社满怀信心与青海湖景区签订了2011年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进一步推动青海湖旅游。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2008,(6):78-78
为更好地树立青海湖景区的品牌形象,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tB2008年确定为青海湖景区“治理文明年”,对景区环境进行了大面积整治。同时,他们今年将继续抓好景区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抓好“2008年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及湖南岸的景区环境整治工程,启动鸟岛蛋岛观鸟室、  相似文献   

8.
吴飞鹏 《福建史志》2020,(6):22-25+30+71
本文通过一系列考辨,可知陈靖姑最初获得官方敕封,当在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至宝庆三年(1227年)年间,并经过赐额顺懿、封崇福夫人、加封崇福昭惠夫人、加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四个阶段,最终在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年)完成第四次敕封。以此为个例,"官方敕封"作为史志记载中较为稳定的一个因素,在考察历时久远的民间信仰变迁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福建人林鍼于清道光年间赴美教习中文和游历,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写成《西海纪游草》一书。书成之后,稿本曾在厦门、福州等地流传,曾为洋务派闽浙总督左宗棠等人注目存阅,大约在同治六年(1867年)付梓刊刻。刻本正文由《西海纪游自序》和《西海纪游诗》组成,附录《救回被诱潮人记》等二篇,首尾有序、跋和题诗二十六篇,全书不分卷。由于当日刊刻数量不多,现在已是罕见的珍本了。我从厦门李熙  相似文献   

10.
中华对角羚(又名普氏原羚),是一种比大熊猫还稀少,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的动物,全球现存不足300只,仅生活于青海湖周边地区。从1997年开始,摄影家葛玉修把手中的镜头对准了这一濒危物种,他冒着严寒,在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地区坚持拍摄,他与寒冷、饥饿、孤寂相伴,与狼群擦肩而过,用图片把中华对角羚的生存状况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唤起了人们对中华对角羚的关注和保护之情。本刊特刊发葛玉修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们随着葛先生的讲述,一起到西海之畔,去认识中华对角羚这一大自然的精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