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将近七八年,我一直在北京家中养病,一没有去过西藏,二没有看过西藏文艺团体的演出。今年的3月7日夜,我和我的家人,在海里都中国剧院,观看了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演出的大型节日风情歌舞《天上西藏》,看过演出,我好比沙漠中长途跋涉的苦旅,痛饮了雪山甘泉;  相似文献   

2.
“香巴拉并不遥远”──看西藏艺术团大型歌舞《大雁颂》杨西罗1996年3月12日,北京一个美丽而晴和的黄昏,我走进华灯初放的保利大厦国际剧场,观看西藏艺术团表演的大型歌舞《大雁颂》。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给全国人代会和政协会演出过两场,今天是招待北京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我要回到拉萨如果没有看过中国西藏文化周艺术团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的演出,霍华德·格里夫斯可能会一直认为自己的西藏之行没有什么缺憾。“为什么我在西藏没看到这样的歌舞表演?”这位73岁的美国教育学博士见到记者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多少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经过交谈才明白,  相似文献   

4.
算起来,我画西藏的时间已经有37年了。在西藏的日子是我最难忘的人生经历,西藏是我最重要的绘画题材。大学时代,充满对远方的幻想,喜欢看杰克伦敦、海明威的书,向往他们的传奇经历。1983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的展览和发表对我触动很大,我被高原上的藏族人的形象、西藏文化、高原上的大自然所吸引,知道了还有那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和那样一个质朴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一、从事新闻工作的回忆我的籍贯是许昌县椹涧乡军张村,1966年支边进藏工作,在西藏米林、昌都两地工作7年,1974年后在拉萨新闻部门工作,2011年3月从西藏退休回到河南。现在,我每天用电脑看新闻写博客,这已经成了我的例行“公事”,就像家常便饭一样。然而,有谁知道我们这些“老西藏”(新闻人)是怎样写作稿件和发送稿件的呢?谁都知道,西藏是个遥远、偏僻、高寒而又神秘的地方。尽管西藏已经和平解放60年,实行民主改革50多年,雪域高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有关“西藏病历”和“卓”的手记之一 一 一九九八年的秋天,我被一种病恹恹的氛围紧紧包围着。这是因为我正在全身心的完成一部名为《西藏病历》的长诗。我嗅到某种病菌的气味,看黄叶飘落,看云飞水涨,我似乎耗尽了太多的真气,而语言文字又怎样如愿表达出我的激情和病态的呢喃,也就是在这个秋天,“卓”的逃跑更使情节变得诡秘,神圣而绝望。  相似文献   

7.
“西藏还是要走大农业的路”──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泽仁桑珠访谈录边吉,嘎玛我是一个昌都十部,在昌都干了30多年。1984年.政府调我去当西藏农牧厅厅长,你们也许不知道,昌都干部都不愿到拉萨去,于是我闹了点情绪。政府批了我半年假,以后又到中央党校去学习...  相似文献   

8.
世博会,是世界的博览会,更是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盛会,作为祖国民族大家园中的一朵奇葩,西藏馆在世博会上向世界展示了阳光下的雪域高原多么神奇,世界屋脊的西藏多么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9.
走进西藏     
<正>西藏,以其神奇的魅力,独特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千百年来,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它是一个你看一眼就要醉,就会终生难忘的地方。当我从课本里知道西藏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梦寐以求地想去那片神奇的土地,看看雪域高原,看看首府拉萨,看看那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亲自游览一下那里的风景名胜,感悟一下那里的风土民情。  相似文献   

10.
“吉达吉姆”歌舞流传西藏后藏部分地区,因为它只能在受灾时演出,所以也被称为“抗灾歌舞”。后藏地区天气变化无常,常有雹灾发生,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在一瞬间化为乌有,为了生存灾民们只好结伴走乡串村,表演“吉达”歌舞,讨得食物,以度灾荒之年。“吉达”歌舞形式不同于西藏民间任何歌舞,完全是出于一种谋生的实用目的。歌舞内容围绕土地与人的关系,赞美土地给人带来的幸福与祥和,种  相似文献   

11.
舒庆玲  王牧 《旅游》2009,(9):48-53
西藏话剧:47年的守候 话剧是真正的舶来品.至少可以说是“阳春白雪”。过去我和北京的朋友同事说起西藏的朋友在演出话剧.一直都没有人相信。近几年.通过电影《可可西里》;电视剧《茶马古道》和《格达活佛》大家才在荧幕上认识了西藏话剧团的演员,也领略了他们卓越的表演功力。西藏话剧因为大多是在西藏演出所以一直不为大家熟悉,应该说直到去年纪念话剧百年演出的《穿越颠峰》和后来在上海和北京巡演的《喜马拉雅王子》才使大家真正地认识了西藏话剧。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后,我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军政大学三分校学习。军政大学毕业时,有一天,学校召开“支援兄弟部队进军西藏动员大会”,会上,政委和进藏部队——十八军的代表吕松同志讲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解放西藏决策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西藏的历史、地理、军事、民风民俗、自然条件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那天就要离开拉萨了,好像时间过得特别快,近一个月"重走父辈进藏路"的西藏之行要结束了,站在宽阔的布达拉广场上,仰望布达拉宫那金色的宫顶,回看雄伟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蓝天白云之间,不知怎么搞的,总有点恋恋不舍,心里酸酸的,当列车驶出拉萨站,看着西郊、堆龙德庆等地闪过眼前时,眼眶中不禁充满了泪水,心里默默地念着:再见了,西藏!再见了,拉萨!古稀之年的我,还能再回来看你吗?毕竟在这里,度过了11年的青春岁月,父亲的灵魂永久留在了这里,作为一名18军的后代,西藏永远是我心中的故乡!  相似文献   

14.
正"为啥一定要去西藏呢?""地球上只有两个地方能让我产生幻觉,一个是纽约,极度现代、繁华,人类高度发展的顶峰,一个是西藏,它保持着人性原有的生态和状态,是人类的起初。这两个地方把人类的开始到尽头给概括了。我从纽约回来,要回到人类的开始,我的第一部电影一定是与西藏有关。"越野车到达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时,纳木措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张洹:"索琼老师,‘雅啦索’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的三件"宝"文/张容生北伐时,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的血花剧社,东征前在北校场表演新剧《革命军》。演出结束后,蒋介石照例要请演员到家中聚会。这天,蒋介石兴致很高,对同学们说:"我看你们谁最机灵。我这间屋里有三件宝,我喊一二三,看谁先找到,本校长给予...  相似文献   

16.
我想,对于西藏的人权,达赣和他的一帮人是最没有资格谈这个问题的.因为他们统治西藏的年代,是西藏最没有人权的时候。现在国际上许多人都在谈论西藏的人权,且说得振振有词,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过去的西藏是什么样子的,旧西藏广大农奴和奴隶过的是什么样的日  相似文献   

17.
西藏是一个你随时可以向她出发,却并不容易抵达的地方。来得越多,距离越远。大昭寺门口永远不缺两种人——磕头的和拍照的,但各是各的圈子,磕头的在里面,拍照的围在外面,看似一种包围,其实却是没有交集的两个圆。来到藏地,不想回家的很多。留下来,开旅店、开酒吧、开网吧、开咖啡馆……小饭  相似文献   

18.
《西藏人文地理》2014,(6):154-155
人间圣地,生机盎然;天上西藏,宾客云集。9月25日至9月27日,首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在拉萨成功举办。三天的时间里,举办了开幕式、展览展示、主旨论坛.经贸洽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方位提升了西藏旅游、文化和特色产品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9.
《西藏历史汉文文献丛刊》编辑委员会负责人马丽华和季垣垣女士,长期热心于西藏文献整理工作。她们约我参加了《西藏纪游》一书的标点、注释工作,在反复释读和标点过程中,一幅幅200多年前西藏社会的“风俗画”逐渐在我的脑海中形成。  相似文献   

20.
来西藏四年,拉萨关帝庙从外边也不知看了多少回了。每次路过德吉路口,都能望见那一片绿树掩映中的绿瓦黄墙。但越是容易见到的,越不容易生起赶紧游览一番的冲动——就像我在北京呆了20多年,至今还没有去过香山,因为总感觉会有机会去,不急在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