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昌 《百年潮》2012,(3):79-80
正红军长征艰苦卓绝,黄镇将军当时留下"长征速写",在红军将领留下的长征墨迹中应是凤毛麟角,日记也不多见。日前,在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忠良书院博物馆"展出的建党前后、苏区至红军长征众多早期文物中,其中有一本吴奇伟始写于1936年1月1日止于1936年9月底的日记。内容大都是记述  相似文献   

2.
朱洪 《百年潮》2005,(10):73-76
黄镇1909年1月8日出生于安徽枞阳,1925年春考入上海美专,成了刘海粟、潘天寿的学生.宁都起义后,黄镇到红五军团政治部宣传科工作.他的作品<长征画集>和长征一起,载入了史册.  相似文献   

3.
《文史月刊》2008,(9):16-16
长征路上.黄镇背后裹着邓小平送的一床毛毯,胸前挂着和王幼平换的皮包,一路长征一路画,成为用绘画记载长征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历史散叶     
<正>张艺谋"走后门"上北影1978年高考恢复,张艺谋想考北京电影学院,但因为年龄超了6岁,不符合当时报考北影的条件。他辗转找到原北影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吴印咸。吴建议张艺谋将自己的作品拿给漫画家华君武,再由华君武推荐给相熟的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黄镇和华君武都觉得张艺谋是人才,便给北京电影学院的领导写了张纸条:"北京电影学院,关于张艺谋入学问题,请你们研究解决。"条子被送到北影,学院领导不以为然,但没想到黄镇的态度很强硬,再次送去纸条:"你们应当立即解决。"最后院长和党委书记商量,决定给张艺谋一个"代培生"的名额,这样张艺谋才入了学。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当我在媒体上看到为期一年的法国文化年在北京拉开序幕时,勾起了我这个60年代留法学生对新中国首任驻法大使黄镇的怀想。尽管时光已流逝近40个春秋,当年黄镇大使对留法学生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依然深深地镌刻在记忆的年轮中,一切都那样清晰。营造温馨的家园1964年1月,我国正式与法国建立外交关系,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黄镇出使首任驻法大使。就在他任职的第二年,我们赴法国留学,从此结识了黄镇大使。我是高教部从北京军区选派的“65届”留法学生,我们这一批留学生共60人,除5名专职辅导员和8名军队学员外,其余都是从北京、上海、南…  相似文献   

6.
黄海霞 《神州》2011,(13):76-81
"读史使人明智",作为一个负载五千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回望从未停止。对当代中国人来说,与我们时间间隔最短的历史当属新中国革命史,这场革命为中华民族开辟了历史新篇章,也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还是不断地从这些先辈的精神中汲取前进的营养和力量。这也是"红色旅游"能红遍中华大地的原因了。但提起"红色旅游",人们脑海中会浮现革命、红军、战斗、山区、长征、草鞋、窑洞等一系列标志性的符号。虽鼓舞人心,但对于现代旅游人群而言,"红色景区"一般都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住  相似文献   

7.
1990年,我为搜集黄镇将军回乡史料,来到黄山村,在一条小水沟边,向乡亲们询问黄镇将军的诞生地。一听询问黄老的家,正在洗粪桶的那位妇女马上哭起来,边哭边说,要是他还在,要是他还在……那妇女在哭泣中洗好粪桶起身说,跟我来。原来她就是双井边人,而双井边正是黄镇将军的诞生之地。双井边人对黄镇将军无限敬仰和爱戴。  相似文献   

8.
正李先念曾说:"我和孙玉清、熊厚发同志是很熟悉的,也非常怀念他们。他们是我们党的好党员,是人民的忠诚战士,是我军优秀指挥员。"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收集整理红军战将熊厚发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缅怀曾经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熊厚发,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甘家湾(原属河南省罗山县)。1930年4月参加红军,1931年春,担任罗山县独立营先遣队排长。同年3月9日,他参加了著名的双桥镇战斗。此役,全歼国民党三十四师,生俘敌师长岳维峻。双桥镇大捷  相似文献   

9.
导读     
《江淮文史》2016,(5):0-0
正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陈云以亲渡金沙江为平生幸事、视艰难为坦途的自豪自信,是黄镇笔墨描绘征途景、意气风发画长征的乐观向上……为缅怀先烈、不忘  相似文献   

10.
正因为80多年前红军部队的一次短暂停留,作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甘肃哈达铺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名镇。当我们慕名而来,走进哈达铺时,看到这座在历史上曾有"陇南商贸重镇"之称的小镇已没有往日的繁华景象,我们眼前更多的是土坯房,感受更深的是宁静和安详。置身于哈达铺,跟着身穿红军服装的纪念馆讲解员,聆听红军故事,仿佛时光倒流,80年前红军长征驻留在哈达铺的场景一幕幕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决定在"长征第一街"进行一次红色导梦之旅。  相似文献   

11.
正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美术宣传活动。红军中的一些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和业余美术爱好者创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宣传作品,形象生动地记录了长征中的革命斗争生活,歌颂了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如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的黄镇、红二、六军团的文艺干部陈靖、红四方面军的廖承志等人,就创作了不少的宣传画。然而,由于战斗的频繁和环境的艰苦,很多亲历  相似文献   

12.
    
当我和友人谈起石头时,我们不免非常激动感慨,他神采奕奕地告诉我石头是藏民族的象征,是先辈们的纸张,是先辈们的画布,是先辈们的灶台,是先辈们的砖。她比人类更早地蕴育在西藏这块神圣之地。同样藏民族也孕育于这个有最为恶劣、也最为神奇的气候条件下的高原。 我们如是谈起当年外国入侵者几经波折想打开西藏这块圣洁之地的大门,试图把西藏据为已有,面对他们精  相似文献   

13.
正"文革"初期,我与三位同仁带领黔南半农半读师范学校的14位学生,学习红军长征精神,进行步行串连。我们原准备从遵义经延安走到北京,后因中央下文停止串连,只走到陕西宁强便停止前进。行期两个月,行程3千里,留下了一本《"长征"日记》、三本叙述"长征"详情的家书和十几张黑白照片。半个世纪过去了,我把它整理出来,再现那荒诞年代的这一真实步履及其前因后果,重温青年时代那远去的冲动和热情。尤其是"文革"初期的"长征"事象,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之前未有  相似文献   

14.
正志,本义为志向,心之所向。《说文解字》曰:志,意也。故汉语中有"永志不忘"之说。本刊所设"先辈志",意在承传、铭记先辈之志,开启未来之路。其中的作者有牺牲烈士的子女,有开国将领的子弟,还有的是被别人抚育的先辈后代。大家汇聚在这里,不仅仅是为祭奠、怀念自己的父辈和亲人,更重要的是为纪念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置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王渔 《百年潮》2006,(10):21-26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的专题展览.但那时与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那个展览尽管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却很快就有人给我们罗织罪名,将我们告到中央,展出没有多久就被迫关闭了.此事虽已过去30多年,但我想如果能把它整理出来,或许对于人们了解纪念长征的历史以及"文化大革命"的那段历史还能有些用.  相似文献   

16.
正81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和重重艰难险阻,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为保障红军长征的顺利进行,党的隐蔽战线同样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值得我们追忆和纪念。一、出征之前独立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共有四支,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中央红军和红二十五军进行长征都得益于情报的及时传送。1.特科卢志英小组急送"铁桶计划"1933年,王明在国内的代理人博古和他的  相似文献   

17.
正抗日宣传画不仅唤醒了民众的民族情感、激发了抗战热情,而且在瓦解日伪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艺术武器的作用。一幅抗战壁画使日军抱头痛哭、一张传单画使日军胆战心惊、一卷宣传画使伪军弃暗投明……抗日宣传画充分发挥了"反战"的作用。"枪炮子弹是我们杀敌的重要武器,图画也是我们杀敌的重要武器之一。"(高帆:《黄镇创办〈战场画报〉》,姚中明等主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在伟大的民族战争之  相似文献   

18.
<正>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斗,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之战,是决定长征前途的命运之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告诫全党同志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我们要讲好湘江战役红色故事,铭记党的苦难  相似文献   

19.
《长征》     
正《七律·长征》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崇高革命精神的赞歌。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邀请李可染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题创作一幅山水画。画面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如犬牙高低,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画中山体赋之浓墨重色,块面厚实稳重,  相似文献   

20.
正让后代们知道他们的先辈是从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过来的,并且永远记住这段历史,这不仅是我,也是曾山同志的心愿。准备长征,女同志体检我第一个合格"左"倾错误的领导者不会打仗,又不会用会打仗的军事指挥员,搞"洋"的那一套,推行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致使红军节节失利。1934年4月,中央苏区已缩小一大半,只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