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四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墓中。四图在构图内容与造型艺术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征;但通过对其在墓葬中的安放位置及与周边其它画像石组合关系的考察,则四图又具有着相同的现实功用与宗教意蕴,即通过对嫦娥获得不死之药而飞升入月的造型进行艺术化的表现,表达汉人热切企盼生命再生与生命永生的宗教情感。  相似文献   

2.
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4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的汉画像石墓中。4图在构图内容与造型艺术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征,但通过对其在墓葬中的安放位置及与周边其他画像石组合关系的考察,则4图又具有相同的现实功用与宗教意蕴,即通过对嫦娥获得不死之药而飞升入月的造型进行艺术化的表现,表达汉人热切企盼生命再生与生命永续的宗教情感。  相似文献   

3.
1973年3月,河南省南阳县王寨村出土的汉画像石墓中有一幅彗星图,是南阳汉画像石中的新发现。彗星图刻绘在墓葬前室石梁下面。墓葬坐东向西,蹲坐在墓葬前室里可以仰视这幅彗星图:画像西边刻有背负日轮的一只阳乌,东边刻一满月,月中有蟾蜍。画像表现的是日落月升的傍晚景象,日月之间刻有六星连线组成“?”形,是省略的天庙星。月亮右边又有六星也有线相连,是与天庙星相邻的东欧星。东欧星上下各刻一彗  相似文献   

4.
桐柏县安棚画像石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图一墓葬AB东剖面图安棚画象石墓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安棚乡西北3.5华里、杨庙村东北约0.5公里的土岗上。1993年1月该墓被盗。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接到通知后即于3月10日到4月10日会同桐柏县文管会和安棚乡文化站对该墓进...  相似文献   

5.
“羲和捧日、常羲捧月”画像石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有一种画面为两个人首蛇身的交尾神祗手举日、月的画像石(图一),旧说释之为“羲和捧日、常羲捧月”。其立论的文献依据出自《山海经·大荒南经》,此书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同书的《大荒西经》又云:“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近年来出版的各种南阳汉画像图录均从此说,似乎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阳市十里铺二号画像石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南阳市十里铺二号画像石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图一画像石墓平剖图1995年11月,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十里铺村第一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一座画像石墓,我所闻报后派人前往调查并发掘清理。该墓位于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王营汉代墓群保护区(俗称九女坟)北中部,西距白...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邓州市梁寨汉画像石墓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图二墓门正视图1989年夏天,邓州市元庄乡梁寨村农民在该村取土时,发现一座画像石墓。同年10月,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现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在邓州市文化馆的协助下,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一、墓葬结构及随葬品该墓位...  相似文献   

8.
山东邹城出土钱纹陶片程明1994年8月15日,在市师范学校宿舍楼工地发现4座汉墓,出土了画像石。陶罐及钱纹釉陶残片等。钱纹陶片有两种釉色。一种为红褐色釉,高130,宽240毫米,上刻二行18枚“大泉(?)五十”钱纹,底纹为席纹。另一种为绿色釉,高10...  相似文献   

9.
杨锡开 《丝绸之路》2014,(14):38-39
在反映战争内容的汉画像石上,胡汉战争图居多。胡汉战争题材画像的出现,反映了"胡虏殄天天下安"、以求吉祥平安的思想。在临沂馆藏汉画像石中,有五幅胡汉战争图,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陈列有两块较罕见的汉画像石。其一(简称石一),残长218、宽127、厚25厘米,画现残第192、宽99.5厘米(图一)。其二(简称石二),长283.5、宽146、厚25厘米,画面长200、宽99厘米(图二)。二石皆是1956年清理徐州市铜山县洪楼村汉墓时发现的。清理前墓葬已遭到严重的破坏,两石的使用位置不清。这两块汉画像石在已出版的汉画像石图  相似文献   

11.
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出土汉画像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山东平阴县实验中学发现一座拆用汉画像石建造的晋墓,共出土汉画像石12块,这一组画像石时代不一致。其中7号石孔子见老子图上的人物多榜题,其中位居颜渊之前的"左丘明"是前所未见的。  相似文献   

12.
广泛分布于蒙古高原的石雕人像是中世纪考占学研究的重要遗存,本文对目前发现的石雕人像进行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石雕人像的起源、族属以及羊群庙遗址出土的汉白玉石雕人像的性质与渊源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认为,羊群庙遗址是元代皇家和贵戚为祭天和祭祖而建立的祭祀场所,4处大型建筑基址为燕铁木儿家族的宗庙遗址,4件汉白玉石雕人像代表燕铁木儿三代祖先及其本人。  相似文献   

13.
南阳市万家园画像石墓位于南阳市独山大道与光武路交叉口东北角。该墓为砖石混合结构,由墓道、封门、墓门、两前室和两后室组成,共用石料11块,画像石9块。由于该墓被盗扰,仅出土了极少随葬品,但从该墓的形制、画像题材、雕刻方法等看,其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早。该画像石墓既保留了汉代画像石墓初期特征,又体现了兴盛时期的早期特点,反映了南阳画像石墓由初期向兴盛时期过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2月 ,邳州市博物馆征集到 16块汉画像石 ,它们均出自同一座墓葬。本文根据画像石的形状、大小及画像位置以及内容 ,对这座墓葬进行复原及研究。  相似文献   

15.
In China, during the Han dynasty, large-scale, three-dimensional stone sculpture appeared. Stone animals and stone human figures were erected in front of tombs and on their approach routes. Chinese art, which had long loathed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body, began to turn towards the human body. However, these stone human figures were cloaked in thick garments, and their expression was nothing more than generalized surface treatment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5^th century, Chinese stone sculpture met an unprecedented foreign influence in its encounter with Buddhist art, and there wa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human figural sculpture via Buddhist sculptures. In the Tang dynasty, a Chinese style of Buddhist sculpture, fitted with both bodily expression and decorative qualities, matured. On the other hand, the erection of stone sculptures and steles spread in the general classes and in regional areas, given the undercurrent of China' s native preference for, and reverence of, jade. Chinese stone sculpture developed amidst a repetition of being greatly swayed by the "foreign" and held back by the 'traditional.'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tone sculpture, it was always foreign cultures that brought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birth of new changes.  相似文献   

16.
在迄今全国发现的约1万多件(处)画像石中,刻有文字者约250多件(处),其时代多为东汉中晚期。画像石文字内容分榜题和题记两类,内容丰富,为研究汉代历史、文化、风俗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Soft‐stone vessels are a prominent feature of ancient culture throughout south‐east Arabia and the Gulf. Chlorite and steatite occur naturally in the al‐Hajar Mountains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AE) and Oman; but until now, apart from the discovery of a few unfinished pieces, ancient production of soft‐stone vessels had yet to be documented in Arabia.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iscovery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oft‐stone vessel production at the site of Aqir al‐Shamoos. At this small and secluded mountain village, a range of soft‐stone vessels that are well known in the south‐east Arabian Iron Age were produced on a scale far beyond what was needed for local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8.
陈胜前  罗虎 《考古》2012,(4):7-13,109
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动物骨骼化石、加工使用痕迹清晰的骨器和百余件石制品。其石制品组合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工业的特征。动物骨骼化石上同时发现了动物啃咬与人工切割的痕迹,推断该遗址的动物骨骼被人类利用,但人类可能是利用动物残余的食腐者,而非这些动物的狩猎者。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防止秦兵马俑彩绘的生漆底层和陶体脱落的方法,用设计的几种以有机硅为基体的加固剂将老化生漆片分别黏附到经过预处理的陶表面,从而针对加固剂固化速率、渗透性、铺展性、粘结强度等五方面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加固剂的粘结强度与加固剂本身、加固剂固化温度以及固化后的成膜比例有关;改性有机硅与陶体以及生漆底层均有很好的润湿性,固化工艺合适即能起到很好的粘结效果;配方A3(有机硅、二甲苯、三乙醇胺混合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秦俑彩绘保护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金申 《中原文物》2006,(5):66-70
云冈20窟佛像的图样来源属于犍陀罗-凉州系统佛像,其坐像的衣纹形式在昙曜五窟中别具一格。至云冈第2期即太和时期,以20窟佛坐像为范本的石窟佛像和单尊铜石佛像盛行一时,确立了太和时期独具特色的佛像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