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缤纷万种的陆地花园和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我们都已稔熟于耳,但有谁见识过“海底花园”?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境内的大堡礁就有一个举世称奇的“海底花园”。  相似文献   

2.
《山茶》2010,(8):36-36
《创世记》中上帝对挪亚说:“你要造一只方舟。”从此以后,人们便在脑海中把方舟塑造为满载动物、船头船尾分明的常规船型。而最近破解的一块与史诗《吉尔迦美什》相关的巴比伦字板,则揭示出另一版本:方舟原型实际上是用涂抹了焦油的芦苇造就的圆形船只.类似于今天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仍在使用的圆舟。  相似文献   

3.
《巴比伦法》的人本观初探——兼与传统的“同态复仇”原始残余说商榷于殿利一、问题的由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尊重法律,法律的发展构成了该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据美国学者H·W·F·萨格斯估算,在迄今所发现的楔形文字文献中,有关法律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杨鹏 《沧桑》2012,(5):87-89
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其人种来源问题一直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7世纪以后,中外学者对中国人种的由来提出了十种不同的说法,这些例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来说,一类是土著说,其中以巴比伦说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初期,国际学术界对二十八宿体系的起源时间和地点发生过激烈的争论,认识上有多种观点,主要以中国说、印度说和巴比伦说为主,主流认识多是倾向起源于印度后再传人中国.  相似文献   

6.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之一,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了繁荣的史前文明。但古巴比伦文化是怎么终结的,为什么没有如中国一样源远流长延续传承?  相似文献   

7.
《华夏地理》2014,(1):32-36
皇家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园林。传说中,黄帝曾在昆仑山修建类似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悬圃。而在历史上,商周帝王、诸侯和上层责族开始修建畜养供狩猎禽兽的“囿”和为了游赏的“台”。这些囿、台正是皇家园林的前奏和雏形。  相似文献   

8.
冯雪 《文博》2022,(1):60-69
“‘叙’写传奇——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中有一枚发现于提卡遗址的戳印,年代为青铜时代中期(公元前2000年—前1600年),在该遗址另发现两枚巴比伦风格的滚印,同样属于青铜时代中期。本文从考古学、文献材料、印章工艺等方面对这枚戳印的遗址信息、功能形制、图像结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由此探究距今约4千年前,提卡、赫梯、古巴比伦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往来,进而解读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文化演进。  相似文献   

9.
经过30余年的外交斡旋和军事征服,古巴比伦国王汉穆腊比于公元前1755年重建了两河流域的统一王权,结束了该地区200余年的政治分裂局面。而文化传统、习俗和法律的多样性,宗教信仰的复杂性,以及公民的身份认同等问题,对新兴的巴比伦帝国的治理提出了挑战。《汉穆腊比法典》、铭文和书信等出土文献表明,他承继了两河流域原有的国家治理传统,以“王权神授”的理念宣扬其统治的合法性,在建立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法治精神的指导下,以法确立和维护巴比伦的社会秩序,保护其臣民的财产权利和生命安全。汉穆腊比以法治国的理念和举措,为考察古代两河流域国家的治理理念和传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洪更 《史学月刊》2004,(11):70-74,87
长期以来,法制史家和亚述学家分别依据《汉穆拉比法典》有关婚姻的条款和古巴比伦时期有关婚姻的文献来研究古巴比伦时期的婚姻习俗,然而,他们的研究方法以及某些结论值得商榷。童养媳、婚约、聘金以及离婚权等问题的研究表明,只有将《汉穆拉比法典》有关婚姻的条款与古巴比伦时期的婚姻文献相结合,才能研究古巴比伦时期的婚姻习俗问题。上述问题的研究还表明,古巴比伦妇女在婚姻中处于被动地位,商品经济对婚姻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两河流域的创世神话与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洪更 《世界历史》2006,38(4):79-88
古代两河流域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有主角各异的创世神话。苏美尔时期,创世神话版本众多,主角各异,其原因在于各城邦分别为其保护神编造了不同的创世神话。巴比伦人是苏美尔文化的继承者,早期的巴比伦创世神话是从苏美尔创世神话改编而来。名副其实的巴比伦创世神话是随巴比伦的保护神马尔都克地位的提高而产生的,而马尔都克地位的提高依赖于巴比伦政权的崛起。亚述创世神话是从巴比伦创世神话改编而来,它的改编在于亚述的保护神阿淑尔地位的提高,而阿淑尔地位的提高依赖于亚述帝国的异军突起。总之,古代两河流域创世神话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之一,其发展演变与不同时期的保护神地位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而后者的变化又与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广州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期,广州在未形成港市前,就与我国北方和南洋各国有了交往和物与物的交换关系。 广州又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公元前4、5世纪,就与巴比伦有贸易往来。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比张骞于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建元二年)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野蛮的盂菲斯人别再拿你们的金字塔自夸,亚述人也不必费神夸耀巴比伦……你们的这些努力在恺撒的大角斗场面前都是徒劳,它的名气盖过了你们所吹嘘的建筑。”古诗人马提雅尔在大角斗场的落成典礼上如此炫耀大角斗场的雄伟。  相似文献   

14.
“空中花园”不在巴比伦城而在尼尼微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花园”不在巴比伦城而在尼尼微城吴宇虹“世界奇迹”的七大宏伟建筑中有五个是希腊人建成的:希腊半岛上的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像、小亚半岛上的以弗所城中的阿尔泰米斯女神庙、哈利卡纳苏城的王陵、罗德斯岛上的太阳神巨像和埃及港口亚里山大里亚的灯塔。然而在这五...  相似文献   

15.
《郑和研究》2000,(1):1-1
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向来被称为世界四大古老明中心,拥有悠长久远的历史明。过去常认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的明最早,约有六千年历史,而中华明只是“上下五千年”。随着考古物被不断发现,神州大地出土了六千多年前的陶,以及七、八千年乃至九千余年的农耕化遗址,说明中国明的进程完全可称为“中华万年史”。  相似文献   

16.
式论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地区的女祭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古巴比伦时期,由于特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社会上兴起了一个特殊的妇女阶层,即女祭司.她们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经济领域和宗教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女祭司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的了解古巴比伦社会状况.本文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宗教地位以及婚姻等多个视角对古巴比伦时期西帕尔地区的女祭司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人类最早记录的一次日食,不是在埃及,也不是在巴比伦,而是在中国。《竹书纪年》载:夏代仲康“5年秋9月庚戍朔,日有食之”。纪有年月日,无纪时。这次日食,在《尚书》里记载的的较详细,《胤征》一文中载:“惟仲康肇位四海……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沉乱于酒,畔官离次, 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纪有月日时,无纪年。而《左传》昭公17年抄自《夏书》说:“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去驰,庶人走。”则证明《胤征》、《竹书纪年》所记是实有其事。《新唐书·历志》引载张说的《历议新…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中国人种、文明自西而来的说法颇为流行,博得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等知名学者与思想家的推崇。作为国粹派的主将,刘师培能够接受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的影响,承认以华夏族为代表的中国人种、文明自西方巴比伦而来,显然基于多方面因素。政治上,此说有助于作为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刘师培以及国粹派中人实现他们排满复汉的奋斗目标。学术上,此说与他们“借西学证明中学”,从而使国粹获得一种相对普遍的价值的主张相吻合。究其实,这反映出他们的一种两全心态——保持民族特性的同时获得国际认同。不过,两全心态同时也带来了两难困境。因为在民族主义与国际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紧张关系,不易两全。刘师培等人1907年后放弃此说,就在于他们无力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9.
魏庆 《湖南文史》2010,(6):44-45
据史料介绍,军妓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巴比伦王国时期,巴比伦国内的女祭司身兼二职,一是向神献祭,二是解决军人性欲问题。不过到了后来,女祭司的服务对象扩大到社会全体阶层,导致整个巴比伦国内物欲横流,性病滋生,最终走向灭亡。以后,到了罗马帝国时期,  相似文献   

20.
魏庆 《文史博览》2010,(6):44-45
<正>据史料介绍,军妓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巴比伦王国时期,巴比伦国内的女祭司身兼二职,一是向神献祭,二是解决军人性欲问题。不过到了后来,女祭司的服务对象扩大到社会全体阶层,导致整个巴比伦国内物欲横流,性病滋生,最终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