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13,54(6):621-642
An American economist specializing in the economic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China as well as India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focused comparison of their emergence as global economic powers in the late 20th and early 21st centuries. More specifically, she selectively reviews the body of published research 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 with emphasis on the literature covering the two countries' economic achievements, the nature of reforms and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overall social contexts within which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re occurring. The author addresses such major questions as the importance of timing and location in the two countries' development trajectories as well as the implications of different modes of guidance (market versus state direction) for those trajectories. A concluding section identifies several possibl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s: F010, O110, O530, P200, P520. 1 figure, 2 tables, 120 references.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重要方面,从毛泽东没有革命文化事业,革命与建设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到邓小平"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从江泽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到胡锦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都是对文化建设所做的深刻论证。通过对新中国文化历程的回顾,可以总结文化建设60年来所发挥的解放思想、动员人民、引领时代风尚的作用,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5.
实践民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制度,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的重要政治目标。不管人们如何诠释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也不管人们如何评价近代中国民主化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本质回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文献法对中国生态旅游的研究历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指出存在的概念、方法和功效问题,并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核心予以理论梳理,认为统筹生物多样性和旅游生产力、实施平衡管理是中国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旅游研究需要强调科学性,重视形态——功能关系分析,探索和发展实地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Wenguang Shao. China, Britain, and Businessmen: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1949-57. London: Macmillan, 1991. Pp. xx, 257. £50.00 William O. Walker III. Opium and Foreign Policy: The Anglo-American Search for Order in Asia, 1912-1954. Chapel Hill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1. Pp. xvi, 345. $39.95 (us) Zhang Yongjin.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1918-20: The Middle Kingdom at the Periphery. London: Macmillan, 1991. Pp. xi, 262. £40.00. 相似文献
8.
权赫秀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15(3):124-133
人类的历史是由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种、民族乃至国家的历史构成的,起源于不同化与历史背景下,并拥有各自的不同理念与习俗之不同类型与不同性质的地区性体系或国际秩序的长期共存,才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真实面貌。约从16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和次第扩张,近现代的世界才开始逐步出现并形成为一个以西方明为主导的全球性体系,而明程度曾经高于或至少不亚于西方世界的广大第三世界地区则逐步沉沦衰落,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至今,文化遗产的概念日渐为国人所认识、接受并实践,与此同时,文化遗产学的建构不断为学者、业者所关注与探讨,蔡达峰、潘如丹、曹兵武、杨志刚、苑利、孙华、贺云翱、李志超、彭兆荣、徐嵩龄、李军、张廷皓等专家学者发表了诸多论著,探讨了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文化遗产的概念、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有效推动了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同时还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这都为当地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各地要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注重文化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走生态旅游的道路,使西部民族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内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大众旅游的普及和发展,旅游者的安全问题日益增多,一些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旅游安全问题.旅游安全基础理论、旅游安全事故、旅游安全保障成为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但是总体来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中华民国史(1912-1949)的学术研究在大陆地区从无到有,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成果丰硕、相对完整的学科。大陆民国史研究的主导史观大致经过了从革命史观到民族主义史观、现代化史观的历程。进入21世纪后,民国史研究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表现为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与新史料的运用。民国史研究若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研究对象与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构建新的解释体系与加强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述评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投影,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通过对旅游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调控,可以将区域旅游发展调整到最佳状态。我国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内容可谓非常广泛和细致,涉及了各个层面和角度。本文在分析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及研究内容,将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旅游地空间形态组织、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旅游流空间规律、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并逐一对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15.
194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当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一身戎装,志得意满地乘坐敞篷车巡视重庆市街,接受市民的欢呼时,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应他之邀正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且就在前一晚的酒桌上 相似文献
16.
《Journal of Field Archaeology》2013,38(3-4):329-335
AbstractThe factor of Time is basic to any study of man and it is in regard to Time that advances in archaeometric research have been generally most obvious. Developments in archaeometry, however, have implications far beyond the dating of a particular object for the archaeologist. Some of those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below in the context of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aeometric research and Time. 相似文献
17.
“古钱之直日以昂,古钱之伪日以出。”中国古代和近代的钱币造伪活动中,以翻铸赝品为最多,“或据真泉而仿铸,或依年号而杜造,铸造不已”。所谓“翻铸”,即依据真钱形制文字,或仅据名号,或完全出自臆想的铸造伪钱行为,翻砂法为其最主要采用的工艺手段。翻砂法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一项重大发明, 相似文献
18.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理想。经过28年的艰 苦奋斗,党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建国以后,毛泽东、 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率领全国各族儿女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艰辛探索,并从我国的 实际出发,相继制定和选择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由此可见,研究 中国现代化,必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然而从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看,这个课题的研究还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 ,农民始终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三农”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而实现“三农”现代化给理论界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 ,是对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曲折而独特的发展道路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极富想像力和创造精神的农村变革与制度创新 ,做出全面而系统地总结 ,在此基础上 ,为新世纪我国农业的全面进步提出科学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应该承认 ,学术界已经或正在为此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并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然而 ,由于几十年来各学科之间的相互隔阂和学者知识结构的限制 ,学者们对当代中国“三农…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经济理论总的来说是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摆脱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如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便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同时他还强调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价值规律的客观必炼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从理论上弄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和实践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经济理论方面的失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