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陶瓷的产生、发展、鼎盛的历史业绩,对于世界文化文明是有很大贡献的。就中国陶瓷历史而言, 从整体上来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制,约在清末-民国初前后,只不过是短短二十余年的一个过程。但是, 它在近代民族工业中,特别是意图在于拯救地方手工业上,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创制是有积极意义和历史贡献的。  相似文献   

2.
<正>素有"瓷城"美称的醴陵位于湖南东部,其创烧于清末的釉下五彩瓷历来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并且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鉴于目前众多醴陵釉下五彩瓷瓶的命名不一,为使其今后的取名更趋于严谨和规范,故笔者在此谨以馆藏清末醴陵窑釉下五彩瓷瓶为例,试对其器形的分类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三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点和珍贵性:概括说来,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特点可归纳为清雅、温润、素洁、静美。湖南瓷业学堂建立后,几乎每件产品部是由具有相当功力的中图画家和瓷画家如张晓耕、彭筱琴、游先理、吴寿祺等亲自绘画或指导完成。瓷器作品构图简洁洗练,用笔施彩圆劲老竦,独具风彩,传世作品大多是精彩佳作。清末民初,湖南瓷业公司创造了一种适应釉下彩的釉彩和青料。从创制出来应用到终结仅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为釉下五彩瓷显现的风采面貌打下良好的基础。醴陵釉下彩的色彩画法,是分墨线和色线。墨色烧制在一定的温度下消失,呈现空白的效果。这是醴陵釉下五彩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4.
简讯     
《收藏家》2007,(12):94-94
已毁62年王羲之《游目帖》再现原作风采;名家绘瓷论坛在江西景德镇举行;首届中国书画名家大型慈善义拍会在京举办;醴陵釉下五彩艺术陶瓷精品11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举办中国文房玉雕展览。  相似文献   

5.
湖南醴陵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烧造彩陶和白陶,东汉至三国时期,已生产纹样清晰的日用陶。清雍正七年,在东乡沩山发现瓷土,始生产粗瓷。至光绪年间,全县有龙窑200余座。光绪三十一年,在清政府官员和清大学士、县人文俊铎的发起下,创建了湖南瓷业学堂,培育制瓷技术人才。光绪三十二年,创设了湖南瓷业公司,引进日本技术、设备和技师,聘请景德镇技术工人。醴陵瓷业始由粗瓷发展到细瓷生产,公司经过反复研制,终于成功创烧了釉下五彩瓷。1909至1915年,釉下五彩瓷先后获得武汉劝业奖进会一等金奖、南洋劝业会一等奖、意大利都朗…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主席用瓷"成为收藏界、拍卖行的新宠,也成为有关媒体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但所议"主席用瓷",一般是指1976年主席逝世之前五年烧制的主席日用瓷,如景德镇的釉上"水点桃花"(即"7501"瓷),醴陵窑1972年至1975年烧制的"釉下五彩主席用瓷"。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05,(1):F005-F005
醴陵釉下彩瓷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釉下五彩、釉下蓝彩、釉下绿彩、釉下墨彩以及釉下赭彩。  相似文献   

8.
当年,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一出世,就因“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名扬海内外,为醴陵赢得“瓷都”之誉;尔后,集全国之力制造的“毛瓷”又为其博得“红官窑”之名。如今,醴陵国营瓷厂巨大的厂房内已长起荒草,瓷器市场上熙来攘往的瓷商,以二元一个甚至更低的价格把数以亿计的日用瓷运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9.
张雯  刘小漪 《收藏家》2008,(4):9-13
彩瓷是用高温或合成低温陶瓷彩料在瓷坯或胎体上进行加彩装饰的艺术,它是把中国传统绘画运用到中国瓷器装饰上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景德镇彩瓷分釉上、釉下、斗彩三大部分。釉下彩有青花、釉里红,还有以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构成装饰画面的青花釉里红;釉上彩有五彩、珐琅彩和粉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构成斗彩。  相似文献   

10.
四醴陵釉下彩瓷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釉下五彩、釉下蓝彩、釉下绿彩、釉下墨彩以及釉下赫彩。釉下五彩:以五彩装饰占主要,瓷器烧成后为多种色彩表现于画面,其色彩淡雅。釉下蓝彩:用海碧、海蓝等釉下颜料加填料配成复色,属于复色彩料。釉下蓝彩与传统青花最大的区别在于青花是青中带紫,而蓝彩是蓝中带翠。青花偏于凝重幽静,传统味足;而釉下蓝彩典雅、时代感强。  相似文献   

11.
醴陵窑是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一处大型窑场,晚清民国时期,其创烧的釉下五彩瓷享誉海内外。2014年10月起,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醴陵窑管理所等单位共同对沩山周围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基本摸清了该区域窑址的时空分布和规模,对窑业相关的古桥、古井、古道等遗迹的分布也做了详细的调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2.
虞翠贤 《收藏家》2007,(12):25-26
在坯胎上进行彩绘,然后施一层透明釉,最后烧成即为釉下彩绘。釉下彩绘的优点在于画面不会磨损,而且画面显得清秀光亮。在我国陶瓷史上,青花、釉里红以及釉下五彩是名贵釉下彩制品,釉下五彩是  相似文献   

13.
冯宁 《东方收藏》2021,(4):16-19
五彩指的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它是釉上彩中的一种,在已烧成的瓷器的釉面上,用多种彩料绘画图案,再低温二次烧成。因彩在釉上,用手抚摸,有凸起的感觉,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种。釉上五彩以红、绿、黄、蓝、紫五种颜色描绘纹饰,也可只用二三种颜色。画法均用单线平涂,较早实物为明成化年制。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色釉瓷,一类是彩绘瓷。彩绘瓷简称彩瓷,主要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其中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属于釉下彩,粉彩、珐琅彩属于釉上彩,而五彩既有纯釉上五彩,也有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由于斗彩亦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因此,如何给斗彩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使之与青花五彩区别开来,是研究斗彩瓷器的关键。一斗彩的定义及其与青花五彩的区别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已为世人所公认,但斗彩之名却不见诸明代文献。遍查明代谈瓷之书,都把斗彩称作“五…  相似文献   

15.
高塽 《收藏家》2023,(9):66-71
明清时期,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等各种釉上彩绘瓷争相斗艳、各领风骚。其中五彩瓷创烧于明宣德时期,兴盛于嘉靖至万历时期,清康熙时再创辉煌,并再次进入宫廷用瓷系列,一直延续烧造至清代末期。景德镇官窑五彩龙凤纹碗,是清代五彩宫廷用瓷中的代表之一,几乎贯穿于康熙至宣统各朝。本文结合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五彩瓷,通过观察清代历朝五彩龙凤纹碗的胎釉、造型、彩料、纹饰、款识,对清代官窑五彩瓷的时代特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红色收藏热”已经席卷全国,一对毛主席生活用瓷碗拍卖出17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89件毛主席专用瓷(简称“主席瓷”)卖到了1143万元。1998年6月5日,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展出了1998年上海春季古董珍玩拍卖会的主席瓷拍品,上百双眼睛盯住正待拍卖的8只首次面世“瓷碗”。这是8只极漂亮的“梅花饭碗”──釉下五彩瓷,双面彩绘的画面清晰可见,奇美无比;瓷质洁白无瑕,莹润光洁,更衬托出釉下五彩的纯正与古艳,清雅和富丽。这是8只“瓷中精品”,估价已达128万人民币。这是8只毛主席生活用瓷!“中国第一瓷”是怎样研制出来的?1974年最…  相似文献   

17.
五彩瓷是中华民族艺术长廊中一朵璀璨瑰丽的奇葩,是世界陶瓷文化史上闪耀的里程碑。明清两朝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主要得益于彩瓷的推波助澜。其中的五彩瓷作为彩瓷中的重要一环,是继承传统彩绘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五彩瓷简称五彩,又名"古彩""硬彩",泛指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福建漳州地区烧造的一类彩瓷的统称,为彩绘瓷中的品种之一。五彩多指青、黄、赤、白、黑,含多彩之意,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也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中,象征着五方的神力。  相似文献   

18.
五彩瓷是古代瓷器中著名的品种之一,属于釉上彩。其工艺是在烧成的白瓷釉上用红、绿、黄、蓝等多种彩料绘画,然后在低温炉中烘烤;其特点是色彩丰富,装饰效果强烈。五彩瓷起源于宋代的釉上加彩瓷,宋金时代河北定窑、磁州窑等在烧造白瓷和白釉黑花瓷的基础上,发明了釉上加饰彩绘的新工艺。宋加彩一般有红、绿、黄、金、银等几种颜色。元代五彩瓷近年陆续已有发现,比较著名的器物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相似文献   

19.
"五彩之器,明乐制作始盛,证以《博物要览》所载,则穷研意巧,花样渐多。明代彩瓷发明足以詹绝奕世,震烁一代者殊不知浅鲜,综其变迁可得而言。"五彩瓷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釉上彩绘方式,同时也是景德镇首创的釉上彩绘的一种传统瓷。正如清代镇江人陈浏所著《匋雅》中云:"五彩华贵,青花幽靓。"康熙五彩冠绝一时,画法独特,风格一绝,为世人所重,均令后世难以企及,又如《匋雅》所评"康熙彩之颜料,因非后世所常有。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髣髴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老成。"  相似文献   

20.
嵇娟 《文物天地》2023,(6):48-51
五彩瓷是陶瓷艺术的珍品,成熟于明代,清康熙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康熙五彩瓷造型多样,品类繁多,釉彩丰富,纹饰题材广泛,绘画生动细致,有“冠绝天下”的美誉。本文从宿迁市博物馆藏300余件瓷器文物中遴选三件康熙五彩瓷,从造型、纹饰、釉彩等方面进行逐一赏析,从中可以一窥康熙五彩瓷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