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砦期的确认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对新砦遗址的重新发掘,发现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期遗存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三叠层,确认了新砦期的存在,再次证明二里头文化是在当地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新砦期即使不是最早的夏文化,也是探索早期夏文化的新支点。  相似文献   

2.
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新砦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原密县)东南约22.5公里的刘寨乡新砦村西北的台地上。(图一)197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次试掘新砦遗址。发掘者认为,新砦遗存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①。并将所认识的新砦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命名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提出新砦期是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过渡期遗存②。新砦期的提出在考古界引起强烈反响。新砦期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的确存在,其文化性质究竟如何?一直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认识中原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乃至探讨早期夏文化…  相似文献   

3.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王湾三期文化,并可进一步区分为早晚两段和划分类型。新砦期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一期早段,称为二里头文化一期新紫型。二里头文化一期是夏文化早期遗存。  相似文献   

4.
正目次一新砦文化的内涵二新砦文化的来源三新砦文化的去向四新砦文化的性质新砦期遗存因1979年河南密县(今新密市)新砦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最初,发掘者认为该遗存属河南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的过渡性遗存~([1]),但新砦期遗存是否存在并未得到确认。为探索早期夏文化,1999年北京大学联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砦遗址再次进行了发掘,确认了"新砦期"的存在~([2])。其后,学术界对"新砦期"遗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砦文化"的命名~([3])。  相似文献   

5.
新砦期是龙山向二里头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目前有关新砦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如新密新砦和郑州东赵遗址的植物遗存研究成果业已公开发表。本文以介绍花地嘴遗址浮选结果为切入点,结合新砦和东赵遗址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中原腹地郑州地区新砦期的农业经济特点。这对观察过渡时期中原腹地农业经济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30年来的发掘和研究,新砦遗址在文化谱系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多学科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不会是夏文化的上限,新砦期也不会是最早的夏文化。如果要追寻早期夏文化就必须到比新砦二期文化更早的龙山时代遗存中去寻找。在新砦遗址找到了城墙、护城河、内壕、外壕以及大型建筑。新砦遗址所在的溱洧流域自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出现较发达的农业,仰韶文化前期,聚落得到较快的发展,仰韶文化后期,聚落分化明显加剧,到了龙山时代开始出现城址,至新砦二期终于出现了都邑性质的原始城堡,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心聚落似乎迁往它处,至东周时期再度繁荣。  相似文献   

7.
方酉生教授《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一期文化比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为晚》一文,指谪拙文《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时因出示论据有误、编排夏年随意而致其立论失信。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夏王朝年代做了依三代以后王朝积年世数的另类推测,得出由启建立的夏王朝应始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并结合考古资料对相关夏代都城及夏文化问题做了探讨,认为:登封王城岗古城为禹都阳城,禹州瓦店遗址可能是禹、启所居,新砦古城为夏启至少康时的早期夏都,二里头遗址为帝槐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夏文化应是一个将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的概念,指夏代在其王朝统辖地域内夏族或以夏族为主体的人群创造的文化,"新砦期"遗存是形成期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成熟期夏文化。  相似文献   

9.
张莉 《文物》2012,(4):83-89,96
新砦期概念的提出[1]源自1979年新砦遗址的首次发掘[2],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新砦期问题的讨论,各方观点长期以来莫衷一是。1999年对新砦遗址的再次发掘[3]使得这一讨论更加深入;同样被定为新砦期的花地嘴遗址的发掘[4]进一步充实了相关研究的材料。目前,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期和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学者主张新砦期作为过渡期的观点[5],  相似文献   

10.
魏继印 《考古学报》2019,(3):301-326
<正>目次一王湾三期文化的分期二新砦遗址王湾三期文化的分期和相对年代三新砦文化的分期、相对年代及其分布态势四新砦文化对相邻王湾三期文化的影响五结语新砦文化与王湾三期文化的关系,是认识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和早期夏文化等重大学术问题的关键。对此,目前学术界分歧较大,主要有五种不同认识:第一,认为新砦遗存属王湾三期文化的晚期遗存~([1]);第二,认为新砦遗存是从王湾三期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的过渡性遗  相似文献   

11.
《Political Theology》2013,14(4):483-492
Abstract

Instead of focusing on what characteristics the nex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have,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institutional realities of the presidency. Those realities consistently reflect a system dedicated to maintaining the domin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and maintaining the ruling elite's control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is country. Persons committed to the practice of the Gospel, especially in solidarity with the poor, must name, confront and resist those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realities. This truth-telling can take many forms, such as life in community with the poor, public speaking, preaching, writing, demonstrations, civil disobedience, and some involvement in electoral politics. All of these will be informed by a realism that struggles faithfully without placing undue hope on presidenti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12.
杨红林 《史学月刊》2005,(12):61-65
关于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尽管学术界近来已开始有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不过对于其背后因素的考察还有待深入。实际上,在北京政府时期,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各种社会舆论被全面动员起来,以汹涌澎湃之势冲击着外交这一特殊的政治领域,从而形成了近代史上国民外交的黄金时期。于是,由于中央政府统治的虚弱,在其决策者进行外交运作时,就处处受到来自舆论界的影响,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历史特色,通过对当时舆论的考察,就会更深层次地探究北京政府外交的两难境地。笔者在考察时,主要以关税特别会议为个案,以上海舆论为核心,以《申报》、《东方杂志》等报刊为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野牛的灭绝与大平原印第安人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钢 《史学月刊》2002,(7):113-118
野牛是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最重要的一种动物,曾对人类的生活产生过直接的影响,更与印第安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在内战后的西部开拓中,白人移居对野牛进行了野蛮的屠杀,致使野牛灭绝。与此同时,白人拓居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失去生活所依的印第安人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这种残暴和不义之举是无可挽回的历史失误。反思这段历史今天仍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庆元儒学洋山砂岸复业公据》碑是目前发现存世的仅有的一例附有八思巴字元代公据碑。本文在释录碑文的基础上,通过对宋末元初庆元路儒学对位于昌国州的洋山砂岸被侵占所提起的二次诉讼案及相关人物的考察,试图揭示元代赡学砂岸被占的实质,以起补史、证史之作用。同时,作为一例完整个案,为元代司法、儒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史料。  相似文献   

15.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以千户制巩固了统治,国土横跨欧亚。至忽必烈在中原大地建立了蒙元王朝。1368年元朝灭亡后,众多蒙古人返回蒙古本土,与当地统治者发生权力斗争。蒙古本土也因无法为骤然增多的人口提供给养而导致经济崩溃。蒙古人不断侵扰明朝边境,迫使永乐皇帝率兵亲征,更加剧了蒙古困难局面。重建蒙古强力政权的努力一再破产。直至达延可汗,蒙古再现生机。  相似文献   

16.
清末财政困窘,支出浩繁,政府在维持旧有税收的同时,力图开辟新的税源,并因应时势而不断变化,酒税从厘捐到烟酒税这样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历程。民国初创,面临的财政危机依然如故,酒税征收仍然沿习清末旧制,弊病百出。当政者对酒税制度重新设计,意欲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收支系统的正轨。对原有酒税加以改革,举办公卖制度开征公卖费,新征烟酒牌照税,构成了民国初年酒税制度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一努力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者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18.
ABSTRACT

The unprecedented and unsustainabl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biosphere threatens the survival of the Earth's inhabitants, including the human species. Several solutions have been presented to mitigate, or possibly undo, this looming global catastrophe. The dominant discourse, however, has a monolithic and Western-centric articulation of the causes, solutions, and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e events of the Anthropocene which may differ from the other epistemes and geographies of the world. Draw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Anthropocene, this paper situates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the Anthropocene discourse. The region’s historical and socio-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veal greater vulnerability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Anthropocene compared to other regions while its major economies have contributed recently to the symptoms of the Anthropocene.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gion’s ecocentric philosophies and practices could inform strategies of living in the Anthropocene. This contextualised analysis aims to offer a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 as well as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IR in the age of the Anthropocene.  相似文献   

19.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establishing the cause of the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 are like the attempts to find causes other than hysteria for Anna O.’s symptoms. The more general problem of using plausibility as a criterion of the truth of such reconstructions are illustrated by the arguments embedded in Tom Stoppard’s Arcadia.  相似文献   

20.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市民阶层的形成,促进了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的发展,戏曲、小说中的插图在继承宋元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明代的人物肖像画家面对人物画的弱势格局和蓬勃兴起的书籍出版业,积极为书籍创作插图,两者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